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的典范 贾樟柯在电影《山河故人》当中大量的背景及拍摄地,都取自汾阳老城,其中就有很多老旧民居和这座破旧的基督教堂钟楼。鸦片战争前后,汾阳作为山西中部一个极重要的城市,由西方传教士先后传入了基督教和天主教,一时间,给汾州古城带来了西方先进思想、西医、西式教育,基督教会还修建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基督教附属建筑。这些不仅让当时的汾阳成为宗教大市,也为现今的汾阳留存了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中就包括已经破败的基督教教堂和城中心未完成拆迁的老旧民居,通过它我们还能领略到深厚的独具特色的中西交融的那段历史,以及汾阳的历史文化。 电影《山河故人》海报当中的汾阳基督教堂钟楼(图片来自互联网) 基督教堂钟楼远眺 教堂的文保碑 这块碑的标记为“AD1911” 西式的楼体建筑与中式的十字歇山顶形式相结合 礼拜堂又是卷棚顶建筑 是个中西结合的产物,现在已不多见了 光绪15年(1889),基督教中国总会派遣美国牧师文阿德来汾阳传教,他利用西医为人治病、戒毒之方式,正式开始把基督教传入汾阳。到宣统二年(1910),随着教徒增多,于是文阿德牧师在汾州府城内南水井街北口主持修建了基督教堂,由祷告堂、钟楼、教堂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于次年竣工,高20米的钟楼拔地而起,极为壮观,是当时城内最高建筑,可俯瞰汾阳全城。 院中的平房 院落的大门平时是锁着的 钟楼已经是岌岌可危 教堂院门 基督教堂门上贴满春联 基督教祷告堂与钟楼为连体建筑,平面呈现十字,钟楼设计主体为西式风格,钟楼顶部则为中国传统的十字歇山顶,别具一格。基督教在汾阳的建筑大多采用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方法,钟楼至今保持原建筑风格,一直引人注目。 教堂主体是卷棚顶和硬山顶的形式而钟楼又是十字歇山顶,真可谓是中西合璧建筑 教堂内景 教堂最后面 刻于教堂墙壁上的宣统三年的思女鋕碑 尽管西方传教士进入传教是中国清末以来积贫积弱,遭受列强欺辱乃至文化侵略的表现,但客观上,基督教在汾阳的发展壮大给汾州古城带来了先进思想、西式教育、西医以及更好的交通,促使汾阳成为一个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地方。尤其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督教堂等一系列建筑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 现如今,颇具规模的基督教堂已于2002年6月列为第三批汾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以基督教堂为中心,南至今市区鼓楼西街以北、北至胜利街以南、东至鼓楼北路以西、西至英雄路以东的整个二府街区也于2011年设立为汾阳历史文化街区。最令人欣喜的是,汾阳市于2014年6月3日正式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老城区往里走都是老房子 像个过去机关家属的大杂院 这个院子很不一般 门额上的文字意寓深刻 精美的砖雕依稀可见,上面的凤凰牡丹还在 老旧民居在汾阳老城中比比皆是,但是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即将消失。这些老旧的民居是汾阳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的一部分,但是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历来都是个矛盾共同体,如何去做将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参考来自“微汾阳” 带斗拱的砖雕门楼很是精致完整 这肯定是个大户人家 垂花门楼上的镂雕 门上的砖雕造型也非常漂亮 过门额“锡尔纯嘏”有大福大贵的寓意 应该是“履谦恒益”寓意深刻 电影《山河故人》中梁子家取景地 “雲爘天章”不知读的对不对 汾阳老城中的胡同,这个以后肯定是要消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