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足太阳膀胱经

 壹团和气养形神 2022-11-22 发布于湖北

       《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为黑肠。诸书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无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有小窍注泄。皆非也。惟有下窍以出溺,上皆由泌别渗入膀胱,其所以入也、出也,由于气之施也。在上之气不施,则往入大肠而为泄;在下之气不施,则急胀涩涩,苦不出而为淋。

       壬水之腑,脉居左寸是。膀胱实则脉实,病胞转不得小便,苦烦满难于俯仰,药用寒凉通利窍,石膏栀子蜜同煎。虚则脉虚,肠痛引腰难屈伸,脚筋紧急耳重听,补磁石五味黄芪,配苓术石英杜仲。大腑热蒸肠内涩,木通生地黄芩;小便不利茎中疼,葶苈茯苓通草。肾大如斗,青皮荔核小茴香;胞转如塞,葵子滑石寒水石。冷热熨可利便难,屈伸导能和腰痛。风热相乘囊肿,服三白而立消;虫蚁吹着阴脬敷蝉蜕而即散。羌活藁本行于上,黄柏法制走于下。补用橘核益智仁,泻须滑石车前子。加茴香乌药能温,添黄柏生地清凉也。

       《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①,上额②,交巅③。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④(角,原文作 '循’,误)。其直者,从巅入络脑⑤,还出别下项⑥,循肩膊内⑦,夹脊⑦,抵腰中⑧,入循膂络肾属膀胱⑧。其支者⑨,从腰中下夹脊⑨,贯臀⑨入腘中⑩。其支者⑪,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⑫,夹脊内⑬,过髀枢⑭,循髀外(髀外之下,原有 '从’字,衍。删)后廉⑮,下合腘中⑯,以下贯腨内⑰,出外踝之后⑱,循京骨⑲,至小指外侧,出其端⑳(出其端,三字原阙,宜补之,乃与其他各经同律)。”(经脉循行、腧穴见下图)



穴位名解

1、睛  明*

       本穴在目内眦,红肉际。近于睛,能治风热目疾,以复其明,故曰“睛明”。本穴为督脉,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六脉之会故治一切目疾。对郁热之症最宜,如暴赤肿痛、眦痒、翳、障,诸目疾俱效。

2、攒  竹*

       眉,犹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喻如新篁攒生,本穴犹竹叶之蒂柄,故名“攒竹”。治瘛疭及戴眼、头目风热诸疾。六十年前,余见小儿天吊。一韩姓老医以毫针刺攒竹及眉上,左右共六穴。稍微捻转,其睛立正。病家叹为神奇。但病已垂危,其睛虽正,而终归死亡。此症乃疹后津液枯竭症也。

3、眉  冲

       冲,和也。取本穴时,必使患者眉目舒展,现出冲和气势。由眉心直上发际,是穴。故名“眉冲”。治痫症,及头痛鼻塞。

4、曲  差

       本穴由眉冲穴旁开稍下,距中行一寸五分。以其不平直,故名之以“曲”;又以其横列不与发际诸穴相齐,故名之以“差”(差,音池,参差不齐也)。本穴与“曲池”字音相近,“差”字之音,可以稍变,避免雷同于“曲池”也。“差”可读为“钗”,呼其名为“曲钗(差)”。治鼻衄、鼻塞、目不明、身烦热、不汗。

5、五  处

       本穴前为曲差穴,后为承光穴,两旁为上星及目窗穴,加以本穴在其正中,恰为五个穴位。其所治症,均以目病为主。其通孔窍、解郁热,则小异而大同,似有五处同功之意,而本穴居四者之中,故名为“五处”。“五”者数之中;“处”,居也,止也。本穴居中,功兼其四。主治头风热痛、目眩、脊强、癫疾。

6、承  光

       诸阳之精,汇集于目,而目乃有光明。目之神,内合于脑。《道藏》云:“脑得目之阳神而能思。”故人在思考时,多闭目内视,凝神注脑,俾得目神之汇聚。故名本穴为“承光”。又以其能通窍安神,可治青盲、目翳,在功效上亦有“承光”之意也。

7、通  天

       人之全体,以头为天。在躯干,则以胸廓为天。本穴主要功能在于通彻上窍,故其主治头项痛、鼻塞、口、衄血、头重、耳鸣、狂走,以及瘛疭、恍惚、目盲、青光、内障等上窍不灵之症。《针灸大成·百症赋》云:“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鼻司呼吸,亦通天也。故名“通天”。

8、络  郄

       “郄”,音隙,同“郤”。从“郄?”,从“邑”。义孔隙也,骨肉之交也。《庄子》曰:“批大郤,导大窍。”盖谓通达至上之隙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抵顶,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会穴,即所谓“上额交巅”也。凡脉之横过者为“络”,隙之大者为“郄”。本穴在经络为横行,在孔窍为大隙,故名“络郄”。或抄写为“络郤”也。又古本有误“郤”为“卻 (音为却)”者,不可从。(总由阝、卩之差也。此字须考 《正韵》乃确)窃考针灸之道,荒芜已久,音讹字误,不知凡几。欲纠斯偏,首要正误。但中医文献之误,何只针灸为然。《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莫不如是。每念及此,感慨丛生,常思有以校正之。奈年矢每催,岁不我与。空作玄想耳。试观《金匮》首章,仲景以俞穴、募穴区别人身前后,故曰“风中于俞,寒中于募”(俞穴在背脊,募穴在胸腹也),而后世抄传,竟误“俞”为“前”,误“募”为“暮”(古写“俞”似“前”,“募”似“暮”,故致误),而注者又依“前”“暮”随文牵就立注,岂不谬之益谬乎?《金匮》原文:“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俞,寒中于募。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 (此句下,似有漏句),极寒伤经,极热伤络。”索其大意,清浊、上下、浮急、表里、湿邪雾邪、关节肉腠、寒极热极、伤经伤络,全是对偶文字,独“食伤脾胃”无偶句相配,故疑此下有漏句。又“前”与“暮”二字不相配,故疑其为误也。所云风寒俞募,即表示邪中人身前后,且对照下文伤经伤络也。原文本自明白,只是后世抄写传讹,误“俞”为“前”,误“募”为“暮”也,以致讲解不通。若复其原文之正,作“风中于俞,寒中于募”,则讲者听者,简捷明顺矣。此言有似节外之枝,但因“俞”“募”二字,有关针灸,故不觉言长。(“食伤脾胃”之下,似应补“劳伤筋骨”乃宜)

9、玉  枕

       玉,坚也;又贵称也。脑,为人体至贵。本穴在枕骨坚节之旁,为人寝息着枕之处。故名“玉枕”。治头眩与耳目之疾,及有关头上诸疾也。

10、天  柱*

       人体以头为天,颈项为其支柱。穴在颈上,故名“天柱”。凡患颈项痛委,不能支持头脑者,谓为天柱骨折,绝症也。小儿有患之者,刺此穴或能得救。《针灸大成》云:“治头风、目眩、鼻塞、项强诸病。”以穴位之所在也。但未言项委。项委之症少见,医者应留意。余意天柱骨折即项委也。

11、大  杼*(八会穴之骨会穴)

       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杼篦。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也。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称为“大杼”。又以风府穴傍近诸穴,其治多关于风。按针灸穴位命名当在 《内经》成书以前。故有疑《内经》之书,出自战国杂家之手,追述先圣轩岐之遗事也。

12、风  门*

       本穴与督脉之陶道穴相近,“陶道”喻其旋转也。凡物体旋转,则必生风。风生则大气清凉,正合本穴能治诸般热证之义。本穴内应肺体,为气息出纳之道路。故名“风门”。如旧式风匣前后有风门也。养生家称之为槖籥。观此穴大意,治气管病,当能有效。

13、肺  俞*

       本穴能通彻肺气,故名“肺俞”。“俞”为“腧”之简,“腧”为“输”之化。以下诸俞穴,俱同此意。本穴主治肺风、肺痿、咳喘、上气、五痨、骨蒸,诸关肺脏之病。

14、厥阴俞

       本穴即手厥阴经心包络之俞也。穴在肺俞穴之下,心俞穴之上,内应心之包络。心包络属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即内景膏肓之间也。主治呕逆、心烦,即有关心包之病。详见后文“膏肓俞”。

15、心  俞*

       本穴与督脉之神道穴平。心藏神也。本穴为心脏之俞,故名“心俞”。其所治症为有关心脏及其近旁诸病,以及食道、气道诸病。如心风、偏瘫、狂癫、神乱、胸闷、吐衄、目[插图][插图]、健忘等症。

16、督  俞

       本穴即督脉之俞也。能治腰脊、骨髓,及头脑诸病之有关于督者,故名“督俞”。按诸阳经以督为纲,诸阳经之病,皆涉及督脉。他如寒热、心痛、腹鸣、气逆诸病,有关于阳者,均可酌取。

17、膈  俞*(八会穴之血会穴)

       本穴内应横膈膜,而为之俞,故名“膈俞”。治膈肌有病,如格忒心跳之类。因动脉血管贯膈下行,静脉血管贯膈上行,全部膈肌与血液循环大有关系,故本穴又为血之会穴,而治吐衄、血晕诸病。又以食道下行,亦由膈肌穿过,故治胃脘痛、反胃、食不下、脉胀、肢肿、积气、周痹,诸有关膈肌、食道、气道之症。以及便血、肠痈、脏毒等症,凡属有关血瘀者,均可取此。因血之会穴,乃膈俞也。瘀者多凝,得热可散,故宜多灸。

18、肝  俞*

       肝在膈下。本穴内应肝脏而为之俞,故名“肝俞”。其治在肝。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

19、胆  俞*

       胆附于肝,本穴内应于胆,而为之俞,故名“胆俞”。其所治症,多同于肝俞穴。兼取阳纲穴,可治目黄;兼取膈俞穴,可治劳噎,但俱以胆俞穴为主。其他各症,如头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肿胀、口苦、舌咽干痛、呕吐、骨蒸、食不下、诸疸等等,均可治之。

20、脾  俞*

       本穴与脾相应,而为之俞,故名“脾俞”。治胀满、吐逆、痃癖、积聚、痎疟、黄疸、食不化、羸瘦、泄痢等症。凡关于脾病者,以本穴治之,兼取膀胱俞穴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愈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水不化气则多湿,多湿故不消食。两穴并用,有助渗湿也。譬如用药,君白术,须佐以茯苓也。

21、胃  俞*

       本穴与胃相应,而为之俞,故名“胃俞”。治胃寒、吐逆、胀满、肠鸣、腹痛、霍乱转筋、小儿羸瘦、下痢脱肛,兼取魂门穴治胃冷食不化。统治胃病之虚寒者,宜用灸。本穴司胃之运输,治重症兼取胃经以佐之。若痛在胃府,则宜酌取三脘矣。

22、三焦俞*

       本穴与人体上中下各部脂膜相应,而为之俞,故名“三焦俞”。治胀满、隔塞不通、呕逆、饮食不化、肩背急、腰脊强、少腹坚硬、注泻下痢、目眩、头痛、妇人癥聚。凡病之有关脂膜者,俱应取此,以舒三焦郁滞之气。余于三焦,另有别论:以为横膈以上者,包括头脑、胸腔、心肺及上肢诸膜为上焦;横膈以下者,包括腹腔、胱肾及下肢诸膜为下焦;由口至肛,旁连肝胆脾胰各器为中焦。各有部属系统,非横断三截也。若以横断三截论之,则大肠应属下焦,食道应属上焦。若以治上焦法治食道,以治下焦法治大肠,则必不效;必以治中焦气化法治食道大肠乃效,此可证也。

23、肾  俞*

       本穴与肾脏相应,而为之俞,故名“肾俞”。凡病之涉及肾者,如虚劳、羸瘦、腰痛、梦遗、胸胁胀满、耳聋、目黄、溺血、浊淫,以及女子带下、月经等症,均可取此。若此等病之不关于肾者,无须取此,又当别论也。

24、气海俞*

       气海,在脐下纳气之处,上合于肺,与后天呼吸之气息息相关。本穴与气海相应,而为之俞,故名“气海俞”。俗云“男子以气为主”,因男子腹呼吸,依气海处主持吐纳,故本穴所治各症,多与任脉之气海穴略同。又治症多合于肾俞穴、命门穴,以其有助于肾之纳气也。郁者舒之,虚者补之。

25、大肠俞*

       本穴与大肠相应,而为之俞。治肠鸣、泻痢、绕脐切痛、腰痛、腹胀、食不化、大小便难。凡诸症之有关于大肠者,皆可取此以舒之。故名“大肠俞”。凡取用大肠俞、小肠俞以治症者,可与足阳明之太乙门穴互参。按本穴即为大肠之俞,其于大肠之器,定有感通。至如阳明腑证,大肠有燥粪,甚则狂躁神乱,治法取本穴及督脉之阳关穴泻之。揆之医理,取阳关者,泻督脉也;刺本穴者,泻大肠也。若究之病理,大肠热邪所以上升头脑者,应有导至而然也,其或本穴与阳关穴之间有微细横络,可以通督上脑也。据此观点,再再揆之,则本经背部诸俞穴,俱可横通督脉。若于采用本经背部俞穴时,兼取两俞穴中间之督脉穴位,则疗效或能更强。余又常闻,某针医惯用背部俞穴,取效脏腑诸疾,其或先得此意矣。余又反复思之。此法须患者症重,干及神志,乃可行之;不然小题大作,过犹不及矣,可行之捏脊疗法。附记捏脊疗法:捏小儿督脉皮肉,而提拔之。由项至尻,循序排下捏之一二次为度。次日再捏之。此法,患者传云,有炸油条人执行此术治小儿甚效,常于市集就面筿上捏之,不索费,不保密。又云其师为一僧人,以此术行道化缘。噫!此中医界之无名英雄也。

26、关元俞*

       本穴与任脉关元穴相应,而为之俞,故名“关元俞”。凡病之关于元气者,如男子阳痿、遗泄,女子癥瘕、白带,便难、泻痢、虚胀等症,皆可取之。凡穴之所谓俞者,犹运输也,输入输出,即补泻也。

27、小肠俞*

       本穴与小肠相应,而为之俞,故名“小肠俞”。治三焦、膀胱津少,淋漓遗尿、小腹胀满、心烦、血痢、五痔、淋浊、带下,凡病之有关小肠者,皆可取此。按小肠外围为水,与三焦、膀胱均有连系,故本穴所应之症,常有选取三焦、膀胱两经之穴协助取效者。

28、膀胱俞*

       本穴与膀胱相应,而为之俞,故名“膀胱俞”。治小便赤涩、遗尿、泄痢,腰、脊、腹痛,女子癥瘕。凡病之有关膀胱者,皆可取此。

29、中膂俞

       膂,傍脊肉也,俗名膂脊。本穴当人体全长之折中,故名之以“中”;内应脊膂之肉,故名之以“膂”,因名“中膂俞”。肾隐藏于膂肉之内,故本穴治肾虚消渴、腰脊强痛、肠鸣而泄、赤白痢,以及肾病之连及胁腹者,均可取之。以其有关于膂,而兼通于肾,由肾而溯及小肠也。小肠外围为水,水有关于肾,故能通之。

30、白环俞

       白者,洁也;环者,旋也。凡此等穴位,均出于养生静坐,有得于心,乃名之也。古人张紫阳谓:“心下,肾上,脾左,肝右,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其连如环,其白如棉,方圆径寸,包裹周身之精粹,此即玉环也。”其处与脐相应,为人命脉之根蒂。本穴虽与白环不正对,而气机相通,正应其处。因名为“白环俞”,又名“玉房俞”。揣“房”字之义,当为男子之精室,女子之胞宫也。本穴作用,可以想见,当不止方书所载也。凡诸养生之道,均须清心寡欲,以求神志湛然,则身心得以静养,而可却病延年。非枯坐偷闲己也。所谓心下,肾上,脾左,肝右者,即心居其下,肾居其上,脾居其左,肝居其右也。此之所谓心者,非膈上肺下之排血器,乃七节之旁所有之小心也。故又曰: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如此者,上下左右前后六合之内指定不移矣。但非静中有得不能知也。所谓密户者,养生家藏精处也。所谓精者,不仅有形之精液,凡诸神志意识,皆是精华,均宜严守密藏也。马融 《广成颂》曰:“纳僬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环。”即人身最贵最密处也。“僬侥”喻体之最小,“王母”喻体之受生处也。

31、上  髎

       荐骨左右八孔,排序次第曰上、次、中、下,名曰“八髎”。本穴居上,故名“上髎”。与关元俞穴相邻,治症同于关元俞穴。

32、次  髎*

       本穴居次,故名“次髎”。相邻小肠俞穴,故其治症与小肠俞穴同。

33、中  髎

       本穴居第三,而强名之为“中髎”。相邻膀胱俞穴,故其治症同膀胱俞穴。

34、下  髎

       本穴居下,故名“下髎”。与中膂俞穴相邻,故其治症同于中膂俞穴。玩八髎穴位之形成,由于荐骨五节粘连,得出四个空隙,痕迹显然。意其精气定有横通也。余又以为中膂俞、白环俞两穴,及上、次、中、下四髎穴,左右各六穴,共十二穴,应属督经统系,以其接近督脉,其应症疗效亦同于督经也。有同余意者,可继续研讨之。

35、会  阳

       “会阳”者,阳经之会穴也。为左右足太阳经线与督脉之会,故名“会阳”。与任脉之“会阴”意同。摩搓荐骨诸穴,腹腔立可生热。点刺此穴,可治小儿泻痢。以其可补诸阳之虚,故以治阴湿之病。能愈肠癖、下血及久痔诸病。光复之次年,余在佳木斯自设诊所。一农妇抱病儿求治。云:只是泻肚。其儿闭目,瘦极,哭无声,已无生望。勉为取会阳穴左右各浅刺一针,其儿咧嘴知疼,哭仍无声。余忙赴开会,意在应付,不收费,促其速去,不意其竟以治愈也。后多日,该妇另携一儿来,求治别病,余已不相识矣。彼诉往事,且出农产物豆荚之类相谢。余问前之患儿,彼指云:就是这个。余因想医之为业,志在救人,苟有一线生机,即可予治,俾求幸生也。

36、附  分

       本经之气,由大杼穴分布旁枝,傍于本经之外,与本经分道并列,直下偕行。(观下文穴名,名义自明)故名“附分”,虽分而附也。治肩背拘急、肘臂不仁、颈项痛、不得回顾,及诸局部之病。此支线与其直行之线诸穴,名义略同。其治症亦与其直行者诸穴略同。

37、魄  户

       本穴与肺俞穴平,肺藏魄也,故名“魄户”。即附之于肺,而分道下行者也。治虚劳、肺痿、喘满、呕逆,及肩膊胸背相连而痛之病。

38、膏肓俞*

       本穴平于厥阴俞穴。厥阴俞即心包络之俞也,即人身内景心肺之间也。《春秋》晋景公病,请医缓诊治。景公夜梦二竖子议避医缓之治,逃避于膏肓之间处也。本穴外景,上有肺之魄户,下有心之神堂,本穴居二者之间。即医缓所谓“肓”之上,“膏”之下也。故名“膏肓俞”。本穴治症颇多,以治虚损、梦遗、上气、咳逆、痰火、健忘为主。治其他病,可配应症穴为辅。有某针医,以三稜针啄刺此穴放血拔火罐,治多种病,颇效。若配以各病适应之穴,其不疗效更高乎!?

39、神  堂

       本穴与“心俞”穴平。心藏神也,因名“神堂”。治腰脊强痛、时恶寒、胸腹满逆、有时噎等症。按心生血者,乃心之脏器也。心藏神者,乃神识灵明之大脑也。脑为全身之中心,故亦曰心。而功用则有所不同矣。其所益阳抑阴则一也。

40、“譩譆”

       《素问·骨空论》云:“大风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夹脊旁三寸所,压之令病人呼譩譆,譩譆应手。”盖因此而得名也。“譩譩”,通“噫”,伤恨声。“譆譆”,通“嘻”,悲恨声。治大热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久不愈,及胸腹闷胀、肩背胁肋痛、鼻衄等症。本穴平督俞穴。

41、膈  关

       本穴内应膈肌,与膈俞穴平,为胸腹交关之隔界,因名“膈关”。以其有关于膈也,故能治呕逆、格忒。按膈肌升降动力,根于下焦水火。水火交而生动元气,元气为人身动力之源,元气足,所以促动膈肌升降。故治症同于膈俞穴。

42、魂  门

       本穴平于肝俞穴。肝藏魂,因名“魂门”。玩以上各穴,曰户、曰堂,曰关、曰门,即出入开阖之意也。本穴治肾连心痛、腹中雷鸣、大便不节、食不下、小便赤。

43、阳  纲

       本穴与胆俞穴平。胆为中正之官,中正为阳道之纲纪,因名“阳纲”。治身热消渴、食不下、小便涩、肠鸣、目黄等症。

44、意  舍

       本穴与脾俞穴平。脾藏意也,因名“意舍”。治腹胀、背痛、大便泄、小便黄、呕吐、恶风寒、食不下等症,以其有关于脾也。

45、胃  仓

       本穴与胃俞穴平。胃为仓廪之官,故名“胃仓”。治腹满、水肿、食不下、背痛、恶寒、难俯仰诸症。但以胃病为主。

46、肓  门

       本穴平三焦俞穴,连及内府脂膜。又本穴上有膏肓俞穴,下有胞肓俞穴,本穴居二者之间。又本穴由脊背连脐腹,与肾经之肓俞穴相应。犹上下前后诸肓穴之门户。故名“肓门”,意谓本穴连通广泛也。《内经》曰:“肓之源根于背上,生于肝系。”意本穴内应肓源,犹肓源外达之门也。又以本穴平三焦俞穴,三焦为阳气之父,即全身脂膜之总纲也,故所治症极为广泛。如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肿等症,均可取之。

47、志  室*

       本穴与肾俞穴平。肾藏志也,肾属水,水之精为志,因名之为“志室”。治阴肿失精、小便淋沥、背脊腰胁痛,又治五脏热。与五脏俞穴有同功焉。

48、胞  肓

       本穴与膀胱俞穴平。“胞”即胞宫,“肓”即脂膜也。胞宫位于小肠、直肠、膀胱各脏器之间,四周脂膜包绕,故名“胞肓”。治腰脊痛、大小便闭、阴肿、小腹坚等症。本穴与膀胱、大小肠、子宫、精室,俱有关通,则其治症,亦当有所涉及也。

49、秩  边*

       以上各穴,循脊柱下排,秩序整齐。《诗·小雅》曰:“左右秩秩。”本经诸穴,形势秩秩,左右同序。本穴当其边际,因名“秩边”。治腰痛、五痔、尿赤等症之有关胞宫者。

50、承  扶*

       本穴在臀横纹正中,提携婴儿,抱之负之,均以单手或双手承其臀部,即承受扶持之意也。本穴适当承受扶持着手之处,故名“承扶”。本穴治腰脊懈弛、臀肿、胞塞、大小便难。又因本经与足少阴经,由委中穴至肾俞穴一段经线,两经并行,叠成一表一里,故浅取之,则足太阳受之,深取之则足少阴受之。故此段经线所有之穴,能兼治足少阴经之症。即所谓足太阳、足少阴两经之会穴也。

51、殷  门

       殷,中也,厚也。《书·禹贡》所谓“九江孔殷”,言得地势之中且厚也。本穴在承扶穴之下,委中穴之上,两穴相距折中之处。其处肌肉丰盈,故名之以“殷”。其治为腰痛不可俯仰,且难伸举,因恶血汇注致股肿等症。其功用在于通泻,故名之以“门”。其体则“殷”,其用则犹“门”也,故名“殷门”。即于丰盈之处宣其瘀滞之气也。湿痹之症,多生于肌肉丰盈之处,本穴与焉。

52、浮  郄

       浮,溢也,又漂游于水上曰浮,即轻而浮浅之意。《诗》云“雨雪浮浮”,谓飘飖浮荡也。又顺流曰浮。《论语》曰“秉桴浮于海”,皆谓漂浮浅漫之意。郄,大隙也。本穴穴位扩大,而功用浮泛,故名“浮郄”。本经之气,由臀部下行,达于委阳穴之上,顺势而下,情意显然。其所治症,为霍乱转筋、小肠热、大肠结、小便热、大便坚、胫外筋急、髀枢不仁等症,其所为用,在顺通也。

53、委  阳*(三焦下合穴)

       穴在膝腘横纹外侧端,平于委中穴。因穴在外侧,故名“委阳”。其所治症,为胸满、腋下肿、身热、筋急、痿厥、小便淋漓,以其有关胱肾两经事也。

54、委  中*(合穴、土,膀胱下合穴)

       委,委顿也,又委屈也。猝触此穴,令人下肢委顿,立即跪倒。《灵枢》云:“委而取之。”更以本穴在膝腘窝正中,委曲之处,故名“委中”。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风痹、遗尿、转筋等症,凡症之近于委痹者均可取之;又能治头痛,以本经起于头也。(治头痛,须实证,用泻法,乃效)本穴主要功能,为治腰痛。所以然者,以其有关于肾也。足少阴之气,由内踝上行至阴谷穴,折向腘中央。于本穴处起,与足太阳叠并。足太阳在表层下行,足少阴在里层上行。故本穴治腰痛极效。以其有协于肾也。本穴又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为治也。但虚人不宜放血,应以补泻手法调之。针家多用委中穴放血,或曲泽穴放血,治表瘀身痛;施之虚人则不宜。

55、合  阳

       《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本穴在膝腘下,为足太阳两支线相合之处,故名“合阳”。治腰脊强、牵引腹痛、寒疝偏坠、女子崩带等症有效。(本经自附分而分,至合阳而合)本经自委中穴行来,出腘窝之凹,而达腨肠肌之凸。物体以凹陷为阴,凸突为阳。本经之气至此,即出凹陷之阴,而抵凸突之阳也。其所治症,多为腰脊腿腹寒热,偏于湿滞之症。取本穴生热之阳,藉以抵御沉滞之阴,亦宣通瘀涩之意也。

56、承  筋

       承,迎也,又佐也。本穴在腨肠肌之凸,为足太阳、经筋之会。其别者,结于腨外,两者会合,故名“承筋”,又名“腨肠”。“腨肠”主治筋,故本穴治症多在筋。如霍乱转筋,及其他腿抽筋、筋痛,或筋痛牵引胃肠因致吐泻者,在治疗上,均属“承筋”治疗范畴内,故名“承筋”。以其有关于筋也。

57、承  山*

       穴在比目鱼肌合缝处。以承筋之凸喻山之巅,本穴犹在山麓之夹谷,承高山气势下行,故名“承山”。质言之,本穴亦有承于筋也,故亦治筋病。如腨肠肌转筋,重掐此穴可解。《针经》谓取此穴,须两手高托按壁上,两足趾离地,用大指竖起,目上视。《铜人》针七分,灸五壮。得气即用泻法速出针。治头热、鼻衄、疝气、腹痛、痔肿、便血、霍乱转筋、痞痛等症。

58、飞  扬*(络穴)

       “扬”,举也。“飞”,超翔也。本经之气,由承山穴横过腿外侧,亦由阴分转阳分也。按本经之气,自委阳穴而下,所过委中穴位,深如渊涧,合阳穴、承筋穴如由巅至麓,承山穴则山下之夹谷。委中穴、承山穴俱为阴象,迨至本穴,则有出潜飞跃之势,故名“飞扬”。人当捷步急行时,或跳跃先蹲踞时,则此穴处绷起肉稜,以备发动弹力,亦飞扬之意也。本穴为足太阳经之络,与足少阴经气沟通。其所治症,除腿病外,又治目疾、气逆,以及神不守舍,亦神志之飞扬也;目肿、气逆,亦即阳气之上越也,均有意于“飞扬”。

59、附  阳

       本穴在足三阳经交近处。位于足少阳、足阳明之后,相与附丽而行,故名“附阳”。治霍乱转筋、腰痛不能立、股髀䯒䯒痛、痿厥、风痹、头重、四肢不举、屈伸不能。以上数穴,俱有关于筋,以其接近于腨肠也。

60、昆  仑*(经穴、火)

       考足外侧踝突,较其他踝突为高。古人眼界未宽,以昆仑为最高山峰,故取喻本穴为“昆仑”。本穴在外踝后下方。治头痛如破最效,即上病下取之义也。养生家称“百会”为“昆仑”,以其位于最上也。又百会穴为治头病之总纲,因意“百会”之称“昆仑”,喻山之巅。本穴之称“昆仑”,喻山之麓。更以本穴之气,上贯于巅顶,顺势下行,犹昆仑之披沥百川也。故能治头痛、喘满,以及胎衣不下诸症。揣本穴名义及所治各病,则知本经经气下贯,有瀑然之势矣。人身经气运行,有自然规律,古人早已知之,故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之法。观本穴之治胎衣不下,则知其并能治难产也,推而论之,更知本穴下贯之力沛然倾注矣。

61、仆  参

       仆,给事也,又副也,又卑称也,又御者曰仆。凡御者自处于偏旁之位。古时以君为主,为其臣者,虽太仆、仆射之官,亦仅一名从事耳。又古仕于公为臣,仕于家为仆。本穴在足后外侧偏旁,犹仆从也。行住转侧,由踵趾作主,本穴在处仅参与劳力耳,犹仆役之参赞从事者也。清初名儒史震林 《西青笔记》云:“足莫捷于名仆。”意似仆从者,多捷足也。本穴以治足病为主。故名“仆参”。

62、申  脉*(通阳跷脉)

       本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故名“申脉”。为阳跷脉之起始,为跷捷屈伸之主力。“申”与“伸”通,为整束自持之貌。《论语》谓“申申如也”,即舒展自如之意,不拘谨于小节礼貌也。《甲乙经》谓申脉为阳跷所生。按“跷”字之义,即跷健也。“申脉”之意,即上下开展而不拘也。故治头目颈项、转筋及痫病等等,以其功能在“申”也。

63、金  门(郄穴)

       金,禁也,又兵象也。本穴在申脉穴前方。足太阳经至此,临于垂末,将与少阴之气交接,犹时届九秋,金风肃起,遏化阳和之气一变而为萧瑟之阴。故曰“金门”。其所治症,为霍乱转筋、痫症、尸厥、膝[插图][插图]酸。兼取申脉穴,可治头风头痛,均取金气肃凛之意。所治与太白穴略同。“太白”亦金气也,故俗称太白星为金星。

64、京  骨(原穴)

       京,巨也。此骨弓形而上凸,古称“京骨”。本穴在京骨下缘,故名之为“京骨”。如腕骨处有穴名“腕骨”,束骨处有穴名“束骨”者,意同。其所治症与申脉、金门穴略同。

65、束  骨*(输穴、木)

       束,聚也,又缚也,即约束也。足小指本节曰“束骨”。其骨并排疏松,可受拘束。因本穴位于束骨之侧,故名本穴为“束骨”。即古代妇女缠足着紧处。故称其骨为束骨,穴名因之。

66、通  谷(荥穴、水)

       通,洞达也。谷,阴象也。本穴以下之穴,为至阴。张隐庵谓本穴通于足少阴之然谷穴。故名“通谷”。更以本经至此,接近阴经,亦符谷为阴象之义。治头重、目眩、[?]、善惊、胸满、留饮、食不化、胃气下溜、鼽衄引致项痛等症。以其通及肾经也。故治症亦兼肾经诸症。

67、至  阴(井穴、金)

       本经自申脉穴以下,有阳极反阴,动极生静之意,故以“至阴”二字名其末穴。即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也。即 《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谓“太阳根于至阴”之义也。《庄子》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本经之气,由巅顶下行,达于足末,犹肃肃出乎天也。复由本穴转足少阴经,由涌泉穴上行,经然谷穴之然,照海穴之照,迨其入腹,而有大赫穴之赫,即赫赫出乎地也。养生家喻头为天,喻腹为地。且本经含意,头宜清凉,即肃肃也;腹宜温热,即赫赫也。命门之火,即人身热能之源也。古人于穴位命名,本有深意在也。运用针灸,可与气功互参。又考人之能否强力长寿,即根于命门火力盛衰,及肾宫水源盈亏。观二者是否平秘,以占其人寿夭强弱。史载武王崩年九十三,而成王八岁,是武王八十六岁生子也。古人有年垂百岁而能生子者,不为奇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