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千鸟湖 ![]() 千岛湖是浙江闻名中外的风景胜地,而千鸟湖却是古蔺县观文镇的一个人工修筑水库。前几天看到观文镇组织千鸟湖半马拉松长跑的视频,参加的人不少,激起我的兴趣。11月19日,约几位好友到观文千岛湖,一是看古蔺这个最大的人工水库,二是看那棵远近闻名的沙包古树。 从龙山分路过荒田,不久就到了千鸟湖。沿着新修的环湖水泥公路,首先看到文昌阁。看了介绍,了解到文昌阁修于1665年,供奉道教文昌帝君张亚子。从事三十多年的教育,第一次听说建国前这里曾是国民古蔺第二小学。沿着小路小桥走向文昌阁,看到民间艺人正在安置神像。正堂中间一位好像是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坐在他左边的据说就是文昌帝君。其它房间安放观音、孔子等菩萨圣人的雕像。仅观音塑像,就有大慈大悲观音、千手观音、送子观音。 道教才是中国本土宗教,但在宗教发展的进程中,最终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老百姓把三教九流的神仙圣贤都请进寺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整合包容。 我对宗教一知半解,大致知道殊途同归,劝诫人们弃恶从善。我对民间和寺庙里的世俗化抱着理解的态度。 人在寺庙等地方,大抵会生出神圣感和敬畏感。文昌阁的管理人员并不专业,我反而更加自在。我上了香钱,并不是做了坏事祈求菩萨保佑,仅仅是表明对家乡文化建设的支持态度。 沿着湖边过德安村,看到那棵据说有四百多年树龄的沙泡树。第一次知道沙泡是二十多年前看过古蔺电视台记者黄鹂的报道,我曾向她要过解说词手稿。沙泡树三人合抱才抱得完,周长有近两米,树的直径有近七十公分。沙泡树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守护在那里。每到春夏初秋,沙泡树枝繁叶茂,吸引上千只白鹤等鸟儿栖居树上,真可谓是鸟的天堂。 水库水位上升之后,镇政府为了保护沙泡树,修筑了水泥坝。但水从地下渗透到树根处,水量过多导致沙泡树开始凋谢。且由于周围良田淹没,鸟儿找不到鱼儿虫儿吃,已纷纷飞走。我心里安慰自己:但愿这是冬季鸟儿迁徙,春夏自会归来。 然后,我们沿着湖边去看观文水库大坝。观文水库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山区缺水,政府组织修建不少水库。我父亲是个石匠,曾到工地修建了四个月。 我小时候,有年七月初二,父母背着我到观文赶苗场。还记得父亲把我放在肩上(我老家称为“老玛玛顶儿”),到了观文街上,父母买几个米粑粑给我吃,还买了几个梨子,我那时觉得那是天下最大的幸福。我读小学二三年级时,家里喂了一只羊,我负责放羊,待羊长大了,我和父亲牵着羊到观文去卖。没卖出,我们把羊牵回家。我还记得回家路上我心里很高兴(在一个孩子心里,舍不得卖自己喂的羊),羊望着我笑的样子。 后来我考上了中师,给观文的同学带通知书去,途经水库下方的河流,差点被冲走淹死。幸好那天是赶场,一个年龄五十左右的路人递竹竿给我,我才有机会活到今天。 那时,农村生活条件差,能吃饱饭就是庄稼人的追求。我们考上中师,跳出农门当一个小学教师,这成了当时激励我们那代人认真读书的最简单的动力。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党和国家免除农业税、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后,农村和城镇的差距在缩小。农村的清新空气、天然风景吸引着城市的游人。 站在观文水库的大坝上,我不禁想到:中国是乡土社会,绝大部分在城市生活的人,上溯几代都在农村。贫瘠的土地养育一代代农村人,时空淹没了很多叹息。但在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村村都有水泥路,很多家庭都建有小楼房,不少家庭都有小轿车,很多村社都发展了特色经济,农村人过上了有尊严的幸福日子。 站在大坝上,看到大坝下方修建高速公路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不由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我父亲修建观文水库时的情景。我的心里有难以说出的很多话,我的眼眶竟有些湿润。 由观文水库到千鸟湖,名字的变化很有意思。对年轻人而言,千鸟湖更有诗意;对我而言,观文水库更加亲近。我到千鸟湖,不仅看湖,看鸟,看沙泡树,也是看我的童年,看我半个世纪的人生。 文|罗大耳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