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炼好文笔:三招教你写出亮眼的文章

 江南荷叶 2022-11-22 发布于贵州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很多人在阅读一本书后,想要输出时,总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

  1. 觉得自己写不出来,不是真的不会
  2. 别人总能把我内心想说的写出来,但自己却写不出
  3. 总觉得别人总能深度思考,写很多,自己还是写不出来

以上这三个写作问题,我都遇到过。为了解决这些卡点,我读了不少关于写作的书籍,最后在叶开老师所著《修炼好文笔:人人都能妙笔生花》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叶开老师,他是文学博士,编辑、作家、语文教育家,曾任《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有20多年的编辑经验。他也是一位创作水平极高的作家,有20多年的写作实践经验。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突破写作卡点,写出亮眼的文章。

01灵活运用语言陌生化,让你的文笔更吸睛

什克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为了换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为其石头。”简单地说,他认为艺术的使用可以使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变得陌生,从而让人可以持续地进行艺术审美,也就是艺术创作的“陌生化”。

而写作,也是属于艺术创作的一种,所以它也有“陌生化”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

我们在叙述一件常见的事情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的说法,而是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语言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给文章带来一道靓丽的色彩。

举一个例子,陈述“春天来了”这一个现象,大多数人就会直接说“春天到了”或者“春天来了”。在董华翱所写《守望春天》里是这样写道:“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这两句话也是表达了“春天来了”这个意思。

你看,两种陈述都能让我们读懂,但是后者似乎更能抓住我们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对春天的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

那么,在写作上,我们怎样能更好地运用这种技巧,让文章更吸睛呢?

从途径上说,就是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从方法上说,就是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移用、通感、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手法。

打个比方,容蓉《冬日恋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描述,“冬天的树用光秃秃的树杆,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太阳的影子,丈量着岁月的长度。”这句话中的“临摹”、“丈量”都是属于人的动作,但在此处让“树”具体化了,人物共通,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当我们掌握了“语言陌生化”的写作方法,就能让自己的文笔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02突破惯性思维,让你的文风更深刻

世界上作家太多,每天都有大量作品问世。但真正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且具有独特性的畅销作品屈指可数。大部分的作品因为千篇一律的套路,最后在书海中沉没了。

走老路,永远都到不了新的地方。所以,在写作上,打破习惯和逻辑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你的文章有亮点,才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打破习惯和逻辑,改造自己的写作文风呢?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三种方法,分别是不记日常流水账、人物生存逻辑的变形和出现反常的事物。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方法,不记日常流水账。换句话说,写文章时,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学会围绕文章核心观点来写,让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着重写突破自我局限的独特感受。

例如,当你真正做到“说走就走的旅行”时,你可以把这段心路历程转化成文字,写出来。你可以写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行动力?在旅行中有什么有趣难忘的体验?

接着来说说第二种方法,人物生存逻辑的变形。直白地说,在叙事方法上,采用逆推的方式进行写作。写文中,你可以先写结果,然后再娓娓道出原因来。

比如,《无声告白》全篇的第一句写:“莉迪亚死了,可他们都不知道”。”之后,关于她的死,作者从各方面慢慢地向读者讲述。

再比如,《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的第一句:“圣地亚哥.纳赛尔在被杀的那天,清晨五点半,就起床了,因为主教的乘船将到来,他要前去迎候。”这里写的就是告诉人们他被杀了,然后反推他是如何被杀的。

最后,我们来讲出现反常的事物这个方法现实中99%的人们都是普通的,没有特异功能。正因为这样,在文学作品中,作者赋予一些特殊人物拥有反逻辑的能力,从而给读者带来一种不合逻辑的感觉。

举个例子,君特·格拉斯 《铁皮鼓》里奥斯卡有一种神秘的能力,那就是高分贝的尖叫。他的尖叫可以震碎所有玻璃。还有就是卡夫卡的《老光棍布鲁姆费德》中带着两个球的老光棍。作者在最后也没有解释那两个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人生本来就不一定事事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在写作的路上,我们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摒弃从众心理,采取多向思维方法。这样做,你就会学会创造性的思考,从而获得新颖独特的写作视角,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03修改,好文章的千锤百炼之路

很多人都听过这一句话:“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提高稿件质量的重要一环。作者认同这个观点,但不赞成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进行盲目的修改。原因在于一旦所写文章面临着大篇幅修改时,很容易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从而放弃继续写作。

所以,他在书里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在写一部新作品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事后的大修大改。

怎样才算做好充足的准备呢?作者说,只需要在写作前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做好写一部新文的准备。

问题一:题材是否足够独特,是否有足够的合理性?

问题二:可能涉及需要掌握的相关资料是否准备充足?

问题三:对要写作的人物和事件,是否有独特的观点或者思考角度?

如果能回答以上这三个问题,你就可以着手写一个新作品,避免后期出现推倒重写的状况。

讲完写作前的准备,我们来说说如何对自己的稿件进行修改。具体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检查文章的主题是否准确。一篇文章一个主题,我们所写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去写作。不能什么都想写,什么都想说,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这样读者才能知道你要传达的内容。

第二步:检查文章的观点是否佐证主题。观点要和文章主题紧密相连。

第三步:对文中人物行为进行细节调整,让人物行动合理化。这个修改主要针对文学作品的修改。在结构上需要注意先后逻辑,人物面临突发状况时,他的行动是否具有足够的合理性。

例如,写一个心思缜密的杀手时,你不能写他在执行任务时的行动是大大咧咧,到处留下一些杀手不该犯的低级错误。除非,他是为了诱敌深入,故意露出破绽。

第四步:检查文章的逻辑性是否清晰。修改文章时,需要注意调整文章的逻辑顺序,进行核心结构的调整,避免出现前言不搭后语,前后不连贯这样的现象。

第五步,对句子和词语进行修改。好的作家,语言一定要独特。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重复性词语或者表达方式,用近义词或者同义词进行替换。举个例子,“第一、第二、第三.......”,可以替换成“首先、其次、再次......”

修改文章是一个很折磨人的过程,需要反复推敲,认真打磨,一字一字去咬去嚼。但是,写好一部作品,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就好像我们女人出门前要化妆一样,修改,也是在给我们的文章增添色彩,提高回头率。

写作,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它也是一种特殊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劳动。为了保持思路的畅通,行文往往讲究快,意随笔转,一气呵成。因此,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打磨、去修改,让自己的文章不断进阶,才会有机会朝着写作精进的方向迈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