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和钱不一样

 訫已 2022-11-22 发布于陕西

写过一篇个人物资储备的底线思维,今天再来写一篇非常时期个人家庭金融注意要点。

这里的非常时期,当指平日里订立合同时看似摆设一样的免责条款,比如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等致使社会秩序被破坏的情形,长久以来都认为这辈子不可能出现的事件。

当然我们期望今生今世不要遇见才好,可是有些问题,事前了解透彻,临危之际方能做出迅速正确的抉择。

非常时期,个人金融要如何守住底线,保住流动性是第一位的。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你手里时刻要有可动用的硬通货。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用不了信用卡和电子支付的情形?比如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系统被毁、资金冻结等等。

底线思维,就是要考虑在危机时刻支付的可用性。这个时候,现钞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这又会引出另一个问题,除了可用性以外,现钞、电子钱包、银行账户,它们所代表的钱都一样吗?

这就不得不提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俄乌冲突发生后,西方世界对俄制裁中包括这么一条:对俄禁运欧元美元现钞;二是卢布发生严重贬值,可是自普京宣布天然气出口以卢布结算以来,卢布汇率已经超越军事行动之前的水平。

这里反映两点:一是账户资金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可靠,哪怕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央行,说没收就没收;现钞价值高于账上资金,而实物资源是货币信用最可靠的保障。

国家如此,以大及小,个人金融,道理相同。为何?

没钱了

我们就来看看,现钞,账户存款,第三方支付电子钱包,它们中钱的真正由来,你就会明白,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都叫做钱。

  • 首先,现钞何来?它唯一来源是央行,央行不能随便印钞,要么以黄金(包括它实物资源,外汇本质也是他国发行的资产抵押凭证),要么以一国的税收为抵押(比如国债)。作为个人,你是没有资格在央行开户获得央行存入第一手货币的,但是你手中的每一张钞票,确是真真切切央行发行出来的-准备金,这一高能货币,有说可以30倍杠杆撬动银行后续的货币创造。
  • 那么现金作用几何?我说仅仅是为了备付取现之用。根据测算,银行系统整体来看,我不太确定有说法只要全部存款的3%左右,就能应付日常取现之需要,因为大部分贷款的使用,也是在银行账户体系内划来划去。这样你就会明白,现代银行为什么怕挤兑,因为它的资产与准备金(备付金)天生不相匹配,要不是国家监管机构通过设立各种风险管控指标,银行可以无限创造账户货币。
  • 所谓银行账户中的存款,皆来自银行信贷。在《流动性的源头》一文中,我阐述过银行创造货币,并不需要先有存款,而是通过在会计分录资产项下新增一项贷款,同时在负债端存款项下凭空就创造出一笔相同金额的数字,至此,银行创造货币过程已经完成。其中无论银行自有资金还是客户的钱,皆未参与这个过程,有银行业会计分录为证,无可辩驳。
  • 这样,你会明白,账户中的数字虽然也叫钱,可是到了非常时期,与现钞比起来,往往区别就显露出来了,这背后是有着深刻本质不同的。钱存在银行安不安全呢?我们都知道一家银行对储户最高保障为50万,这是国家信用担保的,但你要知道这是对银行存款(活期、定期以及其它存款)说的,绝大部分理财都不保本,理论上亏到零也是合法的。
  • 那么第三方支付(类似支付宝、微信零钱)电子钱包,又是什么呢?存在这些虚拟账户中的钱,性质其实是一种客户备付金,它们不属于第三方支付公司,而是客户临时暂存,是没有利息的。支付公司拿到这个钱,是要集中缴存央行的,有一点微薄利息归支付公司所有。既然全部缴存央行,为的是防止挪用占用,应该比较安全吧,不要忘记,支付公司只在央行开设一个集中缴存账户,缴存的也是一个平均日常备付金总额,具体你是多少钱,央行那里是没有明细的。
  • 顺便,电子钱包一般都会附带一个XX宝的,那其实是一个基金,多为货币基金,当然是有利息的,货币基金虽然是最安全的基金,但不要忘记它也不承诺保本。
  • 再顺便加密货币,跨境支付具有独特优势,必要时刻总比没有强。但我个人以为,同样的代码,你可以搭建创造几乎无限种加密币,所谓稀缺者从何而来?而且,所谓的分散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却是中心架构,对于它的保值性,我没有把握。

说了这么多,可见,非常时期可用性最高的,还属本外币现钞。

而对于个人家庭来说,俄罗斯的例子清楚告诉我们,实物资产最是“狠”,金银算一个,缺点是真伪难辨,难以分割,不便用来即时交易,但由于价值昂贵,可作为财富储藏手段,以抵货币贬值,可做个人金融的兜底支撑,其它具有类似属性的实物也可以替代。

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以自给自足能力为划分标准的年代,有些国家要维持霸权,有些国家不得不抗争。很多事情不是以个体意志为转移,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应对。账上数字只有在正常平日里,在社会良好秩序下,你账上的钱才是你的钱。可是无论个人再怎么准备,抵抗风险的能力终归有限,最重要的是要支持国家任何一项英明决策,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共同抵御风险,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当然还有一种财富,就是股票和房产。你要记住,只要人类不会灭亡,这些资产再怎么跌总有回来的一天。看淡一点反而能进退自如,人在就好身体健康,未来一切还会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