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都在讨论“疫情过去,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好像从2020年开始,这个世界就不断提醒我们:要懂得珍惜。 在家隔离这段时间,像是人生的慢放键,它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陪在家人身边,耐心听话,慢慢讲话。3岁的孩子突然说:希望今天“砰”地一下就过去,然后把好事都装进口袋。小朋友一旦开口,竟比谁都直白。有本诗集叫《孩子们的诗》,作者是3-13岁的儿童,每首诗都能给大人会心一击。我沉浸于这片清澈。 前几天给孩子读了幼儿园老师发在群里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绘本》,小家伙看后很认真的说“妈妈,小怪兽太可恶了,她让小朋友生病了。” 我说:“所以你要勤洗手避免被小怪兽病毒传染生病。”孩子说:“我要当医生,帮助生病的小朋友赶走小怪兽。”孩子的心,那么清澈,美好,美好的东西是珍贵的,也是易碎的,试想一个女孩子,等她长大了,工作,家庭,会有多少东西来摧毁她的快乐...... 记得我出门上班的时候,女儿跟我说:“妈妈出去要带口罩,回来赶快洗手,外面有传染病。”她像个小大人一样关心我,我内心还挺复杂的。父母们花了很多力气等待那个叫“成长”的隆重时刻到来。只是有时,它来得真快。 好像是胡适先生吧,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说,孩子,你不是我的附属品,我养育你,你不必感谢我,而我要谢谢你,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里,让我爱你,帮助你。这段话深深打动过我,每当带孩子太累的时候,每当小孩的表现让我控制不住情绪想发疯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这不是我的小孩,是我的朋友,我会不会冲她发火,如果我发火,这个朋友今后还会不会和我亲密无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毕加索曾说过:“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我们都在感叹年少时的纯真,也不得不应对当下的纷繁复杂。勇敢、纯粹、简单、热爱、宽容、担当和沉着都是孩子的天赋,却成了大人们的选择。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柳馨梦;校对:林诗晴; 策划:黄健峰;责编:周逸帆; 作者简介 周凯敏,广东梅州人,现居珠海,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种微刊微博、杂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