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少骅:唯一心一意,方得始终

 DJ雅清 2023-03-05 发布于重庆
打打开记忆,重温经典
别忘了每天的相约,咱们不见不散。

文丨DJ雅清

在第31届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上,马少骅获得最佳男配角奖,令很多观众感到意外。

因为和他一同获得提名的,还有出演《巡回检察组》的成泰燊、出演《大秦赋》的李乃文、出演《开端》刘奕君、出演《叛逆者》的王阳以及出演《大江大河2》的杨烁。

似乎每一个的名气,都比他大。

所以当他登台领奖时,很多网友在问:马少骅是谁?

但只要数出他曾经扮演过的角色的名字,又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

然后,由衷叹服:演得真好

要我说,马少骅不仅演技好,而且他的人品和艺德,也够演艺界的许多后生好好学一阵子的。

在发表获奖感言之前,先移步到话筒一侧,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台下所有来宾,深深鞠躬。

一个小小的举动,表达了对奖项的敬畏,和对观众的尊重。

他几乎是全场唯一这么做的一位获奖演员。

令我感动的,还有他在获奖后所发表的那一番感言。

他显然并不是一个很擅长自我表现的人。

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获奖,但当他步入炫目的灯光下,来到话筒前,他还是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只见他握着奖杯的手微微颤抖,眼中的热泪几欲落下。

对于一个人气不旺,知名度也不算高的实力演员来说,这份荣誉,实在太难得了。

但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面对大众,说出了肺腑之言。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位,我是百姓中的演员,也是演员中的百姓。我将继续努力,塑造出更多更好的角色给观众,我将用我一生的努力,去做一个人民喜爱的好演员。”

话语很朴实,情感很真挚。

现场的很多演员以及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但没想到,马少骅老师的获奖感言,竟然在网上引发争议。

原因是他在其中说了一句话“我们做演员的真的很不容易……”

其实他是想说明“做一个好演员很不容易”,因为每塑造一个角色,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就像是重新活了一次一样。

可是这句话却被某些网友过度解读:“哪个行业容易?做演员的工作轻松待遇还高,还不知足,怎么不跟一线的工人、科学家比比?”

吓得对网络操作并不十分熟悉的马老师,赶紧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说明。

同样是话语很朴实,情感很真挚。

读完他的这番话,我愈发对他由衷钦佩。

演戏,他真棒。

做人,也同样真诚、谦逊、厚道。

这样的演员,在当今的演艺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我发现在马少骅身上,保留着许多老艺术家的创作习惯。

演戏认真,做人低调。

导致他所扮演的角色观众耳熟能详,然而他在自媒体平台的粉丝,却只有13万多人,是某些流量明星零头中的零头啊。

所以当他获奖时,才会有很多网友问:请问马少骅是谁?

是啊,是该好好地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位好演员了。

一、

马少骅,1955年9月23日出生于贵州,然而他的祖籍,却是江苏苏州。

他出生于一个演艺世家。

外公王无能是上海滑稽戏的创始人,曾与电影明星宣景琳合拍过滑稽电影《到上海去》,被尊称为“滑稽鼻祖”。父亲马骏骅自幼学艺,9岁入北京梨园公会,和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是同门师兄弟。

马骏骅13岁登台,后拜在周信芳门下,成为“麒派”弟子,所演《追韩信》、《清风亭》等剧目,颇受戏迷欢迎。

战乱年代,马骏骅携家人从苏州出走,一路演艺迁徙,经江苏到安徽再到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最终在贵州安顺落下脚来。

新中国成立后,马骏骅被崭新的社会生活所感染,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到贵州京剧团的创建工作中。

1955年,马骏骅迎来了两件喜事。一件是他所排演的京剧《逼上梁山》大获成功,他所扮演的林冲也大受欢迎。

另一件事,便是他的儿子出生了。

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马少骅。

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马骏骅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走梨园行这条路。

我想,也许是打小便耳濡目染,所以马少骅很早就表现出了表演天赋。

他从7岁那年开始,便跟着父亲学唱京剧老生,唱做念打,手眼身法,像模像样。

后来他又进入贵州省艺术学校京剧班学习。

1969年,14岁的马少骅被贵州军区文工团选中,成为了其中的一名演员。

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剧中李玉和、杨子荣的许多唱段。

而且还认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一个叫李兰荣的漂亮女孩。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就这么相互看对了眼。

1975年,20岁的马少骅进入贵州话剧团做演员。

李兰荣则进入贵州体操队做起了教练。

那时马少骅因为个头不高,只有1米72,表演经验又少,所以只能在舞台上跑龙套,演完匪兵乙,又跑群众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演主角的演员,也不是好演员。

所以马少骅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就打定主意要到专业院校进行深造。

1978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恢复招生,全国各地热爱表演的青年都摩拳擦掌,准备应试。

马少骅也不例外。

尽管这一年,他已经23岁了,而且家里都已经开始为他打家具,积极筹办他和李兰荣的婚事了。

然而马少骅还是希望能够为了梦想,努力拼搏一把。

为此,他专门卖掉了自己的自行车,才有钱做盘缠,来到上海,住进奶奶家。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常常半夜跑到路灯下去背诵课文。

在考场上演小品他并不害怕。他担心的是自己文化底子薄,能否过得了文化考试这一关。所以那段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复习文科知识上。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少骅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涯。

可是在校读书期间,许多同学都被各电影剧组邀请去拍戏,却唯独没有马少骅的份。

比如来自浙江宁波的张小磊,刚进校后不久便被上影厂《燕归来》剧组选中,并因出演了乌兰一角而声名鹊起。

而吴冕则在上影厂拍摄的《七月流火》中出演了播音员小芳一角,一同演出的,全是明星大腕,令同班同学格外羡慕。

还有王伯昭,形象英俊、玉树临风的他,一出道,就在古装片《笔中情》中出演大男主,俊美的扮相,令人过目难忘。

似乎只有马少骅,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无人问津的状态。

我想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马少骅作为演员性格内向,这使他很不擅长拉关系、搞社交。

其实当时,马少骅想演戏的心愿,比班上很多同学都更加强烈。

所以从上戏毕业回到贵州话剧团后,他特别想演几部好戏。可是剧团不景气,他也一直处于无戏可演的状态。无奈之下,他只好去电影院当售票员。

这时的马少骅虽然远离了舞台,可想演戏的梦想却从未放弃。

他常常拿出自己在上戏读书期间所记录的14本笔记,每每想起当初上课的情景,自己年少时踌躇满志的样子,他便流泪不止。

这时,他的父亲马骏骅,殷切的话语,也会适时响起:孩子,可别当“阿混”啊。

父亲的话被马少骅牢牢记在心里。

没戏演的时候,他便仔细观察生活,做了大量积累,为他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只是没想到,为贵州京剧事业贡献了一辈子的父亲,在70岁那年便撒手人寰了。

这令马少骅悲痛欲绝。

对于自己的演艺前景,就更加迷茫。

二、

机会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诞生的。

1984年,马少骅就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珠影厂的导演丁荫楠,之前在上海执导《逆光》时,看过马少骅在毕业大戏《物理学家》中的演出,赞赏有加。所以在自己筹拍电影《孙中山》的时候,他就想起了这位演员。

他觉得马少骅不仅有演技,而且在外形上,也与“孙中山”有诸多相似之处。

马少骅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蹦了起来。

可是因为当时马少骅的身材有点胖,所以为了在身型上更加接近“国父”,他马上开启了减肥行动。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每天只喝绿豆汤,然后还在全身裹紧塑料袋,如此一来,很快减重成功。

然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来到剧组人员面前时,大家又觉得他瘦过了头。

马少骅二话不说,又开始增重。

当他的体重终于恢复到标准的状态时,剧组的人员又告诉他,已经找到更合适的演员出演角色了。

马少骅听后,也真是欲哭无泪。

导演丁荫楠也感觉非常抱歉,并答应马少骅,以后有机会,一定会邀请他扮演角色。

而正当马少骅辞别珠影回到武汉后,却又接到湖北电视台电视剧中心打来的电话,湖北台要拍摄电视剧《黄兴》,邀请他在其中扮演男主角。

这是马少骅所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

这一年,他已经29岁了。

他虽然自幼学艺,然而真正出道,却近而立之年。

也正是因为得益于《黄兴》这部剧的演绎,使得湖北剧协看到了他的发展潜力,力邀他到武汉发展。

1986年,马少骅已经31岁了,他已经和相恋多年的李兰荣举办了婚礼,组成了家庭。所以最初他并不想离开贵阳,因为这里有他熟悉的一切。

可是妻子李兰荣却非常支持他,并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愿意跟在你身边。

我想,也许正是听了妻子的话,所以马少骅进入到了武汉话剧院。

而李兰荣也进入湖北体操队担任教练,参与培养了李小双等优秀运动员。

只是到了湖北之后,马少骅发现自己的处境,和在贵州时也差不多。没有戏拍,没有话剧演员,日子同样过得捉襟见肘。

无奈之下,他数次想转行,想到江岸车辆厂工作,可是一想到要放弃专业,他又难以割舍。

最终,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到录音棚当起了配音演员。虽然配一部电视剧只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但马少骅还是一干就是三年时间,他认为收获颇丰。

首先,他通过配音锻炼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其次他拓宽了人脉圈子,再其次他建立起了在表演上的自信。

这最后一点尤为重要,这使他敢于放弃一切,来到北京,开始“北漂”。

当然,他之所以很有“底气”,还与一个人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李兰荣。

李兰荣始终坚信自己的丈夫是为演戏而生的人。

她对马少骅说:如果你干不出一番成绩,那真是天理难容。

因为她看到了马少骅为艺术的拼搏与付出,也看到了马少骅对演戏的痴迷和努力。

认为马少骅一定能成为大演员。

用马少骅的话讲,李兰荣就是他的坚强后盾,使他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并获取成功。

三、

马少骅最初也是在很多影视剧里扮演各种小角色。

但他的创作精神特别认真。

比如1996年在《英雄无悔》中扮演一个小警察,戏份很少,但他为了这个角色,却足足准备了7个月时间。

在别的演员相互攀比片酬多少时,他却能够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不计较钱多钱少。

我想,也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少骅得到了众多锻炼的机会。

不仅使他的表演经验,更加丰富,而且更使他的演技,日渐成熟。

仿佛无论扮演怎样的角色,他都能够做到“手到擒来”。

他演得最多的,就是各个“名人”。

比如在《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作品中,他曾6次塑造“国父孙中山”的形象。

还曾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扮演过“邓小平”的形象,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他在《张大千敦煌传奇》中演过国画大师“张大千”。

更因在《觉醒年代》中扮演“蔡元培”,而获得第31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

他演名人神形兼备。

而扮演底层小人物也同样栩栩如生。

比如《外乡人》中的谢长发,朴实、善良,却又有着商人的狡黠。

而《搭错车》里的哑巴父亲,又是那么感人至深。

什么叫演啥像啥?看看马少骅的演绎,就知道了。

四、

雅清初识他,是在《生存之民工》这部剧里。

这部剧汇聚了众多优秀好演员,像陶泽如 、黄渤、丁勇岱、高秀敏等人。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还是马少骅。

他的表演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他一出场便仿佛是剧中人物的存在。

他把谢老大的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一口河南话也说得那么流利而地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真是河南演员呢。

谁也看不出,他就是曾经在《走向共和》中扮演过“国父”的那位马少骅。

那么马少骅的表演为何那么自然、生动、真实、深刻?

我觉得与他的投入,有着很大的关系。

用他的话说,他每演一个角色,就会将全部的身心投入进去。

他说:塑造一个角色,要忘记所有,才能化我为他,这个时间很长很长。

在接到要在《觉醒年代》中扮演“蔡元培”的表演任务后,他当天就怀着虔诚和敬畏之心,赶到了蔡元培先生的故居,并且一待就是一整天。

从那些文献资料,以及讲解员的讲解中,他获取了更真切的感受和体会,建立起强大的信念感。

在第31届电视金鹰奖的颁奖晚会的现场,有一个细节,令我们热泪盈眶。

执导《觉醒年代》这部剧的导演张永新,向我们展示了马少骅向他写下的关于“蔡元培”这个角色的人物小传。

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竟然长达1.75米。

创作一个角色前,先写人物小传,这是许多前辈艺术家所保留的一个习惯。

而现在这个习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所摒弃了,因为太复杂太麻烦也太难写,所以谁还会那么“傻”去做这样的事情呢?

可是马少骅却依然坚持着。

而且他还保留着一有想法就马上打电话给导演的习惯。

这并不被更多的年轻演员所理解。但马少骅也依然固执地坚守着。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创作方法“又老又笨”?

可是,也正是通过这样“老笨”的方法,才使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啊。

随便拿一个他演过的角色来举例,谁能不服?

因此有众多网友都说,如今的演艺圈,像这么有敬业精神的男演员,除了李雪健,就是马少骅。

而马少骅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

他告诉我们一个实情。

当年拍《走向共和》的时候,他一直都待在剧组。可是其中有一个月没有他的戏,于是他就找到导演张黎,表达了想外出拍戏赚外快的想法。

然而张黎却对他说了一句话,令他记忆犹新。

张黎说:咱能一年只做一件事儿吗?

这话犹如醍醐灌顶,让马少骅茅塞顿开。

这个世界上,所有干出成绩的人,都是因为“一心一意不分心”。

而现代人所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这才导致众多演员在拍戏时精力难以保持集中。

而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又如何真正能塑造出好的角色来呢?

所谓唯一心一意,方得始终。

这不仅是婚姻品质的保证,同时也是创造一个好角色的前提啊。

从此之后,马少骅无论拍什么戏,都会在剧组一待到底,绝不分心。

而也正因为他的“一心一意”,所以他和李兰荣之间的婚姻,也被传为佳话。

五、

李兰荣和马少骅结婚后,就心甘情愿地做起了“贤内助”。

尤其是生下儿子之后,她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培养孩子的身上。

几乎没让马少骅操一份心。

以至于马少骅常年在外拍戏,与儿子马浩博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但这却并不影响马少骅和儿子马浩博的父子情深,也不妨碍马浩博成为了父亲最大的骄傲。

这一切,都归功于马少骅的老伴李兰荣。

马浩博原本也有机会进入演艺圈,然而他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倒是在数理化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孩子的发展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马浩博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大数据研究生,而且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人员。

在金鹰奖颁奖晚会的现场,马少骅说起自己的儿子来,满脸都是幸福的荣光。

可是提到自己的妻子李兰荣,他又深感愧疚。

因为自己一心忙事业,所以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李兰荣一人的肩上。

可是李兰荣却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怨。

相反,看到丈夫马少骅如今所取得的成绩,她比谁都感到幸福和欣慰。

因为老早之前,她就知道,老伴一定能干出大成绩。

而马少骅之所以一直兢兢业业地拍戏,仿佛也只是为了想证明,李兰荣没有看错人。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67岁的马少骅,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站到了高高的领奖台上。

在荣耀的背后,有他多年的努力、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以及妻儿的理解和支持。

他向大家证明了,只要心中有梦,那么不管什么时候实现梦想,都不会太晚。

而且,他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在,属于好演员的春天,终于来了。

我相信,下次他再出现在影视剧中,一定有更多网友,不再只觉得他很“面熟”,而会脱口叫出他的名字——老艺术家马少骅。

说到马少骅,首先映入各位眼帘的,是他所扮演的哪个角色?欢迎大伙儿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