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年前杏林针灸名家针刺实录——视频版

 勇敢的芯2 2022-11-22 发布于湖南

一九八五年济南市卫生局录制的'泉城针刺手法荟萃',全面展现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名中医针灸专家杜德五、焦勉斋、宋炳南、张子菡、张善忱、孙献宝、李善斋、王立云、王玉池等老一辈名中医的针刺手法、诊治经验和学术成就,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是挖掘整理和传承中医药传统医术,借鉴名中医学家独特的针刺技术和经验。

近40年过去了,他们绝大多数已不在世,保留下来的这些录像片,展示了老先生们存世的风采。

四十年前杏林针灸名家针刺实录——视频版01







四十年前杏林针灸名家针刺实录——视频版03



四十年前杏林针灸名家针刺实录——视频版04

过去济南有白叔屏、杨云亭、陈文瑞诸光先生,自费筹办过针灸学社。

解放后由济南卫生局组织举办了全省首届针灸学习班,请济南针灸名家杜德五、郑毓琳、焦勉斋等执教,而后济南中医进修学校由焦勉斋、张子菡主办了针类专业班(徒弟三班)济南中医学会也先后举办了多次针灸培训班,共同培养出大批针灸人才,与此同时,焦勉斋张子菡,张善忱也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大批针灸资料。

图片

华北中医实验所合影一排:(左二)高凤桐、(左三)赵树屏、(右二)李振三、(右四)郑毓琳 二排:(左一)李志明、(右四)肖友三、(左五)孟昭威、(左六)董得懋、尚古愚 三排:(右二)郑魁山、(右三)岳美中、(右四)陈彤云

图片

图片

郑毓琳(1896~1967)字玉林,号怀璧。安国北娄村人。

郑毓琳生于中医世家。

清宣统二年(1910),继承家学,从父辈学医。

1912年拜医师曹顺德为师。

1916年又从霍洛顺(博野县南白沙村人)专习针灸。

学成后先后在安国、博野、安平、保定、北京等地行医。

郑毓琳治愈前清翰林学士蒋式芬之女痼疾,蒋以唐寅“竹林七贤图”真迹相赠,并赋诗“慈善高师法巨天,神术秘诀中指点,精微奥妙常来转,针灸取病似仙丹”书赠。

郑毓琳为人治病,从不论贫富,不争报酬,颇受世人称道。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热情支持抗战,先后为吕正操部捐银元1000元,战马10匹。

1949年,郑毓琳赴北京,在长子郑魁山开办的诊所从医,同时加入北京中药学会和中华医学会。

1954年3月被华北卫生局、华北中医试验所评为三级针灸专家,受聘于政务院医务室工作。

因其医术精湛,常为中央针灸治病,政务院秘书长齐燕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著名画家何香凝曾分别赠送他“技术独特,妙手回春”、“梅花傲雪”书、画。

曾治愈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姜博文(译音)的类风湿关节炎,颇受外国友人赞誉。

他熟读各家针灸专著,遵古而不泥古,在长期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中创出“针刺热凉补泻”、“导痰法”等针灸术和“二龙戏珠”、“喜鹊登梅”、“老驴拉磨”、“金钩钓鱼”、“金鸡啄米”、“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鼠爪刺”等针刺八法,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1954年,郑毓琳调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任第三研究室主任。他用烧山火、透天凉独特手法治疗半身不遂、痹症、胃病、眼病,取得良好效果。

郑毓琳对技术从不保守,门人颇多,有不少弟子成为国内著名教授、专家。先后出版和发表《郑毓琳医案》、《临症经验》等论文、专著10余篇(部)。其中《针刺治疗视网膜出血的初步观察》一文获1958年卫生部科研成果奖。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郑氏针法源出《内》、《难》,脱胎自“元、明”,传承于家学,郑氏针法主要创始人和奠基者郑毓琳先生是我国现代卓越针灸家之一,郑毓琳14岁随父郑老勋及舅父曹顺德习针灸,18岁再拜博野县名医霍老顺为师,秉承家学,勇于创新,集众家之长而针技日臻,成功地将内功与中国传统针法相融合,继承发扬了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用于治疗眼疾重症等疗效卓著,誉隆四海,为弘扬中医针灸学做出了贡献。

郑毓琳先生的长子郑魁山先生继承父业,在郑老先生学术思想和特色针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历经三世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郑氏针法”诊疗体系,并因其疗效卓著而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图片

文革期间郑魁山先生下放甘肃成县,但依然执着针灸并为百姓治病,因其针法精妙,治病屡收奇效,被誉为“西北针王”。

在针灸里,找穴位简单,扎针简单,最难的无疑就是手法了,所以有人说“针灸不传之秘在于手法”,相当于方剂不传的在于剂量一样,记得上学的那时候,针灸老师在大课里放了一段郑魁山(在西北神一样的存在)的操作视频,本来想拷贝的,结果老师下课以后直接就删了,又回到电脑垃圾桶里删了,现在想来,老师真是“煞费苦心”。

针灸治病,手法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的情况是走流水线或针海战术,手法基本为零,有时候为什么扎好的,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简直不要太多,郑魁山之所以在西北如此出名,至关重要的就是手法了尤其是“烧山火”、“透天凉”,去日本讲学时都是严格保密的。流传出来的普遍就是一下八法了,至于是不是精华所在,就不得而知了。


1982年筹建一肃中医学院针灸系担任系主任,开郑氏针法不外传之禁锢,广收学生,授业解惑,赴海外讲学。在甘肃中医学院20余年的医、教、研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传承弟子、研究生和千余名国内外针灸实习医生,使郑氏针法在甘肃乃至国内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


图片

焦勉斋(1905~1975.12)。出身于世医之家,其父焦相芝曾是当地有名的针灸医生。18岁即独立应诊。建国初在济南创办焦氏诊所。1954年,加入济南市中医诊所(今济南市中医院前身)。后任济南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著有《针术手法》。

针刺手法是针灸取效的重要手段,学习针灸必须学好针刺手法。已故山东省著名针灸学家焦勉斋先生对针刺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会,先生的《针术手法》一书至今已发行整整半个世纪了,虽仅有41页,可这是先生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兹将其针刺手法撮要介绍如下。


1 重视运掌练气并认为这是针刺手法的基础
先生从18岁即开始练习运掌练气,并独创“沉、浮、偏、侧、伸、屈、旋、”运掌八法,深刻体会到运掌练气不仅可以保障身体健康,而且更可显著增强指掌运动力量,从而在操作手法时使指掌力量坚强充实,患者针下诸经的寒热等感觉显著,从而充分发挥针刺的治疗效果。在篇末先生特别指出练习运掌练气的注意事项,颇体察学者身体。


2 着重介绍了“进针不痛,出针不觉”的方法


先生未进针时,先行压按,这与一般书中所载进针方法有异。先生的进针方法,患者乐于接受,感觉不到分毫痛苦,尤其适宜于神经敏感之人。
进针时分3个阶段:


①针刺之前。此时左手重在压按(揉捻爪捏),谨遵《难经》“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弩之,抓而下之”的原则,用左手中指末梢在刺激部位重按压迫,摇撼表皮肌肉,用力向下抓捏1~2min,以患者感到刺激部位周围麻木重胀为度。


②穿皮。先以右手持针,拇指及食指第一指节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针体不动,用左手中、食二指在穴位周围用力叩击搔刮并询问患者痛否?患者答复一点不痛(此时针未刺入当然不痛,这是使患者在大脑皮层建立无痛兴奋灶的好方法),这时患者精神渐趋和缓松适,穿皮没有丝毫困难。此时左手仍然叩击搔刮不断,右手同时迅速灵敏地轻微捻转针柄,将针尖穿过表皮,患者仍然没有痛苦的感觉。笔者认为之所以“进针不痛”,一是由于用左手叩击搔刮的时候,右手将针刺入表皮,患者大脑皮质呈现麻痒的感觉,针刺的痛感就减弱或消失了。二是穿皮阶段是进针的最重要一环,因为针尖穿透表皮时,首先接触针的刺激是受纳器。巴氏学说认为:“受体是接受内外一切刺激的最前哨的器官。”只要受纳器遭到针刺没有痛觉,其传入神经达不到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无法建立针刺痛的兴奋灶了。三是穿皮时左右两手的动作需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平紊必须熟练才有得心应手之妙。要使左手叩刮的麻胀感觉超过右手捻针穿皮的活动力量,才能使患者只有穴位周围的麻木与痒感,而不知针刺穿皮痛在何处了。


③捻转进针。针尖穿皮之后,两手动作仍然不停,右手迅速捻转针柄将针向下深刺,使针体达到组织肌肉部分。出针之时,先要捻转针体,感觉针下空松已无沉紧之象时,方可上提。先生立补法出针术、泻法出针术和滞针出针术3法,并破解了《内经》“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两种解释。《灵枢小针解》篇“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是指进出针的区别,也就是疾徐补泻法。而《素问针解》篇“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则指出针时与出针后揉按孔穴的手法,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开合补泻法”。书中毫不吝啬地介绍了自己补泻完毕出针的手法,即右手捻转针柄,而用左手夹住针体。并解释说,向下按压,使针穴肌肉下陷,则针体容易上提。


3 纠正了“气至而有效”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测验补泻中机的方法
笔者一直以来就认为“气至而有效”,一般气至之后,就不再继续施用手法,而只是留针了。先生明确提出针下气至是使用手法的一个时机,而气至绝不代表补泻。并举足三里治疗实证胃痛为例,进针后用捻转或刮针手法,针下感传力已达足跗上或适至中次趾趾端,这是针下已经有了气至的现象。这时即用泻法加重酸、麻、胀、重感,是循经络路线下行至足趾,并不断施用此法,最后患者感到膝下至足的胀重消失了,而另有酸木的感觉,且针下已由沉紧而转松弛,患者的症状即可消失。证明气至后而用泻法已经达到《内经》所说的“刺实者须其虚”的要求,这时方可停止泻法而出针。如针时针下有酸麻胀重感,而不继用泻的手法,认为气已经到了就出针,则针的疗效作用就不能显著。总之针下候气为第一要点,气至而施用补泻为第二要点,补泻中机而出针为第三要点。


这3个要点,是针刺治疗中最主要的问题。先生经验,刮针补泻法的循经感传力量非常明显,患者无丝毫痛苦,且有舒适感觉,而其功效则不亚于捻转。


书中“运掌练气练指力法”一文,倡导左右手同时锻炼。同时锻炼双手可使两侧上肢活动力量平衡,在“补泻双手捻刮补泻法”中提到了某些情况下如同名穴位,同经不同名穴位及胸腹部经穴,双手施术较单手施术效果好。这确实是先生的经验之谈。



“测验补泻中机”篇中辨别针下之气,如《内经》所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邪去正复,谷气已至,感觉针下空适,捻转提按通畅,这是补泻已经中机的征象。文中说:“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知谷至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留针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补泻大要,就是泻其有余而补其不足。实热病证,用泻法至适当时机,则针下空松而有寒凉的感觉;虚寒病证,则觉针下舒适,并有热的感觉。还指出针下寒热与所选腧穴有关。



4“烧山火”与“透天凉”的独到经验
《针术手法》一书首先对午前与午后、男性与女性补泻不同提出了异议。更为可贵的是,先生总结了自己30余年的经验,如深吸气胸腹觉有凉感,深呼气胸腹觉有热感,将施术者自己的呼吸与提插手法相互配合应用于临床,改进了杨氏和《明堂》中以病人呼吸作为补泻参照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深呼气时插针能使热,深吸气时提针能使寒,并使针下之寒热循经络而到达相应区域。证之临床,确有效验。阅读此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先生的博大胸怀。先生对手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未丝毫排斥和贬低旁人,并且大力提倡相互研究和学习。这在现在也是颇有借鉴意义的。

来源:《國醫論壇》2010年3月第25卷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