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疫情(七)

 晨曦深处 2022-11-21 发布于河南

我眼中的疫情(七)

文/张项学

2019年的那场疫情,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教育的冲击也很大,人们不能出户,学校如何上课。当时刚刚开课的雲学堂楹联班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楹联学习班刚开始就在书法家马小换的工作室讲课,热情的马老师提供场所还提供茶水,大家围坐在马老师的工作台周围,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其乐融融。但疫情很快就让这一切成为过去,我也不得不顺应潮流,改为网上教学。

第一次搞网上教学,还真得好好学习。首先面临的是选择媒体,大家都已经习惯用微信了,可是微信的群聊不能超过九个人,显然不行。有学员建议用微信会议室,那个比较麻烦。最后在年轻学员的帮助下,确定了用QQ群。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刚开始不久的楹联班不能在疫情面前停顿,为了鼓励学员,我还写了一副对联:

致雲学堂联友

雲何有倦,且看天上印花,水中映絮,借东风缓缓以行,留下深思留倩影;

学自无边,可记灯前刺股,屋内悬梁,临清晓孜孜而读,赋来旭日赋新声。

网上的课需要特别注意,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触碰了哪根神经。在后来的诗词学习中,有一次正讲着,突然中断了,电脑弹出了一个提示框,你的QQ被人举报。马上就感觉头大了,没有讲什么敏感问题啊,怎么就被举报了?但这又没得问,没得讲。就好像公众号上刊登学《诗经》的解读和感思诗,却被人举报了多次,没办法,我只好把有带有注释的篇目全部删掉。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首期楹联班也顺利结束,方留聚会长还亲自为他们出题、改卷,进行了结业考试。

作为指导老师的我自然是非常高兴了。这些坚持到最后的学员也确实很不容易,他们不仅要克服第一次接触楹联的困难,更多的是要克服疫情期间给家庭带来的不便,以及事业、家庭以及他们的其他业余爱好带来的冲击。我也很感谢他们能有如此精神和毅力,一直坚持学完。当时写了一副对联:

贺雲学堂首期楹联培训班学员结业

两行几度情,览古鉴今,思朝想暮,已借春风来盛夏;

半载十年绩,含珠嗽玉,筑梦构图,再鞭骏马入新程。

这种面对成年人,从零开始的楹联学习也得到了诗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上海诗人徐玉基曾写专文对我的楹联进行过评价和鼓励,这次又率先写诗祝贺并鼓励:

题首期楹联培训班

徐玉基

一张白纸欲开新,落笔居然五色匀。

但得名师勤授业,倚天自可写精神。

    学会原副会长风歌棠主人张晓炳发来贺诗:

首期楹联培训班初见硕果

张晓炳

玉出昆岗话不虚,翻涛搏浪正传渔。

链枷解锁流星舞,出对成联砌石渠。

大道通天归简易,良苗得雨尚荷锄。

荧屏素网开新课,亚似尼山讲六书。

    读了晓炳兄的诗,使我感到诚惶诚恐,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楹联知识是我们每个楹联人的责任,自己做这一点事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于是写了一首和诗:

和晓炳兄

张项学

交心一韵未言虚,伊始新春共话渔。

为得远图当筑梦,欲流活水广开渠。

风迟无阻抽青笋,日暮还忧秉晓锄。

自信人梯通碧落,两行直上向天书。

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郭新华看到我和晓炳兄的和诗,也颇有感触,他也和了写了一首七律。

读二位张老师唱和,情不能禁,也来凑个热闹:

郭新华

桃夭李艳果非虚,锦鲤盈舱得益渔。

梅馥剑锋知古训,晨辉暮霭映清渠。

悠云浪漫常怀梦,文苑芬芳忍歇锄?

联墨双馨朝夕事,也能赋韵也能书。

湖南楹联家吴海燕女士也欣然命笔,寄来一首和诗:

步韵晓炳、悠雲两位老师贺首期楹联培训班初见硕果

吴海燕

溯古寻源步未虚,凌波纵棹好邀渔。

风流万里鹏抟翼,霞织三千玉砌渠。

醉赋秋枫深入梦,漫吟春雨浅催锄。

花开艳蕊堪持笔,翥凤游龙自在书。

疫情是恼人的,但疫情期间的很多事是感人的。

悠雲作于北海拾贝斋

2022/11/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