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水饺现状:外形如何实现艳丽?0添加成口号?钠含量高于普通水饺?

 母婴时代 2022-11-22 发布于河北

撰文:藤遥
监审:范慧新
出品:

在食品市场中,带有“儿童”标识的产品迅速增多,大童这类消费人群成为了品牌们争相抢夺的可发展群体。从儿童零食到现在儿童速食,在品类的细分和扩张上迅速发展,比如儿童调味品、儿童包子、儿童水饺等产品扎堆上市。
 
但也因为这些品类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没有执行标准和监管标准,入局门槛较低,导致行业内品质参差不齐,备受质疑。其中,儿童水饺也有不少测评,对其评价观点不一,究竟这些“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有何区别呢?是否更适合儿童食用,还是只是冠上“儿童”的名号?
 
外形艳丽,更具吸引力和特征
 
笔者查看市场上所售卖的儿童水饺产品,与普通水饺较为直观的区别便是外形上,儿童水饺大多呈五颜六色,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根据2020年代际动力学中心的数据显示,90%的父母会按照孩子的意愿去购买,会将孩子的意愿纳入在决策的考量范围内。50%的父母承认孩子的意见和购买意愿的重要性。另外,3-12岁的孩童约70%的孩童可以感知到零食是不是健康的,另外55%的孩童更愿意选择健康的食品。
 
所以这些儿童水饺是能够通过“颜值”提升销量的,将外形塑造得较为可爱、富有童趣也是各大品牌定位儿童市场的关键。并且儿童水饺普遍要比普通水饺小,更方便儿童食用。
 
根据町芒研究院所评测的儿童零食类目包含溶豆、儿童小馒头、儿童虾片、磨牙棒饼干、海苔夹心脆等400多款产品,仅有“卡通形象”而未标注“适用年龄”的儿童零食产品占比83%,与普通食品执行标准一样的儿童零食占比93.4%。
 
这也是儿童水饺市场的现状,通过包装来将儿童水饺与普通水饺区分开来,但其实查看部分产品会发现,除了包装上有所差距外,在执行标准或是配料添加上,儿童水饺与普通水饺的差别并不大。因为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中,还没有相关规定的推出,所以也导致大多数儿童食品通过包装来表明是“儿童食品”。
 
营养搭配均衡是宣传点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现有约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而我国约占3亿人。另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9年公布了《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球7亿的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1.1亿儿童正遭受因缺乏必需营养素而造成的隐性饥饿。
 
另外,据国家卫健委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提到,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所以综合而言,儿童在营养摄入上需要均衡,学龄儿童应该摄入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限制纯能量食物的摄入,减少含糖饮料、甜点等的摄入,后者与超重肥胖、龋齿发生关系密切。全谷类、薯类、豆类、水果、蔬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学龄儿童应保证每日至少300~500g蔬菜水果摄入。
 
因为儿童时期正处于成功的关键时期,在饮食、营养摄入方面更加需要注意,并且随着国家对于儿童营养、健康成长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进而推动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也让营养化在儿童食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2020 京东母婴婴幼儿辅食趋势报告》指出,京东平台营养辅食类目用户(消费者)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85 后成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主要购买人群,且 90 后父母增长得更为明显,他们不再执着进口产品与价格,而是关注天然成分与产品的营养配方。
 
儿童水饺在众多儿童食品营养化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宣传均衡营养,大多数儿童水饺在营养添加上都会有蛋白质、膳食纤维、铁、维生素、钙等,讲究荤素搭配,并且对于营养占比也有着品牌自身的规定。另外,部分儿童水饺还会宣传运用核桃油调和,核桃油中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高达90%左右。营养元素摄入的调配是儿童水饺较为明显的区分点,也是增强卖点的方向之一。
 
0添加、无添加是共用趋势
 
0添加、无添加是众多婴幼儿、儿童食品的通用卖点,儿童水饺自然也不会错过此趋势,在众多儿童水饺产品宣传页面都可以看到无添加元素、添加剂等标语。
 
1.政策上对食品添加剂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添加剂也成为了众多食品行业中尽量避开的添加元素,其中,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提出了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团体标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

2.“减法”已经成为趋势

根据町芒研究院统计结果显示,所评测儿童零食能够做到“无添加”的产品占比为59.3%,含有添加剂的产品占比为40.7%。在儿童水饺市场中较为常见的宣传便是无添加、天然营养等标语,不添加香精、防腐剂、色素等已经成为了标配。 

町芒研究院

3.配料干净是重点

除了添加剂的减少外,配料干净也是儿童水饺的宣传特色和发展趋势,其配方表除了一些必要的食材外,就是食用盐和酱油的添加,并没有现在一些食品里的“科技与狠活”,这也是与普通水饺的差距之一。
 
4.品牌走向推动消费需求
根据町芒研究院发布的《2022儿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家长购买儿童食品关注因素前三名分别为“配料简单无添加”、“营养价值高”、“无糖低钠”,分别占比71.8%、67.3%、52.4%。相比2019年调研结果,产品是否具有一定功能性如“提高免疫力、补充钙铁锌”的关注度明显增多,占比为46.3%。

町芒研究院

钠含量较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的推荐值不超过5克,而中国人均盐摄入量高达10.5克/天,比推荐值的两倍还要多。中国人因饮食习惯等原因,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随着国家对于健康饮食、营养摄入的重视,减盐也成为了一种风潮。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行动要求也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的目标。
 
所以从儿童食品、零食中可以看到不少标有减钠的宣传,但在儿童水饺中却出现了钠含量要高于普通水饺的情况。
 
据笔者查询显示,思念“儿童水饺”虾仁玉米的每100克含钠量为621mg/100g,珍味蔬菜的儿童水饺每100克含钠量为566mg/100g,其虾仁胡萝卜每100克含钠量是较少的为518mg/100g,而思念的普通水饺含钠量为529mg/100g。
 
另外,根据笔者查询其他品牌的普通水饺,Bibigo必品阁王饺子每100克钠含量为508mg/100g;理象国虾仁韭菜三鲜水饺每100克含钠量为407mg/100g;三全三鲜水饺每100克含钠量为371mg/100g。
 
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普通水饺,思念儿童水饺的钠含量普遍偏高,而对于儿童群体而言,钠的摄入需要控制量。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7-24月龄婴幼儿的肾脏、肝脏等各种器官尚未成熟,过量摄入钠可能会给增加肾脏负担,钠摄入量应每天不超过350-700mg;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除了增加能量外,不含任何营养素,这些糖的过量摄入会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禁止在 3 岁以下婴幼儿食品及饮料中添加游离糖。
 
钠含量的添加是儿童水饺需要改善的方向之一,钠含量过高是儿童水饺市场发展的痛点,不但没有在普通水饺的基础上优化品质,甚至在钠添加的调配上部分儿童水饺还不如普通水饺,但价格却高出普通水饺,难免会被认为这一领域噱头大于实质。
 
执行标准空白,产品没有明显界限
 
作为初步发展的儿童水饺,没有执行标准也让其市场发展有点杂乱无章。据了解,我国儿童调味品、不少儿童零食(如鳕鱼肠等)、儿童速食等,并无对应可供参考和执行的婴标,只有《儿童零食通用要求(TCFCA0015-2020)》和《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2018)》可作为参考。
 
而大多数儿童食品的执行标准与普通食品是一致的,甚至有不少品牌执行的是企业自己的标准。查看儿童水饺的执行标准可以发现,不少儿童水饺的执行标准为GB19295 《速冻面食与调制食品》,与大多数普通水饺的执行标准一致。
 
GB19295《速冻面食与调制食品》对速冻调制食品的定义为:以谷物、豆类、薯类、畜禽肉、蛋类、生乳、水产品、果蔬、食用菌等一种或多种为原料,或同时配以馅料/辅料,经调制、加工、成型等,速冻而成的食品。
 
另外,在宣传中,大多数儿童水饺都会运用卡通图案来表明产品是儿童食品。而在婴幼儿辅食市场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规定,企业生产标称“婴幼儿辅食”的产品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生产许可;未取得婴幼儿类食品生产许可的,不得标注“婴幼儿食用”“6个月以上婴幼儿食用”、婴幼儿图案等明示或者暗示供婴幼儿食用的用语、图案;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但是儿童水饺市场却并无此类标准的推出,未来只有儿童水饺市场推出了类似规定,才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打击依靠包装冒充儿童水饺的现象发生。
 
认知&浅评:儿童市场的可发展空间较大,并且随着儿童速食领域的逐渐扩张,儿童水饺也会获得更多发展契机。但现在市场中还处于儿童水饺品牌走在前面,执行标准还处于落后状态,未来只有获得更加规范的标准,儿童水饺市场才能够赢得更加规范的竞争环境,品质才能够得到快速提升。
关注母婴新闻资讯
研究母婴产业
客观报道 推动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