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雪到!各科医生紧急提醒你,这是最危险的事!中老年人冬天必知

 涛儿—taoer 2022-11-21 发布于辽宁


2022年11月22日

农历十月二十九 星期二

小雪节气

这意味着全国气温将变得更低,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小雪过后,是人们最不需要勤快的时候,因为越勤快越坏事,中医认为,冬天宜懒,不宜出汗,要秋收冬藏。

各科医生紧急提醒你,

这是最危险的事

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那些让人烦忧的冬季高发病也开始慢慢“找上门”。大家一定要注意:

肾内科医生提醒:

控制好血糖血压!

冬季因为天气寒冷,肾病发病率要远高于夏季,尤其是存在基础疾病的。

我特别提醒有原发病的患者,冬季一定注意控制好基础病。比如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控制好血压会造成肾脏压力增加,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不好,还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尤其是糖尿病肾病,近年来病例逐渐增多。

心内科医生提醒:

远离老年心血管病!

冬季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普及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预防已是刻不容缓。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心理平衡、药物干预等。

对于老年群体,这一部分预防措施是自己控的,可以在家进行,是预防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骨科医生提醒:

防止冬季摔倒骨折

冬季老年髋部骨折病是老年人最大的健康危害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老年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率在17%-33%。而冬季的日照和户外运动减少,也加重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合理补充钙质呢?医生表示,日常饮食上增加鱼类等水产品、奶制品及豆制品的摄入。

某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糖尿病、痛风、过敏性疾病、肾病等患者不能随意饮食,可以使用钙片、维生素D3等作为补充。

神经内科医生提醒:

冬季也别贪嘴!

“到了冬季,人们往往喜欢吃肥厚的食物,火锅、炖肉等都是冬季里经常吃的。

吃肉可以,但是要注意总脂肪、饱和脂肪的摄入。要避免食用(少食)动物油、椰子油和棕榈油,它们的饱和脂肪比例非常高,需减少食用。

还有肥肉、油炸食品、糕点、加工肉制品,如红肠,这些都含较高隐性脂肪和饱和脂肪,经常吃对血脂非常不好。

冬天进补,是民间的固有观念。但其实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冬天进补要分寒热。

很多人会在小雪前后出现受寒、受湿、燥热所致的不适反应,此时最容易犯的养生忌讳是骤然大补。

正确的保健方式“应顺从气候的变换,适当调整,以促进身体和大自然的合拍”,因此今天以后未来7天的保养关键主要是:外防湿冷,内防燥热,避寒就温的同时,不要过度燥补。

而在冬天进补这件事情上:

脸红血热以及脸绛色血黏稠的人,不宜吃温补食物;

血热的人应吃偏凉性食物;

血黏稠的人应吃平性食物;

而情绪容易抑郁的人平时一定要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西红柿、红心萝卜、黑木耳等。

因此朋友们,一定要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进补,千万不可盲目进补。这时候咱们宁可懒一点,也不要“补”坏了身体。

下面这两件事千万不要做!别等到心梗、脑梗了才后悔!

第一件事:别起太早!谨防心梗!

小雪前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

专家强调,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尤其中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而在小雪节气,天气渐渐进入真正的寒冷,室内外温差渐大。多穿衣服来御寒,注意保暖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最要保护的就是心脏。

在冬天,人们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除了防寒保暖之外,在房间内的空气一般是要控制在18℃左右,外出注意时间太长,外出时一定要注意防风保暖。出门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应急药物带在身上,以免发生意外。


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而不是越早越好。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防病对策:

小雪前后,可以稍微晚起一点,睡个懒觉。

另外,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第二件事:别运动过量!谨防脑梗

木枯草衰,万物凋零,阴雪纷纷,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乐。其时节改变情绪,调摄身心的基本方法就是运动。但是,千万别运动过量,小心中风!

中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

一般来说,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有突发眩晕、突然间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重影,频繁打哈欠。

有的患者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其为“小中风”。

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血压也会很快升高。


防病对策:

老年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但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

如果要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而且不要从事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小雪到了,气温又降,正值节气之时,快发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消除最大的健康除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