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刷《琅琊榜》她第一次出手就不露痕迹救了霓凰郡主,可见绝非池中之物

 金苹果6 2022-11-21 发布于北京

霓凰郡主十七岁开始披甲上阵,十年来征战无数,在军中威望日盛。

在南境可以说是一呼百应,手握十万精兵,成了一方诸侯之势。

这样的势力不管在哪里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

这样的势力不仅皇帝忌惮,各方势力都想拉拢。

当然最需要的还是太子和誉王,兄弟俩争权夺势多年,为的就是积蓄实力,登上帝王的宝座。

如今皇帝大张旗鼓给郡主选婿他们怎么会错过如此机会。

在朝堂他们拉拢官员选择人才,在后宫他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誉王的生母是皇帝最宠信的越贵妃。

图片

太子的养母是皇后言氏,二人在后宫的位置几乎不相上下。

这次为了把霓凰郡主归入她们的儿子们下不仅打起了歪主意。

霓凰郡主武功高强是琅琊榜上的高手,动武怕是没几个是对手。

所以就有人找来了情思绕,这种迷情药,当年太皇太后用在了自己的女儿长公主身上,迫使她嫁给了谢玉。

这要是这要是用在郡主身上,郡主怕是这辈子都毁了。

巧在被静嫔听到,当时和她在一起的惠妃都吓傻了,但是她机智聪慧,拉着惠妃走了。

在后宫隐忍多年的敬嫔并没有直接告诉皇后或者太后,而是告诉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莅阳长公主。

敬嫔这样做的原因二。

图片

01

后宫向来人多眼杂,各方势力混杂其中,每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都规规矩矩,谁也不知道背后的主子究竟是谁。

所以生死面前,最最要的做法就是消息守住。哪怕是自己身边最亲信的人,有些事少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保险。

作为当前争权势的太子和誉王来说越贵妃和皇后在后宫权势滔天,手眼通天,随便什么事情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线。

况且也没法确认到底是谁要那情思绕的酒,贸然出手只会被杀人灭口。

所以她及时拉走了胆小的惠妃,还告诉她就当是没听见。

回去以后她谁也没有告诉,或许二十几年来她已经知道这宫中大概是没几人可以相信。

她的聪明之处就在此,她想了一个很折中的办法。

连夜赶制了很多香囊拿去送给各宫的娘娘。

在太皇太后那里见到了长公主,给长公主香囊的时候暗示了她察看香囊。

长公主来了以后她才亲口告诉了她实情。

那她为啥要选择长公主。

图片

02

人人都说长公主和谢侯爷鹣鲽情深,神仙眷侣,但是深宫里的这些老人大概都知道,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当时的太后长公主的母亲给长公主喝了情思绕,被迷晕了的长公主,不得已成了帘子后面谢玉的老婆。

这是长公主这一生的心结,也是她难以忘怀的耻辱。

长公主有自己喜欢的人,但是生在皇家,他们不过都是权利的牺牲品。

哪有什么儿女情长的自由,纵使王权富贵加身,却也换不来一份纯粹的真情。

时至今日伤痛一直在长公主的心里眼里,从未忘记。

所以在敬嫔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她很是冷漠。

但是当知道有人又要用这个手段的时候她不淡定了。

不管是谁她都不希望这种悲剧重新上演,更何况这个人还是霓凰郡主。

她不站太子也不站誉王,被一杯酒困住了翅膀,一生困在侯府。

她善良,端庄,一个人咽下所有苦,但内心澄澈,不喜权利争斗。

又怎会亲眼看着霓凰郡主以同样的方式失去自己。

她本想亲自告知郡主,无奈去穆王俯的时候郡主和小王爷都不在。

只好深夜告诉住在谢府雪庐里的梅长苏。

图片

03

敬嫔娘娘把这件事处理得好不留痕迹。

在梅长苏的力挽狂澜之下整件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而长公主不会告诉任何人这件事其实是敬嫔告诉她的。

一旦宫里的两位知道了,敬嫔怕是要遭殃了。

但是长公主无所谓她是公主,也是侯府夫人,不涉及朝政,也不参与后宫之争,也算是个局外人。

后宫也没人会对她发难。

当然敬嫔做这件事也不是想要得到什么荣宠,只是想要保全霓凰郡主。

霓凰是她们看着长大的,手里握有云南十万精兵,她的安危也关乎国家安定。

图片

在宫中没有荣宠明哲保身二十几年,她也是熟稔宫中生存法则。

这是整部剧里面这是敬嫔第一次出手,不露声色就解救了霓凰郡主。

可见她绝非池中之物,后来靖王的成功上位她也绝对功不可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