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箱里刚拿出的牛奶能喝吗?加热会破坏营养吗?

 营养师Vivi 2022-11-22 发布于北京

天气冷了又到了老母亲们担心孩子的时候,夏季一般多是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奶就可以喝,冬季担心孩子吃的凉了对胃不好,于是很多家长会选择将取出的凉奶加热后来给孩子补充营养。

但是有的家长说了,牛奶热了里面营养不就没了?真的是这样吗?牛奶的冷热对于营养来说真的有关系吗?

牛奶加热,营养受损?

要说我们喝牛奶,主要摄入的营养还是蛋白质和钙。而这两种营养素并不会因为加热受到太大的影响。

钙作为微量元素,对 100℃ 以下的加热不太敏感,牛奶中的钙元素不会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明显变化。对于「热」比较敏感的成分主要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

在加热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比如我们加热牛奶时见到的「奶皮」就是蛋白变性表现之一。但是,变性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营养价值,可以放心饮用。

除了钙和蛋白质,牛奶中的一些维生素可能会在加热过程中流失部分,但是相对于来说也没有家庭会给孩子通过喝奶来补充维生素C,所以不用担心啦~

牛奶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

所谓的“蛋白质烧焦”,其实是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果糖基氨基酸”就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之一。

市场上的“常温奶”在生产过程中被加热到了135°C以上,而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也还是很低,只不过是“敏感的人能够体验到风味有所不同”而已。

所以所谓“牛奶煮沸生成有害物质”,纯属是杞人忧天。

既然加热安全,可以放心加热?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牛奶加热也是如此。当然,这只是说“把牛奶加热到沸腾”不会有有害,营养损失也微乎其微,并不意味着推荐把牛奶煮沸了喝。

把牛奶加热有两个目的:一是杀菌,二是达到“适口温度”。

对于牛奶的温度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如果不喜欢喝凉奶,微微加热至温热就可以,可不能跟炖菜一样咕嘟咕嘟两分钟哈~

为什么孩子喝凉奶后会拉肚子?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一拉肚子,那就是吃凉了。其实不是,早就有科学家做过实验,10 分钟之内吃 500g冰淇淋,体内核心温度只下降了 0.8 度,而体表温度一点没变。

500g的冰淇淋,按照某喜,一盒90g,500g也就是一次性要吃到将近六盒,一般人却确实是不会一次性吃这么多。

不舒服可能不是凉的锅

很多人就有疑惑了,既然吃凉的对肠胃没有影响,那为什么我一吃凉的肠胃就会不舒服呢?其实问题不在于冷藏之后食物变得有害了,而是没有正确地冷藏,没有正确处理冷藏之后的剩菜。

比如,冰箱不干净、温度没达到存储要求等都可能会导致你吃完凉的食物以后拉肚子。

而且就算是同等情况下,不同人的耐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可以通过辣来类比,同样辣度的食物,有的人吃辣就拉肚子,有的人就没事,冰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喝冰水就拉肚子可能是因为肠道平滑肌对于温度相对更加敏感,冰水通过肠道的时候直接让肠道发生了痉挛现象。

冰冷食物对肠胃有没有影响?

早在 100 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叫 Gilman 的医生,做了个惨绝人寰科学求真的实验:让接受洗胃的病人喝下不同温度的水,然后马上抽取胃液测量温度。

结果发现:喝下两大杯冰水,5 分钟后,胃液的温度仅比体温低约 2℃。

而整个胃内的温度就更稳定了:不论是吃下冰冷还是滚烫的食物,胃内的温度变化都在 0.3℃ 内。

也就是说,正常饮用情况下,喝下去的冰水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变成接近体温的温度,所以真的不用担心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有的人不建议吃凉

还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是冰冷的食物,对于下面两类人来说,冰冷食物还是能注意就注意吧:

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我们经常听人说,有这人一紧张就会拉肚子,这种人很有可能就是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有不同类型,有便秘型、腹泻型;症状也多种多样,有些人一吃凉腹痛、腹胀、拉肚子。所以这类人,还是不要吃凉的食物啦~

有偏头痛病史的人

这种冰冷食物接触舌头后引起的头痛现象,被医生称为「冰淇淋头痛」。冰淇淋头痛很常见,调查显示患有偏头痛的人发生概率更高。

好在冰淇淋头痛来得快去得也快,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大部分人持续 5 分钟左右,通常也没什么危害。

这种人如果想吃,一定要吃的慢一点,也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虽然对身体危害不大,但是也确实不是一个很好地体验。

总之每个人都有适宜自己的温度,喜欢凉的、热的都可以,凉≠不健康,热≠健康。总归还是自己生活方式的习惯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就可以啦~

参考文献:

[1] 《大夏天,可以给孩子喝冰水、冰牛奶吗?》丁香医生

[2] 《孩子可以喝冰牛奶吗?香港卫生署竟然说……》现代育儿百科

[3] 《牛奶加热会损失营养吗?》果壳

[4] 《牛奶加热后,营养会流失吗?》丁香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