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介子:没有他,就没有西域的百年安宁,一个马夫出身的孤单英雄

 haior 2022-11-21 发布于重庆
傅介子:没有他,就没有西域的百年安宁,一个马夫出身的孤单英雄

“楼兰”这名字听起来很上头,也很神秘,是个令人很向往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楼兰姑娘》......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楼兰姑娘你去何方......听着这曲子就有想去那个地方看看的冲动,可惜的是这个地方早已经淹没在黄沙之中。

说起来啊,楼兰原来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位于今天中国新疆罗布泊的西北岸。

其实,楼兰早在公元前77年就已经改名换姓,成了汉朝驻兵屯田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西域新疆这嘎达的故事好多好多,有和亲的,有战争的,有戍边开垦的,有相关国家传说的,还有个人英雄事迹的,特别是关于战争英雄的不在少数,因为涉及到国家领土问题。

在西汉时期还真有这么一位英雄好男儿,他不费一兵一卒就斩下了楼兰王的首级,并将楼兰纳入到大汉的版图之下。

这个英雄男儿就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傅介子。

傅介子的故事就像一部武侠小说,与其说它是外交家,不如说他是个刺客或是侠客。

这位侠客出生在西汉的北地郡,年轻的时候做了一名普通的士兵,腰间别着酒和剑,立过小功,后被提拔在骏马监,就是专门管理马匹的小官,和《西游记》里的弼马温孙悟空是同行,傅介子觉得这巴掌大的马厩装不下他的雄心万丈,于是他向上请命,想去塞外广阔的西域管管那些不一样的刺儿头。

当时西域有36个小国,论刺儿头当属楼兰和龟兹。

单数人口,楼兰和龟兹两国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在西汉三四千万的人口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当然楼兰和龟兹也有自知之明,他们不敢怠慢西汉,但同时也害怕北边的匈奴,所以始终在西汉和匈奴两个大国之间摇摆不定。

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被大汉收拾得丢盔弃甲,远逃漠北。

当时楼兰和龟兹这两个刺头迫于武帝之威就稍微消停了一段日子。

后来武帝病逝,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继位。

楼兰和龟兹欺负汉昭帝年幼,根本没把这个小毛孩放在眼里,于是蠢蠢欲动,又开始勾结匈奴,并大肆劫掠来往西域的汉官和商人。

当时西域国家几乎每年都要给汉朝上供汗血宝马,而楼兰和龟兹横在中间,往往让大汉的使团有去无回。

傅介子:没有他,就没有西域的百年安宁,一个马夫出身的孤单英雄

这让大将军霍光很是恼火,正发愁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大宛迎回宝马的时候,傅介子出现了。

傅介子这个人相貌并不出众,由于是马夫出身,老是呆在马厩里和马打交道,所以他身上有一股马粪的味道,衣服上沾着黍米渣,鞋底子嵌着干草,邋邋遢遢不修边幅。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太出众的人物,心底里却有着收服西域的万丈雄心。

当得知大将军霍光正在寻找迎回西域宝马的合适人选时,傅介子主动请命,加上他又是弼马温出身,懂马,所以就被大汉委以了前往大宛迎回宝马的重任,同时也派他顺道去问罪楼兰和龟兹。

面对亲朋好友的送行,他连喝三杯壮行酒,喝完之后,把杯子往地上狠劲一甩,便头也不回地朝茫茫的西部走去,步伐中充满了倔强与力量。

就这样,傅介子带着十来个人的队伍就跨上了战马,出了玉门关。

出玉门关后的第一站就是楼兰,傅介子做好了随时被楼兰人袭击的准备,但他的神情却显得十分镇定,它的配剑是汉军的制式长剑,通常为了抽取方便,一般都是剑柄朝下挂在身上。可这次不一样,他昂头坐在马上,腰间的长剑剑柄朝上,故意将轻松随意的样子做给楼兰人看。

当时楼兰人看到傅介子这幅轻松随意的样子,心里直打鼓,他们摸不清傅介子的实力,所以呢,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傅介子带着一个手下大摇大摆就进了楼兰的王宫。

当他走到楼兰王的面前时,丝毫不避讳,直截了当地说我是奉命来问罪的。

说完还用大拇指指了指身后,告诉楼兰王,汉朝的大军随后就到,楼兰王听到这后脖颈子直发凉。

很快这个消息也散播到龟子王那里,他也是吓得不知所措,两位国王都表示认罪,龟兹王为了表示诚意,甚至还出卖了匈奴使者的行踪。

傅介子得知匈奴使者的行踪后,拎起剑带着兄弟们就去追杀匈奴的使团。

当十几个人灭了三倍于己的匈奴使团后,他们一袭血衣,毫发无伤的样子直接吓傻了龟兹王。

傅介子:没有他,就没有西域的百年安宁,一个马夫出身的孤单英雄

随后傅介子纵马凯旋,他身上的马粪味儿早被风沙给吹散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让他的脸变得黝黑粗糙。

然而当这个血染征衣的英雄跪在汉昭帝面前上报此行的经过时,年幼的汉昭帝显然没有发现傅介子身体里蕴含的巨大能量,只是任命他为中郎,派他去军队后方负责管理军马,傅介子并未在意,只是他对西域的事儿忧心忡忡。

他在马厩的门口坐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了大将军霍光的面前说,咱们对龟兹和楼兰的惩罚太轻了,我想要去杀了龟兹王以儆效尤。

霍光惊诧地看着这个语出惊人的黝黑汉子,只听傅介子接着说,这次去龟兹宴席中,龟兹王和我近在咫尺,对我也没有防范之心,很容易就能得手。

霍光听后不置可否,但表示可以让傅介子先去近一点儿的楼兰试试。

当时的楼兰王名叫安归,原是被老国王送去给匈奴做人质的大王子,老国王死后,匈奴抢先将他送回来当国王,因为安归常年呆在匈奴,并娶了个匈奴女人做老婆,而且王位也是匈奴人帮着得到的,所以这个安归啊,骨子里非常亲近匈奴。

于是在安归即位后,楼兰就彻底倾向匈奴了。

二王子被老国王送到汉朝当人质,因为勾引妇女受了宫刑,说什么也不回楼兰。

三王子即位没多久就死了。

四王子叫尉屠耆,是安规的弟弟,他的骨子里就不喜欢匈奴。

所以尉屠耆盘算着只要哥哥安归呆在匈奴不回来,国王这个位置怎么着也是他尉屠耆的,结果安归被匈奴人给送回来了,还抢了自己的王位,害得自己流亡在外。

而且安归还袭杀汉人,让楼兰国民是天天提心吊胆,担心汉朝来算账。

就这样,新仇旧恨,尉屠耆自然而然地走到了楼兰王安归的对立面。

他把安规的罪状一五一十的就上报给了汉昭帝和大将军霍光。

傅介子从霍光那里听了楼兰王安归的罪状,当天晚上就备好了马,向霍光要了些金银珠宝,带着人马就出了城。

傅介子:没有他,就没有西域的百年安宁,一个马夫出身的孤单英雄

马背上的傅介子眉头紧锁,不再轻松随意,因为这一次他动了杀心,腰间的长剑也换成了便于出鞘的短剑,一路快马疾驰就奔赴了楼兰。

傅介子到楼兰后,楼兰王安归心虚啊,他缩在宫殿里找借口就是不见傅介子,只派了个翻译给傅介子领路,傅介子也没有强求,反而是客随主便的跟着翻译走到了楼兰国的国界西边。

随后他料定了楼兰王安归此时觉得汉室已走,应该没有防备心了,便找了个地方安营扎寨,还把装满金银珠宝的袋子拿出来故意让翻译看,并说这次本来是奉命给西域国王们行赏的,你们国王居然见都不见我,可惜了这么多财宝,只好送给别人。

那个土老冒翻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财宝。当天晚上就屁颠屁颠地赶回去给安归说了这件事儿。

知道情况的安归在王座上焦躁地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来说,快快准备餐食酒水,我要亲自带人去见傅介子。

安归见到傅介子后,他看傅介子穿的朴素,沟壑纵横的脸上也看不出喜怒的神情,于是他有些警惕,拐弯抹角地用言语试探傅介子。

傅介子没理会安规地试探,而是把装满财宝的袋子往地上随意一扔,落在地上的袋子敞开了个口儿,里面的金银财宝露出了闪闪的光芒。

这下安归坐不住了,他忽得一下子从椅子上坐起来,扬起笑脸就举起了酒杯,傅介子跟安规连干了三杯,两个人身子都开始打晃。

傅介子紧了紧腰带,示意安归跟他到帐幕里,他对安规说皇上派我来还有一件好事,这是个机密,我只能告诉你一个人。

安规一听还有好事儿,打了个酒嗝,想也没想就跟了进去。

进了账幕之后,还没等安规反应过来,傅介子的随从拔出短刀,从背后刺穿了安归的胸膛。

当时随行的楼兰贵族和大臣还沉浸在被汉朝重赏的喜悦之中,见到眼前这一幕,都吓得是惊慌失措,各自奔逃,等楼兰的士兵冲进来时,傅介子已经砍下了安归的首级,还把他提在手上,对楼兰的士兵说,安归背叛我大汉,我奉命取他首级,此后立尉屠耆为王,而且我汉军已经包围了楼兰国,你们谁还想和他一样尽管来试试?到时候楼兰国都将不复存在。

傅介子此言一出,那些楼兰士兵纷纷缴械投降,给傅介子让出了一条路。

立下大功的傅介子回到京城,他从马鞍上取下安规的首级,挂在城楼上示众,文武百官无不称赞。

汉昭帝封他为义阳侯,而此前被封为义阳侯的就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战神霍去病,可见汉昭帝对傅介子的重视。

而楼兰国这边,随着安归已死,尉屠耆即位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自此在楼兰西域的这片土地上也就成了大汉驻兵屯田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