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NZ,不要轻易错过一个小镇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2-11-21 发布于新西兰

什么叫“镇”(Town)呢?

按照天舒经验瞎分析哈,居民在几百人之下的定居点一般只能叫村,而几千甚至上万的就该叫“城市”,介于这其间的差不多就可以叫“镇”。

人口是重要指标,但关于行政区划级别的定义也要靠中央政府的评估,这种评估在历史上总有滞后性,因为会出现人口大起大落的情形,比如当年在南岛西海岸的霍基蒂卡发现黄金之后,跑来挖金子的人迅速增加到一千以上,一下子也带动了各行各业,教堂、学校什么的都跟着建了起来,但没过多久发现金子已经差不多挖光了,人潮一下子又褪去,剩下那些没怎么来得及派上用场的建筑物孤苦伶仃地站在西海岸的大风中瑟瑟发抖。像奥塔戈的淘金故地劳伦斯也是类似,这里是著名的加布里埃尔大沟所在地,发现黄金之后人潮趋之若鹜,山坡沟里都搭满了帐篷,最高时达到骇人听闻的两万四千多人,一度比奥塔戈首都但尼丁的人口还要多一倍有余,政府不得不紧急将其升级为自治镇,结果等金子已经不值得挖后,如今剩下几百人,如果按照严格的标准衡量,连个镇子的标准都够不上,当初火爆时,各种宗教也十分看重这里,建造了好多教堂建筑,结果后来衰败后都没用了,基本闲置或该作它用,(没想到这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你要有兴趣买个小教堂建筑啥的,尽管到这些地方来看看,兴许就会有收获。

与英国有所不同,新西兰的农牧民最初是住在自家的牧场或者农庄里,就地干活,英国则更多是农民集中居住在村子里,该下地干活就去;所以这种模式使得镇子这种带有公众服务职能性质的地方出现就带有更浓重的人为(或者富人,或者政府)规划痕迹。毕竟缺乏自然村落的那种基础嘛。很多村镇都是人为构想出来的,比如北岛的菲尔丁、南岛东海岸的切维特都是这种情况,反正英国人里从来都不乏那种怀有雄才伟略的富有绅士,从事了不少积极的社会实践(当然也有瞎折腾)。

一个镇子建造时几乎所有新起的公众建筑都会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比较常见的顺序是学校、教堂、银行、商店等,当然还有警察局和监狱(有可能是超小型的),医院和火车站并非必须的,有些小镇居民看病需要等着定期的集市时才会有医生过来问诊,类似于游医,当然后面还会有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公园之类的,那都是有了财力之后才能考虑的事情。

很多大城市,就拿奥克兰来说,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是由许多小镇连缀在一起形成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一个中心,那可能就是原有小镇的中心,只不过随着经济发展,镇与镇之间的空档被消弭,建筑和街道连续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城市,但仍然依稀可以看到当初小镇的原始模样,而研究这个就特别有趣,反观之那些曾经辉煌由于产业模式调整而败落下去的小镇,也更有一种沧桑悲苦之感,也是另有一番滋味。

所以在新西兰你永远别轻易错过一个小镇,逛逛小镇,探幽一下算不上太长的历史,是件特别好玩儿的事情。

前一篇:《垂直维度的新西兰︱水塔(Water Tow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