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金铁霖 | 金铁霖教授的音乐教学

 老王abcd 2022-11-21 发布于广东
金铁霖生于哈尔滨,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他历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等重要职务。他推出了非常著名的“金氏唱法”,在40多年一对一的声乐教学过程中,金铁霖教授培养了民族声乐教学人才400余人,各类声乐表演人才上千名,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包括:宋祖英、李谷一、阎维文、张也、戴玉强、刘斌、吴碧霞、吕继宏、李丹阳、祖海、吴春燕等等。

金铁霖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为探索和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人才,在弘扬主旋律、诠释文化先进性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2年9月27,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与金铁霖教授在经管学院“人文日新沙龙”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讲述了自己走进声乐殿堂的故事。现选取金铁霖教授对50年音乐教学生涯的理念和总结,以怀念我们敬爱的声乐教育家。

图片
2012年9月27日,钱颖一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左)在清华经管学院人文日新沙龙上对话

钱颖一:你原来是独唱演员,现在是音乐教育大师,从演员转到教学,这个过程肯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转变。

金铁霖:要从这个角度讲,可以从在学校开始。我到沈湘教授那上课的时候,沈湘教授非常和气,而且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当时在上课的时候我很希望听,他给别人上课我也听,也希望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我有这方面的爱好,沈先生就发现了。有一天沈先生一个朋友给他写了一个条,推荐两个学生跟沈先生上课,我正上完课,他一看,说:我现在回家有事,你来帮他们俩辅导辅导吧。我一看是两个中学生,我也比人家大不了多少,大个两三岁。我说:可以啊,你去吧,我来辅导。这两个中学生我就业余辅导。那女孩子辅导两个月就走了,好像她还是华侨。还有一个男的是男中音,就跟着我上课了。学了一年以后他考中央音乐学院,后来院里突然说:那个是金铁霖的学生,叫他做做工作留在我们学校。因为那个学生进步很大,当时考上中央戏剧学院,还有北京的什么大学,很多单位都考上了,他选择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院里就跟我说:你做他工作。我一听也高兴,我学生能考上中央音乐学院还是很棒的,我就做工作,他也特别高兴,结果他就入学了。入学以后,当时我四年级他一年级,等于是同学了。我明年要举办我的声乐教学50周年的纪念会,这个日子就是从他那开始的,1963年到2013年正好50年。

钱颖一:教他是开始的原点。

金铁霖:对,但是他并没有唱出来,他中低声部的机会比较少,另外他也在搞研究,搞教学,现在干什么我也不太知道了。

钱颖一:他很著名的一个作用是成了你的第一个学生。

金铁霖:他一见我就说又见到恩师了。我就是成了恩师了,实际我比他大得很少。

图片
金铁霖

钱颖一:所以你的教学教育天赋是在大学本科生的时候已经显示出来了。

金铁霖:应该是。很多比我高半年的同学后来去学生之间的地下教研室。

钱颖一:地下教研室?

金铁霖:不是公开的。比如你是他的老师,他的学生跟你唱的有点问题,来问我。后来系里就发现了,声乐系怎么有地下教研室?学生自由交流造成的结果,还受到过一定的批评。

钱颖一:这个不奇怪,在我们这里叫“市场经济”“自由交易”,你们那里叫作自由交流,那个时候肯定都是被批判的。

金铁霖:那当然。老师之间的矛盾呢,问题不在老师之间,关键都是学生造成的。这个学生跟我学了,怎么又跟他学了?这个学生如果跟他说就麻烦了,大家造成交叉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延续的时间很长,大家都很关心这个事儿,到现在仍然这样。

钱颖一:经济学里这叫“产权不清晰”。

金铁霖:我今天到这来觉得非常好。因为隔行如隔山,到这来,钱院长知道的东西我不知道,我谈的东西他很多都知道。现在钱院长谈的,我就学到了很多。刚才我们在下面谈的时候,钱教授问我:于会泳你认不认识?我当时跟他很熟,他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副教授,作曲能力很强,很有天才的一个人。问他们年轻的,都不知道他是谁,那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钱颖一:他是“文革”时候的文化部部长,当时不叫文化部,叫文化组。我就发现,刚才我问一些人都不知道,我们历史教育还是有些欠缺,他是很重要的人,样板戏是他亲自做出来的,应该说。

金铁霖:后来他主要是写戏更多一点,还有后来的样板戏都是他写的。他到中央乐团来,当时我们在中央乐团是搞西洋音乐的,一看领导来了,一般领导也不会看总谱,他走到我那说:拿来我看,你这地方不对啊,字母不对,那地方数字加慢了。他一说大家都不言语,后来他一去一说,大家还挺怕他的。

钱颖一:本来想糊弄他。

金铁霖:糊弄不了。

钱颖一:结果糊弄不了。

金铁霖:他属于内行的专家。

钱颖一:他是很有名的人,那个时候是非常有名的人。你教学天赋在读大学时就已经显示出来了。后来你总结了一个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相”。你给我们解释解释。

图片

金铁霖:实际上用一个字来代替一个方面比较好记一点,大家都能记得住,学生也能记得住。我就问我的学生,我随便问一个,他都知道。为什么呢?七个字你还记不住,你还能搞别的吗?所以用一个字代替一个方面,这七个方面综合起来,以后就是我教学生、选学生重要的基本条件。当然,现在我选学生的条件,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是唱好歌,就是先做人,后唱歌。

钱颖一:你说这个跟我们经管学院首任院长的想法一样,他就说,先要为人,再是为学。你刚才讲的跟他是一样的。

金铁霖:这次宋祖英的博士音乐会在我们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厅举办的,最后我帮助她总结了几条,就是做好人,唱好歌。可以唱好,但是人做不好也很麻烦。再有也提到唱歌要高调,但做人要低调。低调做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是很重要的。现在老讲“德艺双馨”,也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就是,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是你考上了你就一定会怎么地,有的会不怎么地,也会不行,也有的会很棒。在艺术院校里就有这个问题,一般学生一看都差不多,经过一段以后你一看,差一大块。个人因素占了很大的方面,一个是时间的运用,另外是时间安排的问题,还有就是如何动脑子,悟性怎么样,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声乐的教学光看书是不行的。你说是理论专家也不行,实际上一张嘴就不对,这也不行。

严格来讲就是,从教学感觉上能进入状态,但在舞台上差某一点东西都不行我刚才讲的“声、情、字、味、表、养、相”,你差哪个字都不行。就讲“声”,“声”要解决的是整个的声音条件的问题、训练的问题、科学演唱的方法问题,要体现贯穿整个演唱的能力。“情”,演唱声情并茂是必然的了。

图片
金铁霖

现在我再提一点,我们经常喜欢讲的叫“字正腔圆”,这些年教学我的体会是,把这个说法翻过来:“腔圆字正”。我为什么这么提呢?先解决腔的问题,再解决字的问题,上下的声音就能统一起来,就能体现它的高度和水平。原来说“字正”就能解决“腔圆”问题,是做不到的。关于这个方面,有很多理论上的问题都在实践上得以体现。“声、情、字、味”,“字”是指语言。谁不会说话?但是对于把说话得最好的广播员来说,他一唱歌蛮不那么回事,就是说,歌唱有歌唱的通道问题,和语言的通道是不一样的。所以“圆”解决好,声音又要同时做得好,也要相对花很长的时间。

“味”就是指风格,唱什么东西像什么东西,别人听着很像。有的人听流行歌曲,他没学过,唱得挺像某某歌唱家,这就是模仿能力很强,对风格掌握得很好。可以唱得很像,但是不一定达到很高的高度。

“字、味、表”,“表”就是在舞台表演,往那一站,和观众一打招呼,敬个礼下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肯定要是这样,要没有这十年功,你上来往那一站,别人一看你就不行,功夫差太远。所以往往在这一刹那表演的功夫,不单是表演、神气的状态,还得有形体的状态,这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你要唱民族的,对戏曲的动作、民族舞的动作都了解,不一定会翻跟头,但是你得做得像样子,这个东西要和唱歌融合起来。“表”就是表演的一切技能。

“养”是文化修养、制度修养和音乐修养,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大家看电视大奖赛,有时候一问选手知不知道某个事,有的选手也不知道,这就是知识的广泛性、文化的广泛性需要全面。并且唱歌得耳朵听得准。有些人音乐的素质很好,像有的学生四五岁就学钢琴,现在已经到本科了,他耳朵特别好,钢琴弹得非常好。你随便弹一个音,他马上就能知道是哪个音,这个一般听不出来,他能听出来。像这种的训练都是需要的。

最后是“相”。为什么要重视“相”呢?有站相,有长相,还要有一定的人缘,还没唱,大家就觉得还不错,你唱得再好一点就更好了;唱得不好,也不行。总的来讲,要有形象。原来我们招生,声乐系招生的时候要求女孩要一米六以上,实际招生有时候个儿高一点的也不一定能唱,个儿小能唱,个儿太小,像张也一米五八,不到一米六〇,我们的吴碧霞一米四四,李谷一一米五五,都没到一米六,但是嗓子条件很好,乐感很好,悟性非常好,也可以作为特殊的人才来录取。在这个选择上是靠观察来确定的。

图片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确定这个标准倒不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的水平怎么样,主要是因为毕业以后,各单位要人的时候一看,唱得还行,但形象太差,就不要了。

有的也说,我们要排什么剧,反面人物也需要,所以丑星也得要。严格来讲,我们唱歌的一般要有形象,还要对得起观众,更好。这几方面都具备了,全面的素质和才能能够体现出来,整个气质,站在台上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一般情况下,我们一看就能看出来,他缺哪方面的素质,所以招生也很重要。

但是现在也都跟一般学校一样,艺术院校招生带有一点灵活性。我就说他唱得好,那个说他不行,到底谁来鉴定这个事儿,也很复杂,也是学校招生办学的一个难题。所以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候大家真正拿出一个标准都能套上来也很不容易。包括现在的媒体、电视台的演员,说他都上过电视了,我们一听演唱很糟,他怎么还在面试呢?各种原因、因素都可能存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个现象存在,但是应该共同管理,这是很重要的,使文艺能得到正确发展,也是关键。

钱颖一:所以你说的标准是一米六,是一般标准,比它低的话就是特殊考虑了。

金铁霖:对。

钱颖一:你刚才讲七个字里最后一个字“相”,形象、长相也很重要。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这个人长相实在是对不起观众,但是这个人真的是唱得好,有没有这种情况?

金铁霖:有。

钱颖一:那你怎么办呢?收不收这样的学生呢?

金铁霖:极为特殊的就要考虑了,他个儿太矮,形象有一定问题,但是唱得很突出,给观众演唱很好,另外将来可以担当教学,教学老师不一定要求长得很漂亮。

但是你这里不一样,我们是一对一上课。

钱颖一:教学老师一对一要看那么半天,观众就看几分钟,你这一对一地成天要看他。

图片
金铁霖

金铁霖:老师讲课一百个人评论你,这老师很帅,就是个儿矮一点,但是讲课你的语言魅力,讲课的知识、水平大家一听确实非同小可,很厉害,都集中精力了,听完了以后认为这个老师真棒。刚才看到几个教授评论哪个讲得好,我一看也不是形象都好的,但是你们说讲得不错的,我看形象还不错。

钱颖一:我们招聘教师不看高矮胖瘦,形象我们都不看,这个跟艺术院校有重大差别,在录取标准上我们也没有灵活性,我们录取学生的时候就是高考分数,像你们艺术院校我知道录取还是有很多的灵活性。

金铁霖:这个灵活性也好,也有问题。我们招生的时候,有时候说唱歌不要看人,听声音唱得好我们就录取了。大家说不看人怎么行,“相”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都得看。

钱颖一:是有这个问题,这个很难。

金铁霖:有一个问题。“熟人问题”是影响事业发展很重要的障碍。
    
钱颖一:我们外行人觉得艺术这个行当,天赋很重要。你刚才说两个词,一个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一个悟性,你说这两个东西比天赋还重要?努力,还有悟性。

金铁霖:天赋,看从哪个角度上讲。一听嗓子很好,嗓子好就是具备天赋的一部分了。悟性就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处理歌曲的能力、表现歌曲的能力很差也不行,要用功,还得悟性很好,还得嗓子条件具备,你说到他能做到还好;你说到他做不到,永远都是做不到,这很麻烦。所以从艺术培养角度来讲,我特别强调培养声乐演员,要启发式地感觉教学,你在解决他声音的问题时,你不是在讲他的声带震多少次,唱的高音,那个低多少次,声带有多厚,这样教不出学生来。就凭感觉,一听对了,感觉也对了,他歌唱状态就对了,再一检查声带,符合他演唱的规律,而且很聪明,很能干,将来会有发展。这些东西全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就很棒。所以,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的,也有的学了半天,别人问:你在哪学?跟谁学的?跟金老师学的。你怎么唱得这么差呢?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也会有这个问题,再好的大师也教不出来。所以真正能教出来的学生还不是很多,真正教出好学生的老师也不是很多,实际上误人子弟的也比较多,所以选老师这方面也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