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噬细胞体外功能评价方法合集——体外免疫调节研究常用的方法(三)

 外科黄文斌 2022-11-2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01
LPS污染检测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成分,是生物制品中最主要的污染来源。LPS5 μg/mL)通常用作免疫刺激实验中的阳性对照,因为它们能够通过释放不同的促炎介质激活免疫系统,尤其是巨噬细胞。也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对药品中是否存在内毒素进行检测,以确定药物的唯一作用。LPS的检测通常采用鲎试剂(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LAL),它可以与菌类、内毒素类物质发生反应,并在这些入侵物周围凝结出一层厚厚的凝胶。测定方法:在37°C下将100 μL测试样品(10 mg/mL)或标准品(阳性对照)或无内毒素水(阴性对照)与100 μL LAL混合1 h。凝胶的形成与内毒素敏感性成比例,0.5内毒素单位(EU/mL浓度被视为阈值水平。

02
细胞密度检测

细胞过度融合会引起代谢减慢、分裂减少以及接触性生长抑制,进而可能导致细胞数量与药物作用之间失去线性关系。因此,控制实验起始时活细胞数量对于实验成功进行至关重要。台盼蓝拒染是选择性区分活死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染料带负电,只能在细胞膜被破坏(死亡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才能对细胞进行着色,健康细胞无色。但是该方法无法区分功能正常/丧失的活细胞。测定方法:含0.4%w/v)台盼蓝的PBSpH 7.2)溶液20 μL与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悬液20 μL混合,取10 μL加至计数板和盖玻片空隙中,5 min内进行计数,计算细胞存活率。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存活率至少为95%,可用于后续进一步实验。


03
细胞毒性/细胞增殖检测
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检测是我们评价研究对象敏感性最基础的方法,它同时也为我们体内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评价细胞的增殖活性,比如基于细胞内DNA的含量、台盼蓝染色直接计数活细胞或者基于细胞的代谢活性进行评估。其中,细胞代谢评估大多是基于线粒体脱氢酶的活性进行的,方法通常更加可靠准确、易于操作。检测方法通常是将巨噬细胞以1×104个细胞/孔接种至96孔板中培养过夜,然后给予特定刺激,刺激结束后添加检测底物,并通过酶标仪读取各组的吸光度值,进而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细胞活力:
增殖指数=A-B/C-B
其中A是经处理细胞的光密度(OD);B是对照孔(仅培养基无细胞)的ODC是阴性对照(培养基含细胞但未经刺激)的OD。选择样品的非细胞毒性浓度以进行下游免疫刺激评估。下图总结了细胞增殖检测的各种方法[1]
图片
01
MTT

人们于1983年首次描述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该方法基于活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能够还原黄色水溶性MTT生成深蓝色或紫色不溶性的formazan。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最终产品formazan晶体会损伤细胞,需要用有机溶剂(DMSOHCl/异丙醇)进行溶解。结果测定时,向每个孔中加入20 μL MTT溶液(培养基或PBS配制:5 mg/mL),使最终浓度为0.5 mg/mL37°C培养4 h后,弃上清液并加入150 μL DMSO充分振摇溶解,测定570 nm处的吸光度值。或者,可以加入50 μL MTT终止液(三联溶解液:SDS 10 g 异丁醇 5 mL 10 M HCl 0.1 mL用双蒸水溶解配成100 mL溶液)代替DMSO,过夜培养24 h后,使用微孔板读取器测定570 nm处吸光度值。

02
MTS

MTS也称为欧文试剂,是一种与MTT密切相关的弱酸性内盐,毒性相对较小,带负电,不易穿透细胞膜。因此,该试剂通常与电子耦合试剂吩嗪硫酸甲酯(PMS)或吩嗪乙基硫酸酯(PES)结合使用。这些中间产物可离开细胞并将MTS转化为在培养基中高度可溶的formazan产物,并且这种转化依赖于代谢活跃细胞中的NADPH)脱氢酶。通常,在每个孔中加入20 μLMTSPES试剂,最终浓度为0.33 mg/mL,孵育2 h后,使用微孔板读取器测定490–500 nm处的吸光度。

03
WST

WST-1是一种带负电的二磺化内盐,含有碘残基,在NADH和电子耦合体存在下,可在细胞外产生高度水溶性formazan。与传统的四氮唑盐相比,WST-1及其formazan在溶液中非常稳定,并且细胞毒性极低。迄今为止,WST系列中已经开发了几种其他四唑盐,其中最有用的可能是WST-8,即CCK-8。由于WST-8formazan产品和PMS在细胞培养基中没有细胞毒性,因此检测结束后细胞还可用于其它实验(但一般不推荐继续使用,除非细胞极难获得)。通常,将20 μL WST-110 μL CCK-8添加到每个孔200 μL反应体系中,并在37°C培养4 h后测定450 nm的吸光度值。

04
XTT

XTT含有两个磺酸基团,带负电,无法自由穿透细胞膜。在电子耦合试剂存在的情况下,XTT能够被线粒体内的一些与辅酶相关的脱氢酶还原生成水溶性的橘黄色formazan,生成的formazan量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并且formazan能够溶解在组织培养基中,不形成颗粒,可直接用酶标仪测定450 nm处的吸光度值。

05
Alamar Blue

Alamar Blue的活性成分resazurin (刃天青)是一种无毒、可透膜的蓝色染料,有微弱的荧光性,它作为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被细胞内吞后,在细胞质中被以上这些代谢中间体还原,其还原产物resorufin呈现出粉红色并有很强的荧光性,最后可用普通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吸光度和荧光强度与活性细胞数成正比,因而可作为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定量检测的一个理想的指示器。Alamar Blue 细胞活力试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于各种人和动物细胞系、细菌、植物和真菌的细胞活力检测。

06
CellTiter-Glo
该方法是一种基于ATP检测的细胞活力检测方法,反应原理是活细胞在有氧和ATP的条件下,荧光酶催化荧光素发出荧光 (波长为562 nm),强度与ATP含量呈正相关,故所测得荧光强度可间接反映出存活细胞量。该试剂能够裂解细胞膜以释放ATP并抑制内源性ATP酶,从而不再合成ATP。该化学品还提供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以在细胞释放的ATP的帮助下启动生物发光反应,由最终产物的发光强度直接表示活细胞的数量。为了进行测定,在处理后应让细胞在室温下平衡30 min,然后再添加底物进行荧光扫描分析。

图片

07
Crystal violet

结晶紫染色最初用于单层培养细胞数量的检测,是一种简单的非酶测定法,用于快速分析具有活性的粘附细胞及菌落数量。该方法基于结晶紫染料与DNA双螺旋外表面之间的亲和力。缺点在于,结晶紫也能对死细胞进行非特异性染色。测定方法:经/未经处理后的巨噬细胞用PBS洗涤后在37°C下与含有2%v/v)乙醇-0.2%w/v)结晶紫的PBS溶液孵育30 min。孵育结束后用PBS洗涤,以33%v/w)乙酸溶解结晶紫,使用微孔板读取器测定540 nm处的吸光度值。

08
细胞周期

将巨噬细胞(1×106细胞/mL)接种在6孔板中并给予特定条件的刺激。刺激结束后,细胞用PBS洗涤并收集。然后将它们固定在70%冰乙醇中(固定至少4 h,固定时先用300 μL PBS重悬细胞,缓慢滴入700 μL冰无水乙醇中,减少细胞成团)。固定结束后,PBS洗涤细胞,再悬浮在含有50 U/mL RNA酶和50 μg/mL碘化丙啶(PI)的1 mL PBS中,然后在4°C条件下避光孵育40 min,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计算不同阶段的细胞数量。

Tips:固定结束后可以用含3%BSAPBS溶液洗涤,减少细胞损失;离心后直接轻轻倒去细胞上清,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残液,减少细胞的损失。

04
巨噬细胞观察

在遇到刺激以后,巨噬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形态学变化,比如细胞大小增加,产生丝足(含有肌动蛋白丝)或板足(带有肌动蛋白尖峰)。因此,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可以指示巨噬细胞功能的激活或抑制。

01
光学显微镜观察
细胞爬片后(如以2×105个细胞/孔的密度接种在24孔板的圆形盖玻片上)给予特定条件刺激剂,刺激结束后弃上清,细胞用4%多聚甲醛在8℃条件下固定(24孔板每孔300 μL2 hPBS洗去固定剂,随后细胞依次在70809095的乙醇中连续脱水(每次5 min)。苏木素(24孔板每孔300 μL)染色1 min,并用蒸馏水洗去盖玻片上多余的染色液;伊红(24孔板每孔300 μL)染色30 s并洗去多余的染色液。盖玻片干燥后进行封片,可在明场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图如下[2]

图片

02
荧光显微镜观察

巨噬细胞在12孔板或者6孔板中给予特定条件刺激后,用PBS洗涤细胞,然后直接使用DAPI1 μg/mLPBS溶液)染色15 min;或者使用DiOC6DAPI同时进行染色。此外,细胞也可以经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 minDAPI染色(300 nmol/L30 min。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及核形态。

注意:DAPI是一种荧光染料,可以穿透细胞膜与细胞核中的双链DNA结合而发挥标记的作用。由于DAPI的穿透性较弱,更多用于固定后细胞的染色。活细胞染色对DAPI的浓度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选择Hoechst系列染色液替代。

图片

03
透射电镜或扫描电镜观察

巨噬细胞在24孔板或者6孔板中给予特定条件刺激后,用PBS洗涤细胞,随后在2-2.5%的戊二醛-0.1 M二甲胂酸钠缓冲液中固定过夜,PBS洗涤3次后用1%四氧化锇固定2 hPBS洗涤3次。随后细胞置于梯度浓度的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通过脱水清除游离水可以使包埋剂均匀渗透),并在临界点干燥器中干燥,经喷金处理后可进行电镜观察。对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前处理方式并不一致,不过一般我们做电镜观察都是送外包的啦。


05
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检测

对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评价,我已经在PBMC系列之——巨噬细胞知识合集,鼠巨噬细胞的体外分离与培养(二)一文中为大家做了详细的阐述,本期就不再重复啦。


06
中性红评价胞饮活性

胞饮过程是另一种方式的内吞过程,通过该过程,巨噬细胞可以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液体或者其它物质。将巨噬细胞以2×104个细胞/mL的密度接种至96孔板,贴壁培养6 h后进行刺激处理。刺激结束后,弃旧培养液,每个孔中加入100 μL0.075-0.1%的中性红溶液(PBS或培养基配制),孵育1-2 h后,PBS洗去多余染色液。然后在每个孔中加入100-200 μL的细胞裂解液(乙醇:乙酸v/v=1:1或乙醇:1 mol/L乙酸=1:11%冰乙酸:乙醇=111%乙酸溶液:50%乙醇=11),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培养4 h或过夜。最后使用微孔板读取器测定540 nm处的吸光度值[3]。胞饮活性可用胞饮指数进行评价。

图片

07
细胞内钙离子检测

Ca2 是细胞内普遍存在第二信使,参与免疫细胞多个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包括趋化、粘附、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分泌等。静息态细胞Ca2 浓度大约在100 nM,细胞受刺激后浓度可升高至1μM。内质网释放的Ca2 可以激活血浆和/或吞噬体膜,导致胞质Ca2 迅速升高,可促进部分吞噬受体对外来颗粒的摄取,并且参与调节吞噬体成熟、周围肌动蛋白网溶解、吞噬体与含有溶解酶颗粒物的融合以及NADPH氧化酶复合物(可生成超氧化物)激活等后续过程。此外,胞质Ca2 水平升高反过来还可作用于AP-1STAT1/3等转录因子,促进促炎靶基因的表达。细胞内Ca2 水平与巨噬细胞的活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Ca2 水平检测来部分评价巨噬细胞的活性。

01
Fluo-4

Fluo-4是一种动态单波长荧光Ca2 指示剂,荧光强度的增加反映了细胞质Ca2 水平的升高。将巨噬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经条件刺激处理后移除培养基,然后将细胞与100 μL染料负载溶液孵育30 min,检测荧光强度(Ex/Em=485/535 nm)。结果也可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评价。

02
Fura-2
Fura-2代表了另一种广泛用于监测胞质Ca2 水平的荧光指示剂。当与Ca2 结合后,最大激发波长从结合前的380 nm340 nmCa2 饱和时)偏移,其发射荧光强度与结合Ca2 的浓度存在定量关系。因此,Fura-2是一种比率染料,一般用340 nm380 nm波长激发Fura-2,通过使用与两种激发对应的荧光强度比率来计算细胞内的Ca2 浓度,可以消除不同细胞样品间荧光探针装载效率的差异,荧光探针的渗漏,细胞厚度差异等一些误差因素。巨噬细胞经特定条件处理后与5 μMFura-237°C下孵育45 min。然后用HBSS缓冲液(pH 7.2)洗涤两次,最后利用数字成像显微镜检测细胞。
图片

图注:该图是对胞质Ca2 进行的动态检测,图片来源[4]


08
NO生成检测
一氧化氮是一种膜渗透性无机气体,同时也是具有不配对电子的自由基。它由L-精氨酸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并由巨噬细胞响应病原体释放。多项证据表明,NO是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参与抵抗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感染的炎症因子的重要因子。因此,NO生成增加被认为是巨噬细胞活化的一个指标。然而,NO高度活跃,半衰期仅几秒钟,在生物系统中很容易形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而失活。因此,测量稳定且非挥发性的NO类亚硝酸盐(NO2) 是研究NO形成较成熟的方法。
01
Griess试剂
在醋酸性介质条件下,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与NO2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以此反应来鉴定NO2的试验称Griess试验。其中,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醋酸性的混合溶液称为格里斯试剂(Griess reagent)。测定方法:巨噬细胞接种至96孔板(1×105细胞/孔)或24孔板(3×105细胞/孔)12 h后给予特定条件刺激,刺激结束后将100 μL Griess试剂与100 μL细胞培养上清混合,室温下孵育15 min后读取540 nm处的吸光度值。亚硝酸盐浓度可以根据亚硝酸钠(0-100 μM)的标准反应曲线计算而得到。图[5]

图片

02
DAF2-DA
DAF2-DA是一种灵敏的NO荧光探针,一旦进入细胞,经细胞酯酶作用生成渗透性更低的DAF-2,可防止分子扩散出细胞引起的信号丢失。氧气存在时,DAF-2NO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的三唑荧光素(DAF-2T),Ex/Em=485/538nm。中性pHNO的检测下限是25 nM,能够用在NO生成量很小的细胞,比如内皮细胞;以及NO生成量很大的细胞,比如巨噬细胞。测定方法:将细胞接种在6孔板的盖玻片上过夜,给予特定的条件刺激,随后细胞在室温下用10 μMDAF2-DA染色20-30 minPBS洗涤后记录Ex/Em=480/535 nm处的荧光强度或直接进行荧光成像。图[6]
图片

09
ROS生成检测

ROS对巨噬细胞的抗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病原体识别和吞噬后,NADPH氧化酶(NOX)的胞质亚单位被磷酸化并迁移到吞噬体膜上,形成具有膜结合亚单位的功能酶。NOX完成组装后,随即吞噬体内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自由基(O2·—),该“氧化爆发”过程可长达2 h。最终,巨噬细胞胞浆中产生的NO会穿过吞噬体膜与超氧阴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活性氮(RNS),其中包括过氧亚硝酸盐(ONOO)。这些氧化剂可诱导亚硝化应激,促进ROS产生,并且能够杀死微生物。炎症细胞释放的ROS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01
L-012
L-012是一种鲁米诺衍生物化学发光探针,发光效率高,灵敏性优于鲁米诺。鲁米诺(最佳发光灵敏度在pH=9.5)的化学发光强度在生理条件下即pH=7.5时很低,故不适用于体内研究。而L-012即使是在生理条件下也具有相当好的发光特性。L-012ROS高度敏感。检测方法:去除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的上清液,补充等量含L-01225 μM)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5 μg/mL)的HBSS液(含或不含PMA)。37°C条件下利用荧光扫描微量滴定板读数器监测反应,化学发光在2 h内每2 min测量一次,并对时间响应进行积分。图[7]

图片

02
DCFH-DA

DCFH-DA本身没有荧光,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水解生成DCFH。而DCFH不能通透细胞膜,从而使探针很容易被装载到细胞内。细胞内的ROS可以氧化无荧光的DCFH生成有荧光的DCF。检测DCF的荧光即可知道细胞内ROS水平。对于收集细胞后装载探针的样品可以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酶标仪或流式细胞仪检测,也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测定方法:去除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的上清液,PBS洗涤后,在37°C下用10 μM DCFH-DA(无血清培养基配制)染色20 min,随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03
CM-DCFH

细胞内ROS也可以通过检测CM-DCFH氧化产物CM-DCF的荧光强度来测量。测定方法:除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的上清液,收集细胞并用PBS洗涤,细胞随后与10 mM CM-DCFH在室温条件下孵育30 min,测定Ex/Em=485/530 nm处的荧光强度。

04
Dihydrorhodamine 123

二氢罗丹明123DHR 123)是一种非荧光且不带电荷的ROS指示剂,可扩散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后被氧化为阳离子的罗丹明123,定位在线粒体上,发射亮绿色荧光(Ex/Em=500/536 nm)。单一的NO、超氧化物以及过氧化氢都不能氧化DHR 123,但是当这些ROS与其他细胞组分比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或者Fe2 联合起来能够氧化DHR 123生成荧光衍生物罗丹明123。测定方法:将DHR 123添加到含有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中(10 μM/孔),并在室温下孵育15–30 min,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荧光强度。

05
NBT还原实验

将巨噬细胞(2×105细胞/mL)接种在96孔板上并给予特定的条件刺激。刺激结束后将细胞进一步与200 μL含有0.1%硝基蓝四氮唑(NBT)和2 μg/mL  PMAPBS溶液在37°C下孵育30 min。此时,吞噬细胞内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能够还原水溶性淡黄色的NBT生成蓝色的 formazan,以折光性强的点状或斑块状颗粒沉积于细胞内。随后加入80 μL 70%甲醇终止反应并干燥细胞,最后加入2M KOH120 μL)以及DMSO140 μL)溶解formazan,读取620/10 nm处的吸光度值。


10
H2O2生成

过氧化氢(H2O2)是活性氧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不带电、稳定且可自由扩散的第二信使。吞噬细胞发生氧化应激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2可利用超氧化物产生H2O2。虽然超氧化物很难穿过细胞膜,但H2O2很容易在胞内外进行扩散。当H2O2扩散至细菌细胞质时可能诱导多种分子损伤。此外,细胞内H2O2还能够触发下游信号通路,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检测方法: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中加入100 μL含过氧化物酶的酚红缓冲液中(5 mM葡萄糖、0.56 mM酚红溶液和8.5 UI/mL HRP),在37°C下培养1 h后,加入10 μL 1 M NaOH终止反应,然后读取620 nm处吸光度值。H2O2的浓度可根据H2O2的标准曲线确定。


11
酸性磷酸酶/溶酶体酶活性检测

溶酶体在巨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利用吞噬体将细菌内化,被吞噬的细菌将被转移至内吞溶酶体中进行酶催化降解,溶酶体对细菌的降解维持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巨噬细胞富含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溶菌酶等,测定这些酶的活性也是衡量巨噬细胞功能的实用指标之一。ACP能分解β-甘油磷酸钠释放出磷酸基,后者与硝酸铅(捕捉剂)反应产生无色磷酸铅(微细沉淀,可在电镜下观察),而磷酸铅再与硫酸铵反应则形成黑色硫化铅(可在光镜下观察),沉积在胞浆内酸所在处,显示棕黑色颗粒。测定方法: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去除上清液,加入25 μL Triton X-1001%)和150 μL对硝基苯基磷酸盐溶液(1 mg/mL),混合物在室温孵育1 h,并加入50 μL NaOH溶液(3 M)终止反应,读取405 nm处吸光度值。


12
细胞膜受体识别
为了特异性消灭病原体,巨噬细胞必须能够正确区分自我和非我,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LRs家族成员有13个,其中12种功能性TLRsTLR1-TLR9TLR11-TLR13)已鉴定在小鼠中表达,10TLR在人类中表达(TLR1-TLR10)。一般情况下,TLR1, 2, 4-610表达在细胞表面,其余的则定位在细胞内腔室,包括内质网、内吞体、溶酶体以及内吞溶酶体。细胞表面的TLR主要识别微生物的膜成分,包括脂蛋白、脂质和蛋白质。其中,TLR-4的激活会触发两种不同的级联反应:如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途径。刺激MyD88会通过触发转录因子、NF-κB等引起促炎因子的产生;而刺激MyD88非依赖途径会诱导型干扰素的合成。除了TLR外,巨噬细胞还有甘露糖受体(MR),该受体与表面含有甘露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岩藻糖结构的微生物结合,触发内吞和吞噬作用。Dectin-1是另一种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并识别真菌细胞壁中β-葡聚糖成分的PRR。受体激活会促进吞噬作用、ROS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合成等,进而影响适应性免疫的发展。此外,还有其他多种受体,如清道夫受体(S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补体受体3CR3),也在炎症、先天免疫和宿主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检测相关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质印迹和RNA干扰(RNAi)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

图片

01
聚合酶链式反应

转录水平检测受体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

02
受体抑制实验

通过使用受体特异性抑制剂来评价该受体在特定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03
Western Blot

转录组分析的缺点之一是mRNA的存在并不总是精确地反映蛋白质水平,许多蛋白质在翻译水平还存在被修饰过程,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克服。

04
RNAi

通过递送21-23个核苷酸的长干扰RNAsiRNA)来实现巨噬细胞靶mRNA降解,用以确定相关受体在特定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受体蛋白干扰成功与否可通过WB确认。


13
NF-κB蛋白分析

NF-κB是一种关键的促炎因子,可以调节多种调节受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酶的转录。当巨噬细胞通过多种PRR途径感知病原体时,NF-κB被激活。NF-κB由五个亚单位的同源和异源二聚体组成,即p65/RelARelBc-Relp50/NF-κB1p52/NF-κB2。在静息态细胞中,NF-κB通过与IκBNF-κB抑制剂)蛋白如IκB-α结合而定位与细胞质中。受到刺激后,IκBIκB激酶(IKK)磷酸化后经由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NF-κB二聚体随即移位至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以及增强子结合,诱导促炎基因的转录。因此,动态监测NF-κB分布是一种广泛检测转录因子活性的方法。关于NF-κB细胞内分布变化的检测主要通过两种方法:1)细胞核-胞浆分离后使用WB检测细胞核及胞浆中p-NF-κB水平的变化;2)基于图像的NF-κB追踪,通过抗体染色或融合荧光蛋白监测蛋白的动态分布。

01
免疫荧光监测NF-κB的定位变化

免疫荧光分析(IFA)是一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和可视化细胞中蛋白表达的显微镜技术。

02
NF-κB特异性抑制剂

BAY 11–7082BAY)是NF-κB抑制剂,可用于探究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已经证实,BAY可强烈抑制NOPGE2TNF-α的产生,同时它还能减少p65移位及其上游信号事件的发生,如IκB-αIKKAkt的磷酸化。为了研究信号转导途径,可将巨噬细胞与BAY1 μM)孵育2 h,然后给予特定条件刺激,最后进行相关检测。

03
转染及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巨噬细胞转染pNF-κB-Luc质粒(质粒包含NF-κB反应区、萤火虫荧光素酶以及抗性基因等),48 h后细胞进行至少一周的抗性基因筛选。接着挑选LPS处理后显示出最强荧光素酶活性的克隆进行扩大培养。细胞构建成功后给予特定条件的刺激,收集细胞并进行裂解(100 μL),然后将20 μL裂解液与100 μL荧光素混合并检测化学发光情况,结果可描述为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相比的倍数差异)。

04
EMSA

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常用于检测DNA结合蛋白。该技术的原理是蛋白质-DNA复合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移动速度比相应的游离线性未结合DNA慢。这种高灵敏度且操作简单的方法可用于研究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05
RelA translocation assay
该方法基于对发生细胞核移位的p65亚单位或RelA的数量进行量化,并与细胞质中剩余的数量进行比较。收集经/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进行细胞核-胞浆分离,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自上清液中p65的含量。如图[8]
图片

注:研究结果表明AZM能够抑制p65的核转移。胞浆和细胞核部分同时应该跑Histone H3以及Actin蛋白,用以证明细胞核-胞浆分离的效果,及两者之间没有相互污染。


14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细胞因子由多种低分子量蛋白组成,在皮摩尔或纳摩尔水平即可充当促炎或抗炎因子,调节炎症和细胞活动。炎症趋化因子则受炎性刺激产生,并可促进免疫反应。当两者与其配体结合后会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以参与细胞功能,包括吞噬、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增殖激活等。研究这些信号分子是研究任何炎症反应的基础。巨噬细胞激活后,可通过NF-κB促进 ①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比如IL-1βIL-2IL-6IL-12TNF-αGM-CSF;以及 ②多种趋化因子表达:比如IL-8MIP-1MCP-1CCL2、调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CCL5eotaxin等;以及 ③诱导型效应酶表达: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此外,NF-κB也能激活其自身抑制剂IκB-α,随后转移至细胞核与NF-κB启动子结合,终止NF-κB诱导的转录激活,最终IκB-α以失活态返回细胞质。总的来说,NF-κB是一种发挥作用迅速的转录因子,可调节宿主感染早期的先天免疫应答,并与慢性炎症和多器官衰竭相关。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检测细胞因子,其中以ELISA最为常见。

0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指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02
其它方法

IκB-αp-IκBαSer32)、STAT3p-STAT3Tyr705)、iNOSCOX-2p-ERK1/2SAPK/JNKTNF-αIL-1IL-6P38p-P38ERK1/2JNKp-JNKα-Tubulinc-junc-fosβ-actin等可通过Western印迹法测定。DNA结合蛋白如p38SAPK/JNKc-srcAP-1RasAkt等则可通过EMSA测定。(上述罗列的蛋白已经文献验证。)


15
共刺激分子检测
巨噬细胞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激活可以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标志物,包括CD68CD86CD80F4/80CD11bCD40B7-1B7-2等,这些标志物在巨噬细胞的抗原处理以及向T细胞抗原提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D40CD40L的相互作用在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中意义重大。因此。这类分子表面表达水平升高意味着免疫应答能力增强。

测定方法:经/未经刺激处理的巨噬细胞用PBS洗涤后,用5%山羊血清封闭细胞表面15 min,或在冰上用含有10%正常小鼠血清的染色缓冲液封闭细胞表面20 min,封闭结束后洗涤两次。随后,将细胞与抗CD80CD40CD86和相应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4°C下孵育约30 minPBS洗涤后,细胞用1%多聚甲醛固定在PBS中,对固定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每个样品至少分析5000个细胞(细胞也可不固定直接上流式检测)。


16
cDNA微阵列

cDNA微阵列技术可识别特定基因,并允许研究人员比较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基因的表达谱。简言之,提取经/未经刺激处理的巨噬细胞的总RNA,用于cDNA合成、标记和微阵列杂交。

17
参考文献
1. Khatua, S., J. Simal-Gandara, and K. Acharya, Understanding immune-modulatory efficacy in vitro.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2022. 352: p. 109776.
2. Pereira, M.C., et al.,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salivary gland extract as a source of immunomodulatory molecules. Experimental & Applied Acarology, 2021. 83(3): p. 387-398.
3. Jiang, S., et al.,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fucosylated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Stichopus chloronotus on RAW 264.7 cells.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1. 251: p. 117088.
4. Di Virgilio, F., et al.,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echniques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P2X7 receptor (P2X7R) in mammalian cells.Methods In Enzymology, 2019. 629: p. 115-150.
5. Maeda, R., et al.,Immunostimulatory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Caulerpa lentillifera on macrophage cells.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2. 76(3): p. 501-505.
6. Makola, R.T., et al., Lithium inhibits NF-κB 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modulate inflammation profiles in Rift valley fever virus-infected Raw 264.7 macrophages. Virology Journal, 2021. 18(1): p. 116.
7. Schepetkin, I.A., et al., Macrophage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Opuntia polyacantha.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08. 8(10): p. 1455-1466.

8. Haydar, D., et al., Azithromycin Polarizes Macrophages to an M2 Phenotype via Inhibition of the STAT1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Journal of Immunology (Baltimore, Md. : 1950), 2019. 203(4): p. 1021-1030.

以上就是今天整理的关于巨噬细胞功能评价的所有内容啦,希望大家喜欢,我们下期再见啦!随手点个赞,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的动力。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