分享

国学智慧,筑基学习.地支体象十二韵

 凯旋ssybf714iz 2022-11-20 发布于辽宁
03. 辰

地支象数,不离卦宫人和物。
十二地支,均是宫位。上应星宿,下藏人元。
地支,是天上星宿在地面上的反应。
宫中各有藏干,即人元。

土作用:
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方制其雍。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辰: 伸也,物皆舒伸而出。
辰建季春,為水泥之濕,而萬物之根皆賴此培養。

甲至此雖衰,而有乙之餘氣;

壬至此雖墓,而有癸之還魂;

見戌為鑰,能開庫中之物,若三戌重衝破門,非吉。

日時多見水木,其運更向西北,則辰土不能存矣。

辰為草澤。“深山大澤,龍蛇生焉”。夫澤,水所鍾也。

辰在東方之次,為水庫,故為草、為澤;辰逢壬戍、癸亥,即龍歸大海格。

辰戌为牢狱之地。所主斗讼、死丧、田宅旧事。又曰辰天牢,戌地狱,专主狱讼官府。
大六壬 辰为天罡。天罡者,斗杓之所建也,又八枝条坚刚之义。

地支体象————辰
辰当三月水泥温,长养堪培万木根;
虽是甲衰乙余气,纵然入墓癸还魂。
直须一钥能开库,若遇三冲即破门;
水木重逢西北运,只愁原土不能存。

辰当三月水泥温,长养堪培万木根;
1.地支辰,五行属土;
2.辰月火进气,水土是温暖的,因此,辰是万物生长的良好根基。

虽是甲衰乙余气,纵然入墓癸还魂。
1.辰月的甲木虽然是退气,但甲遇辰是直向沙泥,根子较深。
2.辰中人元有乙戊癸,其中乙旺戊强,辰乃阳水之墓库,里面的癸水名为阳气还魂,实乃待用之水。
3.暗中戊癸合,是木化生为火的枢机,即从春转夏的玄机点。

直须一钥能开库,若遇三冲即破门
1.戌为天门,辰为地户。
2.辰遇独重戌土来冲,有如开闸放水.需要水的八字是增加水;不需要的是放走水。3.若遇三戌来冲,有如摧毁大坝,辰就没了库的功能。

水木重逢西北运,只愁原土不能存。
1.水木太重,又行西北方运,辰土就容易消失。
2.辰为天罗杀,得酉合能解煞。因此很多见辰的大格要配酉,所谓龙凤绝配。
辰为龙,容易变化,年支辰,肖龙,确有很多龙属相的人,精明能干,简直能上天入地。

辰宫 地支字碰字
辰居巽宫,方位东南。时令清明后为辰月。辰藏乙、戊、癸,戊癸合化火,能温暖水土而养木。
古说“辰为草泽,为水库,潜龙之地”。原因是古代的二十八宿,角木蛟,亢金龙在辰宫,所以辰又称龙宫。辰年壬戌癸亥时出生,名为“龙归大海”格,高贵。

辰见子,子见辰,有的俗书认为,子辰存在三合,水更旺。经验认为,子见辰为水入库,不考虑其它条件,水的力量在减小,如同子见丑。若再遇申金,三合局成水旺。

辰见丑,丑见辰,比和,表面上能够融合,实际上内面相克。湿气过重,火源灭绝,缺少生发之气。辰土碰丑土,为相破,辰中五阳土克丑中癸水埋辛金。【阳气旺时】为埋金克水,【阴气旺时】为金泄土生水。

辰见寅,寅见辰,多数场合,能夹拱出一个卯来,暗中有戊癸之合,辰能解寅之燥气,经验认为寅辰不完全是相克,湿土也能养木。
辰见卯,卯见辰,相害。辰土积水、温火以养木,反受乙木伤害,无情无义。
辰见辰,自刑。地支辰多,六亲多有缺陷。辰、午、酉、亥自刑,四柱之内有两个或多个重复,单个辰、午、酉、亥不为自刑。经验认为,一种五行太多了都有自刑之义。只不过,辰见辰等自刑更灵验。
辰见巳,辰在前,大化小,辰在后,小化大,吉时为“蛇化青龙”格(遇丙午、丁未为入天池,定贵),据说是“功名赫冀”。凶时为天罗地网,伤灾牢狱。因为辰巳相见,表面上五行相生,实际上内部金木水火战克不宁。
辰见午,火生土,辰土晦火厉害。但午见辰若遇上酉金,名为“马化龙驹”的贵格。
辰见未,比和,融合,燥湿调配,土旺icon。辰土碰未土,为未刑辰。刑开后将全面作用。命局看阴阳气,谁重谁轻。
【命局阳气重】,为土克水。
【命局阴气重】,为木克土,水克未中丁火。

辰见申,相生,拱水。辰中乙木受伤。辰土碰申金,为辰土生助申金,辰土碰申金,拱出一个子水虚像。
辰见酉,相生相合,能解辰辰,酉酉自刑。辰酉合,辰中乙木受伤。辰土碰酉,为相合,辰土有温酉金之象。辰土也为埋金,为让 酉金不能生水。

【命局火土旺时】为土埋金克水。
【命局阴气重时】,为酉金泄辰中土,辰中乙木克土生水,同时,乙木也被酉金所克。

辰见戌,相冲,土冲土旺,火库开启。女命日时逢辰戌冲不利婚姻子息。

【命局阳气旺时】,为乙木生丁火克辛金。
【命局阴气旺时】,为木火被金水所克。

辰见亥,相克,土更湿,缺少生发之机。辰年生癸亥时,成格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