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总是错失癌症信号?60.4%的患者曾经因此患癌丨2022白皮书

 乳腺癌互助圈_ 2022-11-21 发布于福建

《2022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乳房肿块是发现乳腺癌最常见的方式,占比为60.4%,其次是检查发现但无症状和乳房疼痛。

01

相似的开头

“有一天晚上,摸到有个肿块,即使平躺,肿块也依然隆起,这时候我就意识到肯定出现问题了,紧接着就去检查。”

“我在胸口摸到了一个肿块,而且这个月长大得很快,应该,是没关系的吧?”

“摸到自己右乳里的肿块,当时虽然心里“咯噔”一下,但仍心存侥幸,以为自己平时身体比同龄人好,不以为然。”

这是三位觅友分享的确诊乳腺癌的故事,而这样相似的开头似乎总是在不断上演。

02

容易被忽略的癌症信号

错将“恶性”做良性

乳腺结节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人民网报道称,我国的乳房结节发病率在50%以上,这个概率放在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上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但其实,绝大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的,恶变的几率也很小,这也是许多患者在初次察觉到肿块的时候不以为意的原因。

甚至有患者在未经影像检测的情况下,仅凭肿块的大小给肿块定性,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每个女人都有的乳腺增生”,躲避着最坏的可能性,直到某一天,突然察觉到这个肿块的迅速增大,才匆匆前往医院,而通常到那时,乳腺癌也已经发展到了较后期。

常被误认的孕期肿块

另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情况则是孕期肿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曾在与《白皮书》审核专家之一福建省立医院叶松青教授的对话时表示,哺乳期间或者是生产1年以内的女性,她们的乳腺癌发病率其实是比同龄的未孕的女性更高的,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尤甚。

但是这个期间,女性的乳房往往处于一个肿大的状态,很容易被忽视掉肿块或者被误认为积乳,因此要更要关注这个阶段女性的乳腺健康。

这也是他牵头这部共识的初衷,唤起社会各界对年轻乳腺癌的关注,帮助病友们在长期康复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没有症状的癌症

《白皮书》数据显示,25.2%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乳腺癌,而在这之前,她们并无察觉到身体有任何异常症状,这无疑加强了许多人对乳腺癌的恐惧。

实际上,这类乳腺癌患者大多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肿瘤极小,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因此无症状表现。通常这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预后极好,也不容易复发。

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及医学影像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乳腺癌将被发现,这也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提高癌症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比例和五年生存率,极大降低癌症给病患家庭带来的伤害。

若不其然,等到患者发现自己的乳房局部已经可以摸到肿块,或者乳头开始溢出液体、乳头乳晕出现橘皮样异常表现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后再来医院就诊时,乳腺癌分期已经靠后了,此时的治疗就会变得极为复杂。

对乳腺知识缺乏了解

研究发现[1],30-39岁的女性对乳腺癌相关信息的知晓率最高,而50-59岁的女性知晓率比较低,另一方面,文化水平也是重要的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对乳腺癌相关知识就越为了解。

30-39岁的女性普遍受教育度比较高,且大多处于已婚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喂养婴儿的需要,使得她们对乳腺的关注度更高,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也更多,因此对乳腺癌相关信息的知晓率最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我国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为45-50岁,大多为1972-1977生人,研究显示[2],在1940-1989年出生人群中,男女受教育机会存在不平等,在小学阶段,男性进入小学的机率是女性的3.4倍,此后差距仍然存在但逐渐缩小,由高级中等教育升入大学阶段的性别差距则不显著。

这也就是说,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小学阶段,一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以及贫困家庭的女童失去教育机会,成为文盲或半文盲,直至如今,在乳腺癌高发年龄段的她们获取相关知识的手段却又非常有限。

这也提示着我们科普工作者,要开展多形式、多媒介的科普宣教,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新媒体让更多女性了解乳腺癌知识,关注乳房健康。

潜意识的逃避

一位觅友曾分享过她的诊疗经验,在医院做完彩超后,医务人员告诉她乳房内有一枚7mm*7mm的肿瘤,可能需要动手术,随后,医生建议她进一步做钼靶检查。

“当时我已经隐隐感觉到乳房可能长了不好的东西,但是并不清楚这个肿块对我的危害,又想到自己的生意正忙,如果做手术一耽误,生意必然会受影响。”

怀抱着这样的心情,她选择了直接回家,直到半年后肿块进一步发展,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健康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1969年提出把癌症病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绝望期、接受期

人的本性即是趋利避害,面对可能颠覆生活的巨大突变,我们常常认为只要自己不去触碰,不去回应,就可以逃离痛苦,而实际上,那只是我们的自我防御而已。厄运的时针一旦开转,便不会停止,而正视苦难需要的勇气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多。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罗翔教授曾说,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但凡活着的东西,它一定会去对抗这个潮流。但是对抗的时候,有的时候,也可能顺着潮流游一点,但是游着觉得不对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它其实是一种悖论性的存在。

“所以人生可能也是这样,我们被命运选择。但是我们一定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震惊、逃避、愤怒之后,接受规范的抗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们唯一的答案。

03

如何更好地防治乳腺癌?

情绪是乳腺癌的一大诱因

情绪是乳腺癌的一大诱因,人体在生气、烦闷、忧虑、抑郁时,卵巢排卵功能会被抑制,孕酮减少,导致雌激素增高,从而影响乳房健康。

现代社会中,年轻女性承受着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养家糊口已经不光是男人的工作,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一步提升,以及育儿花销,一份薪水很难满足当前所需,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了职场,也在其中实现自我价值。

伴随而来的,则是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多种不良生活习惯,与此同时,抚育孩子的责任与重担却未曾减少,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女性的精神压力,使得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处于康复期的乳腺癌患者同样也要注意自身情绪的调节,《白皮书》审核专家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表示,抑郁,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良,食欲下降,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反而会增加复发风险。锻炼身体,参与户外活动,这些能够帮助乳腺癌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心态。

在好好生活的同时,我们呼吁女性也要及时调节自身情绪,加强对自身乳房健康的关注。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是罹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现代癌症发生率上升的一大原因即是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烟酒已被多项研究证明与癌症的发生相关,此外,二手烟也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甚至会促使乳腺癌肺转移

我国≥15 岁成人女性非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率为 71. 6% ,40. 7%的女性几乎每天都遭受二手烟暴露[3],而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家庭是我国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场所,其中,女性在家中遭受二手烟暴露的风险最大。在他人吸烟时,如果我们劝阻不了,也应尽量避开。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次重要的是,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的机会,做到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多吃全谷物或高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每周至少坚持150min中低强度的运动,如走路、慢跑、骑单车、打太极、游泳等,同时每周最好能进行2次及以上的无氧运动,以维持体重,提高自身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

重视体检,做好早筛

定期体检无疑是发现乳腺癌的重要途径,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患者的痛苦也会相对应减少。

依据《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建议,一般40岁之前的女性可以每月自己进行定期的乳腺手诊检查,具体可戳,或由临床医生进行乳腺和腋窝的视诊及触诊。40岁后则可以开始每1~2年1次的乳腺X线检查或者联合B超检查。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病史、胸部放疗史、或40岁以前被诊断为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以及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等乳腺癌高危人群,指南推荐其在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可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

总结

防治乳腺癌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乳腺健康、心理健康,从改善自己的日常习惯做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常,缩短癌细胞的成长时间,增大治愈的希望!这也是我们跑赢癌细胞的最佳机会。

点击视频,了解延伸信息

👇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乳腺癌知识

👇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了了

参考文献:

[1]俞洁,陈芳,女性对乳腺癌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2020(20)科学导报·学术

[2]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2010 全球成人烟草流行病学调查 - 中国报告[R]. 北京: 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