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9.2,88年畅销了数千万册,是这本书让梵高征服了全世界

 王兆善 2022-11-22 发布于上海

温森特·梵高,一位生前困顿无名,却在死后声誉日隆的艺术家。

1890年7月,精神错乱中,他开枪自杀,年仅37岁。

但稍微梳理一下梵高故去后这132年的成名路,就会发现,有一本书,堪称是将梵高的文化影响力放大到整个社会的根源。

如果你也喜欢梵高,或者想对他有个初步的了解,那这本畅销了88年的《渴望生活:梵高传》,你怎么可以错过呢!

文章图片1

1927年,美国青年欧文·斯通碰巧在巴黎偶遇梵高的画展,从此便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他走遍了梵高曾去过的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拜访每一个曾与梵高打过交道的人。

三年后,他毅然决定动笔。

又过了三年,在被美国的十七家大出版社一一拒绝后,英国一家老出版社的小分社才终于同意出版。

《渴望生活:梵高传》问世后,被译成8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发行超160余个版本,售出数千万册,畅销88年,梵高的故事感动了亿万读者。

文章图片2

欧文·斯通

1982年,这本书引进中国,一代艺术工作者受其影响:

海子创作诗歌《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向梵高致敬;

莫言说:“感到心中隐藏很久的一种感受被他激活……梵高画面上旋转的星空、拧着生长的树,让我在写作《红高粱》的时候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冲动,于是无形当中转换成我的小说语言。”

贾樟柯说:“对我们那一代艺术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梵高死了已经超过一百年了,依然不影响他的思想影响这个世界。”

周国平说:“斯通的笔写出了梵高的魂——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

《渴望生活:梵高传》还被收入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入选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一生必读书单”,入选豆瓣Top250图书,万人9.2高分好评。

88年过去了,仍然不断有人在这本书中获得新的感动。

在即将到来的梵高诞辰170周年纪念日,中信出版集团推出全新升级版《渴望生活:梵高传》。

中文经典版译者常涛对译本进行了40余年来的首次修订,收录了40张全彩梵高画作。

此外,阿信还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撰写导读

梵高的故事何以拥有如此巨大的能打动人心的力量?以下,是阿信的整理。

为梵高写一本传记

要追溯真正将梵高的文化影响力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眼前的这本《渴望生活:梵高传》

那是在1927年春,年轻的美国人欧文·斯通来到法国,经友人的推荐,去巴黎的卢森堡画廊参观梵高的画展。画廊展出了梵高的70余张油画,欧文·斯通仿佛踏入灼日之下的宇宙幻境,完全被震撼了。

文章图片3

1982年斯通夫妇访华与译者常涛的合影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欧文·斯通心潮奔流,越来越克制不住一个澎湃的心愿:要为梵高写一本传记。三年后,他毅然决定动笔,不分昼夜地写了半年,最后写出了这本42万字的厚重之作。

这本书费尽周折出版后,长销不衰,在全球售出各种语言版本将近三千万册

梁永安教授在导读中说,他是在1985年第一次读到欧文·斯通的这本传记,几乎是通宵读完,从此难忘。

一个全新的梵高从文字的斑驳中忽明忽暗地跋涉,恍若一个不羁的旅者在时光中奋力地寻找,寻找那朵夜空下熠熠闪烁的大葵花,寻找金色麦田中嬉戏的精灵。

他一生在探寻什么?他如何拨开世俗的烟尘,衣衫褴褛而又精神丰足地前行?他如何经受了生存的碾压而不变形?……

一切的一切都是巨大的追问,催促着荡人心魄的阅读——不,不是阅读,是对一个滚烫的纯粹灵魂的抚摸,是一次于无声处的漫长修炼!

最动人心魄的是,梵高坎坷情路上的颠沛流离。

文章图片4

伽赛医生

在爱情、绘画背后,他最虔诚的奉献都给了谁?

按理说,撰写梵高这位经典大师的生平,应该从荷兰南部的小镇松丹特写起,这是梵高的家乡。然而欧文·斯通并没有沿着这条从小到大的时间线顺向描写,一开篇设置了一个“序幕”,写的是伦敦时期的梵高。

那是1874年,他二十一岁,正在这座大城的古比尔公司伦敦分公司工作,专职推销绘画和艺术品。

但他生活的中心却不在商业,而是爱情——他爱上了自己房东的女儿乌苏拉。她十九岁,芳华四溢。

文章图片5

自画像

欧文·斯通从梵高的爱情入笔,奠定了这本传记的基本逻辑:全书起步于梵高的情感与精神发展,而不是日常人生的流水账。

在这部传记的“序幕”中,欧文·斯通把梵高写成一个非常阳光、非常纯粹、非常单纯的青年。他对爱情满怀信心,抓紧时间向乌苏拉表白。

他觉得自己每个月能挣五个英镑,在当时的青年中属于收入很不错的人群,能够给乌苏拉一个像样的生活,所以他信心十足地向乌苏拉表白,但万万没有想到,乌苏拉断然拒绝了。

文章图片6

照片中最左边的女子为乌苏拉

乌苏拉如此这般的拒绝,对梵高来说是特别沉重的打击。他非常不喜欢自己的画商生涯,因为那些购买复制画片的人都毫无艺术的理解力,只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欧文·斯通用这个“序幕”,拉开了梵高一生的悲剧:他太无邪,把一切人和事都往好里想,不适合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他就像一个全部打开的大葵花,裸露在世俗社会的霜风雪雨中。

这个世界总是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当然也非常地失望。

梵高面对乌苏拉的手足无措,实际上是给全书的一个象征性的基调,预示着他这一生会非常坎坷,像一个孩子,奔跑在起伏不平的未知世界。

七年以后,梵高又恋爱了,这事儿发生在这本传记的第二卷,他爱上的是自己的表姐凯·沃斯。

文章图片7

凯与自己的儿子,1879~80

梵高对表姐凯的迷恋有一个致命的盲区:凯的成长是优雅的、淑女化的,“她一向着意保护自己的皮肤不受日晒风吹”。

就像梵高的妈妈所说:“凯可是生在富贵人家,她一向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在表姐凯的眼中,梵高是个始终长不大的野孩子。

这是女性对梵高关上的第二扇门,这意味着对梵高人生选择的否定。

梵高的家族颇为可观,他的父亲虽不富裕,却也是体面的牧师。几个叔伯中有人是荷兰海军司令,也有人掌管着资本雄厚的艺术公司。

他可以文质彬彬,可以衣冠楚楚,可以日进百金,可这个从小就宁愿离群独处的红发少年,偏偏背离了自己的阶层,日益下沉到劳苦大众之中,在英国最荒凉的矿区拿起了画笔,走上了孤独的贫寒之路

他没有任何收入,靠家人的接济维生,而且难以让人看到光明的前景。这样的男人,怎能不让表姐“使劲挣脱身子”,赶紧逃开。

文章图片8

马车与远处的火车

失恋的捶击使梵高夜不能眠、辗转反侧,痛切中他直觉地发现,“自己对绘画的爱远远超过了对凯的爱”

这个二十八岁的苦行者做出了新的选择,去荷兰西海岸的大城海牙,租下一间画室,从此专心绘画。这听上去自由浪漫,但每一分钟都饥寒交迫。

弟弟提奥每个月寄给他一百法郎,这些钱他大多用来买画布、买颜料,经常囊空如洗,几天吃不上一口饭。

他最大的享受,是去底层工人聚集的小酒吧喝一杯,在酸葡萄酒的滋润中获得慰藉。

正是在小酒吧里,他遇上了生命中最接近于爱情的女人,她叫克里斯汀——一个三十二岁的洗衣妇,有五个说不清父亲是谁的孩子,而且还怀着孕。

文章图片9

耳缠绷带嘴衔烟斗的自画像

克里斯汀开始给梵高当模特儿,给他铺床、打扫房间、煮咖啡,简陋的小屋顿时有了家的感觉。

克里斯汀强化了梵高与劳苦大众的共情,他在商店的橱窗玻璃上看到了自己:“蓬头垢面、无所归属、没人需要、病弱而粗野、被本阶级所摈弃的流浪汉。”可他毫不自惭,甚至直接驳斥那些劝他“回归正道”的“体面人”。

在艰难前行的短短一生中,他最真挚的追求是什么?为什么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会这样写,“当我付出时,我付出我的全部”(When I give,I give myself)?

这句话被镌刻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门口,给世人一个巨大的追问:在爱情、绘画背后,他最虔诚的奉献都给了谁?

文章图片10

花园里的恋人:圣皮埃尔广场

就在梵高决定要与克里斯汀结婚的时候,两个人的裂隙却一天天扩大了。克里斯汀准备生养孩子,而梵高将仅有的一点点钱都用来买“贵得吓人”的油画颜料,生存与艺术越来越对立,两个人的选择南辕北辙。

在火车站,他和克里斯汀道别了,他望着她,“直到火车离站进入到一片炫目的阳光之中,然后,这个女人便永远地消失在车站烟尘滚滚的黑暗里了”。

创造的力量和才能,那才是他的生命

离开海牙,梵高回到了自己的父母身边。

这是1883年的冬季,在这里,他又遇上了一位神出鬼没的白裙女子:每当他去田野画画,总是感觉有人在窥视。甚至在他离开画架去池塘喝水时,回来会发现“未干的油画上留下了一些手指印”。

不久她就现身了,原来是梵高家的邻居,名叫玛高特。

文章图片11

向日葵

她三十九岁,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深褐色,善良温柔,几乎带着一点儿神秘的意味”。

更为重要的是,她渴望的爱与绝大部分女性不同,她的爱是单行道,不需要回报:“我只想祈求上帝让我爱。我甚至做梦也不曾想过会有被人爱上的可能。要紧的是爱,而不是被爱。”

文章图片12

玛高特·贝格曼(1841–1907)

已经三次爱情失败的他,使梵高“颤抖了”,他情不自禁,却没有想到,玛高特的“爱”背后其实是一个“何时出嫁”的人生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感情。

他们的恋情激起两边家庭的强烈反对。

随后,她服毒自尽,但被救回。

经历了这场情殇,梵高不宜久留,前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在皇家美术学院短暂地学习了几个星期,1886年3月,他来到巴黎。

面对这座塞纳河畔的艺术之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德加、莫奈、修拉等人崭新的画风,让他浑身颤动。

这些画表现了对太阳的狂热崇拜,充满着光、空气和颤动的生命感。

在温森特见过的上百幅油画中,没有一幅在明亮、空灵和芬芳上,可以比得过这些富有光彩的画。

莫奈用的最暗的颜色,也要比在荷兰所有美术馆中能找到的最明亮的颜色亮许多倍。他的笔法独特,无所顾忌,每一笔触都清晰可见,每一笔触都是大自然韵律的组成部分。

一大团一大团鲜艳而温暖的颜色,使画面显得厚重、强烈,而且富于跳跃感”。

文章图片13

露天咖啡馆, 1887

随之而来的是他对自己的绘画的失望:“天哪,它们实在是笨拙、乏味而又死气沉沉。他一直在一个早已成为过去的世纪中绘画,而对此他竟全然不知。”

一切必须从头学起——梵高与巴黎的对撞,使他启动了自我革命之旅,他结识了高更、劳特累克、莫奈、修拉、塞尚、左拉等等个性飞扬的画家、作家,灵魂与画笔都飞舞起来,无论是印象派还是日本浮世绘,都是他大口汲取的能量。

他需要更猛烈的阳光,点燃画布上的色彩,终于,他决定离开巴黎,去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那儿有个叫阿尔的小城,而这正是梵高需要的温度和亮度。

文章图片14

柏树与麦田,1889

他不知道,两年半后,1890年的7月29日,他将开枪自尽于这个小城。

他也许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在阿尔狂热地创作了300多张油画,还有更多的素描,几乎是一天一张的速度。

在他的画笔下,星空在旋转,丝柏在飞腾,麦田在奔涌。

文章图片15

星月夜

欧文·斯通此时才彻底解开了梵高的生命符咒,水落石出般地揭开梵高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使命:

他作画是因为他不得不画,因为作画可以使他精神上免受太多的痛苦,因为作画使他内心感到轻松。

他可以没有妻子、家庭和子女,他可以没有爱情、友谊和健康,他可以没有可靠而舒适的物质生活,他甚至可以没有上帝,但是,他不能没有这种比他自身更伟大的东西——创造的力量和才能,那才是他的生命。

整整一本《渴望生活:梵高传》,这是点睛画魂的关键之笔。

文章图片16

艺术是无尽的,正如“诗无达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而有趣的灵魂是无法复制的。

读梵高,最大的意义是解放自己,在他画出的向日葵的金色光芒中,我们都要想一想:如果遇上他那样的困厄,我们将如何开辟人生?

这问题如同莎士比亚的追问:“生存,还是死亡?”这不是一个逻辑推理,是精神深处永恒的脉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