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名家丨教师欧阳中石:“正是无奇正是奇”

 昵称503199 2022-11-21 发布于山东

这个冬天,欧阳中石先生与世长辞。但是,他锦绣文章、独具风骨的书法、京剧奚派唱腔,还有他对教育的那片痴情,影响依然深远。
图片
欧阳中石先生有很多头衔,而他最看重的,是“教师”这个称号。
先生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20岁中学毕业,在山东省济南市的穆光小学任教。1950年,先生考入辅仁大学哲学系,四年后大学毕业,任教于通县师范,一干就是18年,后来又先后任教于通县二中、北京市一七一中学,在中学任教达28年之久。1981年,先生调入首都师范大学。回顾一路走来的教书岁月,先生自豪地说:“我感到骄傲的是,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年级,我走了一个全过程,从而使我掌握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对每个阶段的教学有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
在长期的教学中,先生既注重实践,又注重理论研究,先后编著《文学概论与艺术概说》《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等图书。他在中学率先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出“六法”教学法,即“字法、词法、语法、修辞法、思维法、章法”,所教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许多海外专家也认为,他的这项改革代表了当时中国语文教学的最高成就。在28年的中学教学生涯中,先生还教过数学、历史、美术、化学和体育等课,可以说他是一个中学教学“全面手”。
先生自幼喜爱书法艺术,认为书法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应该大力加以研究和提高。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于1985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主持书法教育,1993年成为全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经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他提出了“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赋以生机”的宗旨,将书法置于文化背景之中,研究书法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视文化为书法的源泉,赢得了学界的赞许。他一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从大专到博士后的完整书法高等教育体系,为普及书法教育、培养书法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
2014年,先生已86岁高龄,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登台为学生授课。算起来,他从20岁初登讲台,从教近70载,仍然眷恋着三尺讲台。他说:“教书就是我的生活。讲讲课,我反倒很轻松。每天和学生见面,我很开心。”他说,他一生的成果就是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先生平常喜欢写一些诗词、楹联,寄托情怀。他鼓励即将毕业、走上讲台的学生:“情通一尺教鞭外,志在三寸粉笔中。”他为基层老师题联:“甘泉脉脉,泽如春圃;细雨酥酥,香满杏坛。”“多少年来守案头,丹心翰墨伴春秋;无心不负耕耘苦,桃李成行夙愿酬。”朴素的语言,把教师埋头案头、勤于耕耘、乐于奉献的情景表现出来了。
先生曾自嘲:“我这个人啊,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只是个教了一辈子书的教书匠。”就是这样一位自称“不务正业”的教书匠,却成为国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大家。“风风雨雨几多年,屈蠖寒窗绝韦编;自守如初存故我,沧桑不改意拳拳。”从中石先生赠友人的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他一生不变的教育情怀。
图片
“普普通通一教师,平平淡淡自无奇。无奇不意非无意,正是无奇正是奇。”先生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于“无奇”中创造出诸多奇迹的人。
语文出版社出版了欧阳中石的作品
《学书初阶》《宋人词钞》
《佳句箴言手书》,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图片   图片  图片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0年12月9日文章《教师欧阳中石》;作者:山东省淄博博山实验中学教师/孟祥海;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