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超融合产业现状,新华三市场份额持续提高,已超越华为「图」

 华经情报网 2022-11-22 发布于湖南
一、超融合产业概述
超融合架构(HCI)是一种全新的针对数据中心的私有云计算解决方案。传统数据中心主要由计算、存储、网络三大底层资源构成。在传统架构中,计算、存储、网络是独立分开的,资源的扩容更像是硬件的堆积,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管理、维护、扩容难的问题。超融合则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集成在一起,通过分布式软件定义的方式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1、产业优势
超融合相较传统架构具备更加集成化的效果,以部署运维领域来看,相比传统架构虚拟化、服务器、存储、网络四层需要分别进行管理配置的复杂性和繁琐,超融合将这些集成到一个用户界面上,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实现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池化、CPU/内存/存储等资源的分配、虚拟机的创建和启动,也会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超融合部署运维优势

资料来源:CSDN,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发展历程
我国超融合发展较早,2012年9月,华为推出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9000,成为最早进军超融合市场的厂商之一。2016年1月,由联想云牵头,中国电子学会、Nutanix、华三通信、SMARTX、Maxta、深信服、华云网际、SOHO 中国、Mellanox、南大通用和文华在线等众多超融合产业链上的企业、机构共同发起的超融合产业联盟宣告成立,标准着中国超融合元年开启。随着架构升级需求推动,我国超融合产业持续扩张,目前渗透率已达20%左右。
中国超融合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超融合政策背景
政府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及有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从投融资体制、税收、产业技术、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为软件和云计算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扶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超融合作为数据中心的新型解决方案受益快速扩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超融合产业链
1、产业链
超融合产业链较为复杂,上游主要为服务器、存储芯片和交换器等硬件供应商,中游主要为纯软件供应商和软硬件结合供应商,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为新华三、华为和深信服等,下游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政府、互联网企业、电信、教育等。
超融合产业链简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应用行业
目前超融合应用已经覆盖企业级云平台、企业桌面云服务、企业容灾云平台、企业开发测试云、行业云等多种企业场景,进入了企业生产环境,并在银行、证券、交通、制造、政府、能源、零售、教育等关键行业全面突破。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行业覆盖有助于推动超融合的产品迭代和成熟,产品的进化也让超融合能够进入更多的应用场景。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超融合产品行业政务、金融和教育占比较高,分别占比21%、17%和13%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超融合产业现状
1、全球市场规模
超融合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随着技术和生态的不断成熟的,超融合的应用场景和客户群体不断拓展,从以中小企业用户应用为主,在2017年前后开始逐渐向中大型企业拓展,同时超融合架构也开始承载更多的关键业务,应用场景从服务器虚拟化、VDI、分支机构延伸到数据库、Cloud等关键业务场景。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超融合市场规模约在83.5亿美元左右,疫情影响仅同比增长4.9%左右。
资料来源:IDC,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中国市场规模
就我国超融合系统规模变动而言,随着线上会议、在线教育和电子商务和直播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快速扩张,超融合系统也受益表现为快速扩张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超融合系统市场规模为13.1亿美元左右,随着2021年整体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18.5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41%,预计随着需求增加,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3.9亿美元左右。

资料来源:IDC,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超融合竞争格局
1、市场集中度
就我国超融合存储系统市场格局而言,2013年超融合概念才首次出现国内,随着技术发展并逐步落地,早期布局企业较多,市场规模较小(2016年才12亿元左右),随着应用范围持续扩张,企业竞争持续加速,整体企业格局集中度持续走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超融合CR5达76.4%左右,对比2020年72.1%提升较高。
资料来源:IDC,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新华三2021H1财报数据显示,新华三份额从2018年到2020年分别为18.2%,21%和20.7%,不断缩小与华为距离,2021年整年数据来看,新华三市场份额占比增至21.8%,超越华为成为国内超融合产业龙头。
资料来源:公司公报,IDC,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华三经营现状
新华三作为紫光股份旗下关键企业,占比其总营收超六成,随着整体云产业需求增长,营收和利润表现为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新华三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43.5亿元和34.3亿元。其超融合产品持续目前已迭代发布了多角色超融合、智能加速超融合、全运行态超融合、双模超融合等产品系列。同时深耕行业场景,推出了行业超融合模式,应用于医疗、教育、金融、企业、交通等行业样板级项目。
资料来源:公司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超融合需求趋势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新基建”政策加速落地,云计算产业飞速发展。当前企业正在将投资从传统基础架构转向软件定义基础架构,超融合系统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载体,因此超融合下游需求迅速增加,同时随着全球和中国数据总量整体呈现指数增长,传统存储的容量和性能不具备与计算能力匹配的可扩展性,难以满足企业进行高速数据访问的需求,超融合架构等较于传统IT架构,在可扩展性方面更加灵活和快速,随着渗透率持续提升,超融合需求将持续增长。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