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龙山乡茅店村:再访老红军周岐故居的喜与忧

 阿奇旅拍专栏 2022-11-22 发布于广东

2020年4月下旬, 我们在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周边自驾游, 路过茅店村,驻车游玩,只见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厚重。这里曾经是萍乡范围内最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区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

据史料记载,1930年至1934年8月,武功山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整个武功山地区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至今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的英雄传奇故事。

村里有一个叫龙庄的地方,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周家老屋,给我们带来惊喜!原来这里是老红军周岐的故乡。周家老屋是老红军周岐的故居,置身其中,会有一种岁月沧桑,穿越时空的感觉。

当年彭德怀率领红军第二次上井冈山,途经茅店村时,扩编红军队伍,只有14岁的农家子弟周岐踊跃报名参军,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冒着枪林弹雨,南征北战、九死一生跟党走、建功立业美名扬,成为共和国首批授勋的有功之臣 。

故居檐下外墙上的红色标语"扩大红军,奋斗结晶",就是当年彭德怀部队扩编红军时留下的,历经风雨侵蚀,依然光采夺目。

老红军周岐的故居现已列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并纳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景点,由老红军周岐的侄媳胡女士管理,常年对游客免费开放(图为周跃萍夫妇)。

当我们浏览了故居展示的内容之后,对周岐少小离家投身革命的传奇经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敬佩之情,于是采访了周跃萍夫妇,以及相关人员,采写了公众号图文报道《周歧:从万龙山走出去的老红军战士,共和国授予他哪些功勋荣誉章?》(可点击蓝色标题打开阅读)

我们作为首批聘任的萍乡市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在公众号文章中提出三条建议,供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参考。一是周岐故居的室内布展应突出主题,更正有关内容,充实完善展览内容,并扩大布展面积。二是要充分利用周家老屋保存完好的优势,生动形象地再现周岐参加红军前,其家庭的生活场景。三是可以向周岐生前所在部队和周岐子女,以及亲属广泛收集周岐生前遗物和英雄事迹,进一步充实展示内容。

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丰富完善布展内容,更加全面准确地介绍周岐不平凡的革命生涯和辉煌功绩,将周岐故居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经典教育基地等等

上述公号文章发布后,收到老红军周岐的亲人和许多读者热情洋溢的来电和留评,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周岐的女儿周玲萍非常乐意采纳我们的建议,在留言中表示:一定会将其父亲周岐遗物,送回老家。

当地研究武功山革命斗争史卓有成效的刘政生先生,还有萍矿研究红色安源历史颇有成就的魏文老师先后留言交流互动,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教卫工委工作的朱时飞先生来电,予以表扬和肯定,并告知,一定会采纳我们的建议,安排专人负责,抓紧落实。

事情过去一年多了,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华诞,怀着对老红军周岐的敬仰缅怀之情怀,2021年8月28日,我们一行四人专程去茅店村,开启再访老红军周岐故居之旅。

走进老红军周岐故居,倍感亲切。周跃萍夫妇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告诉我们:自我们的公众号文章发布后,影响很大,来参观的单位和游客骤增,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安排专人将故居内部展示内容全部更新,其中有些不准确的提法,也得到更正完善,并将无关的内容全部剔除(如万龙山农垦文化,知青文化等方面的展示内容另择场所展示)。

老红军周岐故居重新布展,主题突出,内容充实v,图文并茂,布局合理,焕然一新。

我们还惊喜的看到:在故居内新增了周岐卧室的布展,室内增设了展柜,放置着周岐女儿玲萍从辽宁大连寄来他父亲珍贵的遗物,添补了周岐故居实物展示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展示内容。

重新布展的老红军周岐故居,为纷至沓来的游客奉献了一场生动形象而又真实可信的红色教育的精神盛宴,吸引了许多省内外游客和党政机关,大中院校,会团体等组团前来参观,成为了武功山景区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红色教育基地的网红打卡点。

当地政府对周岐故居的日常接待管理工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还给予周跃萍夫妇一定的接待管理费用。为方便游客用餐,也为增加一些家庭收入,周跃萍夫妇腾出自家的生活用房,办起了农家乐餐厅。说到这些,他们夫妇俩笑容可掬,再三说道:非常感谢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对周岐故居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也对我们的图文报道表示滿意和感谢!

去年我们来老红军周岐故居,重点是了解老红军周岐的生平事迹和光荣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对周家老屋整体建筑特色,结构、布局等未及细细观赏品味。这次来,我们在周跃萍夫妇陪同下,围着这座故居里里外外,楼上楼下细细打量了一番。

周岐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共有房屋六栋五间,砖瓦结构,建筑面积约1000平米。历经200多年风雨沧桑岁月,依然古韵犹存,是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保存时间最长,最为完整的古宅。

目前,整个周岐故居三分之二用于红色教育基地展示和游客参观区域,三分之一为周跃萍夫妇及子女日常生活区域,其中还腾出并不宽敞的空间,开办农家乐餐厅,三者混合在一起,而游客络绎不绝,室内外无一消防设施,存在重大火灾隐患

因故居建筑属砖木结构,年久失修,左侧面山墙有些倾斜,屋顶瓦片大面积腐蚀破损,眼下将临雨季,亟待加固修缮等等。当我们指出以上问题后,周跃萍夫妇也为此事-直深感忧虑,但又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及时处理而惶恐不安。

当谈到今后如何保护红色文物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办好红色教育基地的话题时,周跃萍夫妇表示:老红军周岐故居虽然是私人财产,但现在三分之二的区域,用于接待游客参观。他们请求当地政府将周岐故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予以修缮,同时恳请有关部门批准同意他们新建住宅,实现故居展览参观接待与日常家居生活两分离,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故居安全。

听完周跃萍夫妇的叙述,再看看故居的现状,我们此行再访老红军周岐故居,亦喜亦忧。目前的问题是: 省市县有关部门对保护老红军故居之类建筑物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是否有何政策或规定,予以扶助?对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又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老红军周岐故居,可否考虑由政府有关部门列入市级,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挂牌确认,以便于名正言顺地得到可持续的维修和保护。

据我们了解,近年来,安源区青山镇源头村采取置换修缮完善的办法,在保护高自立故居方面就有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有关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保单位的均落实了保护管理机构,其他文保单位、一般文物点也落实了看护巡查人员。我们认为:对老红军周岐故居的保护管理,也应建立安全责任体系,与管理者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落实文物保管义务看护员制度,推动文物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上周二,我们接到周岐侄媳胡女士来电,她高兴地告诉我们:村里新任的第一书记来访,对周岐故居的现状表示高度重视和关心,正在酝酿故居修缮和置换完善等方面的方案。我们期待:老红军周岐故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和保护,消除不安全隐患,并能进一步打造成红色经典的,独具特色的教育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