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呵呵

 ZhuKe 2022-11-22 发布于云南

呵呵

累得要死,本不想写字了,好几天没动过新写的小说,但喜欢写字的人,总会找到各种理由去写几行。

就像喜欢一个姑娘,总会想方设法要到对方的微信。

终于搞清楚好端端的大理为什么要突然修起路来,除了改造和洱海保护相关的路段之外还有一些也在简单的修,简单的修就是把原来好好的水泥路全部施工铺成柏油路。大理为了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但在报审一关上柏油路面积不够,所以我每天下班要堵在路上一个小时,每天下班都能看见两辆车公然在大街上亲热。

不过自从铺得七七八八不堵车之后,倒觉得身心舒畅,以前的水泥路不见了就不见了吧,新的总比旧的好。

我想到一句话,从研究维新变法时候就想到了的:失败了说是试点,成功了就叫样本。

最近我也在准备去搞一个泰妆商业试点,成功了就赚钱,失败了就去打工还债。

时不时回学校收拾一下铺子,闲的时候在旁边学妹的店聊聊天,学妹招了一个更小的学妹看店,是我们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整天被三百篇折磨得暑假都过不好。她每天最纠结的事是日记要怎么写(应该就是后面所说的写自己的三百篇),没有话题,最后只好写上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到店里上班几点吃饭打的是什么菜吃的如何等等。

三百篇我记得是一百篇名著读后感,一百篇古诗词背诵默写,一百篇自己写的东西。大体是这样,出了校门后记性不大好。文学院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上交评选,评上的人有一定奖金,但数目也就够吃顿饭。文学院想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和中文水平,依我看什么都达不到,这样下去,一百年文学院也出不了一个人才。

我在的时候本就没什么人才,我出了校门后文学院更是没有人才,再这样培养,除了大雾什么也看不见。

至于院领导,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脑肿,我不怕别人认为我欺师灭祖,很多东西是看水平说话的,写东西就看文章,文章水平就摆在那,没有办法遮掩,多大的官和多大的头衔也掩盖不了文章水平的差,就像胸小的姑娘脱了衣服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小胸,幸好我不曾成为他的学生,不然也算毁了我的臭牛逼。

我突然想起法兰西骑士勋章授予者亚丁先生写的《高粱红了》,一四年曾来过我校演讲,我一个人站起来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么看高行健的作品配不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准?亚丁先生笑了,他和高行健是好朋友,说了一堆趣事,最后的回答还是让我失望,他避开了重点,还是说回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问题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不乐意,包括我在内。他后来走的时候介绍自己的书《高粱红了》,我特地买了一本,后来发现是浪费了我父母的钱,不否认他对中法翻译做出的贡献,但看这本书,说实话按中文水平来看,也是该烧的书,要我打分也就一分。

法国觉得这本书好,是因为他们没来过中国,对中国写的什么都感兴趣,同时也没看过莫言和苏童,要是看了,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学了。

水平是永远抹杀不掉永远掩盖不掉的。

我希望未来文学院的孩子们也没有被掩盖掉没有在三百篇的折磨和囚笼中泯然众人交交作业。

说回来,所有上大学的孩子,无论有没有学到知识,只要没有丢失纯朴就够了。

教育的失败,就是丧失了纯朴。

纯朴不是非得跟钱扯上关系,纯朴就是纯朴,不用多解释,也不用穿凿附会说到钱上,很多人都会想到钱上,这也是大众手里出乎意料的平庸众力,如果一个知识分子连钱都没有,做什么知识。特别在现在这个社会,反而被人看不起。

纯朴在混社会的时候远比知识有用得多,知识可以学到,纯朴是学不来的。

大理,大雨,从早到晚,一雨成冬。

我裹紧外套从下关回来的时候看上去有一种错觉,今天的苍山好矮,几乎不见了一半。

我在公交车上读书,上班的时候每天来回读四个小时,不上班的时候每天读八个小时,这样有个缺陷,再这样下去我会有严重的脊椎病,每天我都能感受到一阵酸痛。

调节的时候就观察车上的人,当然绝大部分情况是观察车上的美女。常常是女者众多,美女甚少。

唯一看到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姑娘:左手拎着一个粉色的包,手上戴一个白翠的玉环,右手上是黑色的发带。穿着短裙,涂着淡淡的口红,眼神从不闪躲,白皙的皮肤能看见细细的青筋,你若问我美好的事,美好的事就是柔软的肩头露出细细的吊带来。脸部娇小,五官精致,很有气质。

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喜欢的姑娘,绝不会傻到在冬天穿个短裙出门。

后来又和我坐了同一班公交,朝九晚五,也是和我一样奔波上班的人。

每一天下班我都会想着能不能看到她,虽然不喜欢,但看看还是可以的,也能写进我的小说里。如此一来竟见到五六次,按佛理来说算很有缘的了,我觉得命和运在我的生命里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一向不信命,但一向又信命,我所理解的命就是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修养。

你可以买保险,但你逃不过命运。

我坐不同时间不同班次的公交,但还是会遇见她。

因为上下班地点和时间的原因,平时吃饭在工会和校门口,周末吃饭我经常跑到古城,博爱路,人民路,洋人街,洋人街有一家快餐店是我见过换价格最快的店,价格印在招牌上,初看是13,等第二天看就改成16了,幸好往后没有递增,但已经是那片吃快餐最贵的地方了,我想起蒋介石政府发行金圆劵的时候,有些人进店逛一圈,出门价格就变了。

红龙井的夜夜笙歌还是每天晚上按时传到屋里,有点奇怪,出了屋门就听不见,进了屋门声音就一直在吵,我们研究了一久到现在都不确定是不是红龙井传来的了,像是声音版的海市蜃楼。我研究的结果是,这是房子的问题,这个房子像一个巨大的吉他的音箱,声音从远处扩散,到这就集聚起来一同绽放。我还有个想法是这声音很可能是从苍山上传下来的,但无所谓,只要雨点不大还是如常睡觉。以前是很多人凑钱买个录音机听,现在到处有广播音乐传来,不胜其烦。

最后,来个勇于自恋的朱柯格言,供大家刻在心里。

要活得跟别人不一样。

首先,你要看到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事物,然后去看到大部分人都看不到的事物,最后看到只有自己才能看到的事物。

还是不想取名字。

姑且我以后的杂文就写成三部曲形式,哈哈呵呵嘿嘿三部曲。

不过突然想到一个名字:闪闪的牛逼。

冒着雨,出门吃饭。

END>>>

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