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灭亡前,周天子也曾试图招揽人才壮大自己,可惜实力不允许

 謨地方 2022-11-21 发布于福建

有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将自己的资产给予自己几个儿子后,儿子们依靠父亲的资产纷纷发家致富,这让父亲想重新干事业翻盘已经不太可能,这边是周王朝和各个诸侯国的关系。

周朝建立后,将天下分给用功之臣让他们代替自己管理和开扩。

一开始都没什么问题,天子将天下分封给诸侯,诸侯帮忙镇守海疆,朝贡天子、跟天子四处作战,可随着时间变化,诸侯权势越来越大,周天子成为了吉祥物。

不少人觉得为什么周天子不相仿那些诸侯壮大自己实力,其实周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因为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衰落已经没办法挽回。

周王室的衰根本就是分封制,如果不实行分封制,诸侯就没机会威胁周天子,那么,周朝建立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掌控天下呢?

会出现这情况,主要是各项条件不具备,周朝时期生产力落后,信息不畅通,周朝击败商朝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平定天下,因为周边蛮夷一直在跟周朝作对。

另外,周朝打败商朝并不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而是联合了不少的诸侯国,成功掌控天下后周朝没实力掌控天下,对于那些帮自己的诸侯国,肯定要论功行赏。

周朝时期,没有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生产力也跟不上,想要稳定功臣的办法就是将土地分封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在分封地享受最高的待遇,天子之下的诸侯,诸侯之下的臣属,臣属之下的士。

对于周天子来说,诸侯就是他的臣子,但诸侯仅在他面前是臣子,到了自己封地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可以在自己分封地继续分封,这样一来,分封制成为了周王朝赖以为生的基础。

周朝建立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土地不被周边蛮族夺走,所以他必须给诸侯放权,而且还会给予他们足够的主权,如果诸侯太弱,压根没办法守卫周朝天下。

周朝成立初期,周朝本身没有足够办法阻挡周围的蛮夷,因而他希望能通过分封制让诸侯们在守卫自己疆土的同时,也能开发更多的土地,这让分封制有了生存的土壤。

早期分封制还算比较先进,可随着时间推移,分封制的缺陷慢慢显露出来,这时候的诸侯慢慢强大起来,周天子对他们也失去了控制。

另外,周天子通过不断分封,导致周王室控制土地所剩无几,到了西周后期,周王室根本没有多少直辖地。

没有足够的土地,加上井田制瓦解,以至于周天子没有足够的土地供养人口,既然没有足够的土地,也就产生不了财富,这样一来周天子失去了养活军队的能力。反观诸侯就不一样,土地越来越多,私田也不少,这让诸侯越来越肥。

周王室其实有军队,然而养一只军队需要很多供养,到了后来周王朝失去了养军队的能力,而且诸侯们也不定期纳贡,没钱没地没人周王室,肯定要衰落。

一开始,周王室占据了天下最好的位置,一块是周王朝的发源地,另外一块是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诸侯们地盘多数在周王畿的外边。

但这样的优势不能持续多久,因为诸侯可以不断对外扩张,周王室由于位置过于特殊,加上不断分封导致地盘越来越小,根本没有开扩新土地的空间。

诸侯在和蛮夷打仗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周王室也因为诸侯的强大不断衰落,以至于国家的前途越来越渺茫,周王朝那套礼法是个巨大的枷锁,让有能力非贵族的人,压根没办法出头。

西周时期分封制问题还没办法显露,等周天子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尤其到了东周,周平王动迁导致自己除了只能依赖诸侯,这时候周天子只能安静做个美男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在改革,招纳贤士,可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秦国算是一个,可他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楚国的变更算是失败了。

招纳贤士谁都谁,但并不容易,只有完善相关人才引进制度,才能让大量原本无法出头的人,看到希望,这样他们才敢于迈出关键一步。

诸侯变法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分封制牢不可破,旧贵族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因而很多人不愿意外相关实力效忠,秦国有些不一样,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最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分封制本来就是周天子弄出来的,周朝不可能毁坏自己的根基,如果分封制不存在,那么周天子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周天子不具备改革的先决条件。

分封制让有功劳的人获得分封,这个功劳如何划定是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得到分封还是传统的贵族,如果周天子制定人才就进行分封,那么会出现大问题。

从前大家都看出身,接着在时代分封地上分封,这很正常,可如果看功劳进行分封,旧贵族的利益会受到威胁,如果出现秦国的局面,将是十分危险的。

周天子本身土地就不多,自己维持都很难,东周时期的周天子,已经穷到难以自保,所以他就没有能力招纳人才,就算一些人来到周天子底下效力,可也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施展手脚。

周王朝灭亡是无法避免的,分封制和周礼的存在,导致周天子没有办法像诸侯那样大规模改革,招纳人才扩张军队,如果周王室可以他们就做,只不过没有这个可能。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