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放假,我们自驾车千余公里来到山东蓬莱市,又从蓬莱市坐渡轮到长岛。当我们登上长岛的时候,走在街中心,没有感觉到大海已把我们团团包围,全然是一座风景优美、经济繁荣的滨海城市。一曲曲渔家号子,一阵阵锣鼓齐鸣,把长岛明珠浴场2000米长的海滩喧腾的热热闹闹。长岛的家庭旅馆业做的非常好,当地渔民将自己家多余的房间进行简单的装修改造,为游客提供吃住的条件。他们在休渔期将渔船进行清理、装饰,供游客到大海上游玩。我们离开喧闹的都市到渔村做一次“渔民”,这种感觉是非常惬意的。我们吃渔家饭、睡渔家炕,跟渔民们出海布网、下笼、抓蟹、收获鲜活的鱼虾,体会渔家民俗。满足了我们寻求回归自然,亲历了大海人家的生活方式,这种新奇刺激的渔家人生活,让我们收获颇丰。晚上十一点多,我们才来到渔民家,这里是我们来之前已联系好的渔家。进大门,看到女主人正在为我们整理被褥,看着洗的干干净净的床单和被罩,心情真好,犹如回到家的感觉,好想立刻躺上去,把身体舒展一下。我最为感叹的是他们家的地板犹如海水冲洗过,一尘不染。窗台前摆放一个玩具小熊,给这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平添了动感,女儿上去先抚摸一下小熊仔,她快乐地又跳出屋外。小院里的所有东西看似都是刻意摆放,并不是随便放置的,家里简单而整洁。十二点了,大家才一个个地静静睡下,小院里显得一片寂静。我悄悄地打开小屋的门,站在小院中间.大海边的夜空是这么纯静,仿佛走进了一个如梦的世界。星星如此明亮,月亮弯着腰冲我眯眯笑。辽远的海天在我内心深处撑起了一片湛蓝,心中竟无限地宽阔起来,我的血脉里涌动着激情。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大海边飘过来的味道,一股淡淡的咸味和海风里夹杂着的鱼腥味。轻轻的海涛声也许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听到,让我有一种幻觉,犹如乘着海船,在海上游荡,心中升腾出未曾有过的愉悦,把十几天连续工作的疲劳一扫而光。困意袭来,我回到小屋,女儿和老公已发出均匀的呼吸,甜甜地睡着。一贯睡眠不好的老公,今晚枕着故乡的海,睡的如此香甜。女儿袒露着四肢,一脸的无忧无虑,脸上的小酒窝突显出来,又在做美梦吧!也许饱尝了海鲜,正慢慢品味呢。早上五点多,天已大亮。我听到隔壁房间有人说话,是渔家男主人和女主人忙着做家务。男人是渔民,每天不是出海就是忙船上的事,女人在家招待客人。他们家的七间房,有五间做家庭旅馆,他们自己住一间带厨房,有一个客厅是供客人们吃饭用的。女主人已习惯于早起,她正在揉面准备做馒头,炉子上熬着粥。我没有打扰他们,也许早晨这个美好的时光才是他们夫妻交流的最宝贵的时刻。“嗯,习惯了。”他说着自顾自地忙活着,打开小院的门出去了。“走这么快!”女主人娇态地喊着,手里拿着一个小包,快速地赶了出去,那种急切的关爱就这么渗透出来了。我看到了一幕海边人家的亲情,他们温馨、祥和、淡然的日子过的这么殷实,更体会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生在海边实在是一种幸福,听海欢笑,看海跳跃,自己的心胸也随之开阔起来。我打着哈欠回到小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海边人的淳朴和宽阔的胸怀,在撒满朝晖的海滩上,他们内心的情感犹如这大海是这么的坦荡,那种无言的爱也许用文字是无法记述的。经过和女主人的交谈,才知道她是75年响应党中央号召从城市来到这里的女知青。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她早已把自己融入到大海边的人家。她们有一个独生女儿,去年已出嫁到青岛市。说起她的女儿她非常自豪,那种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情绪感染着我们。她的家庭旅馆是周围人家最好的一个,她说话豪爽而直接,勤劳而周全,每位到她家做客的人总是要留下她家的电话号码,是为了回家后告诉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住在她家里。因为,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家的感觉,她犹如大姐姐照顾着我们的住行。我们有什么要求,只要告诉她,她立即去做,想吃什么海鲜,她会跑到海边打渔人家买来刚出海归来的海鲜,活蹦乱跳的各种海鱼、大虾、螃蟹、大板虾等等。女主人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说:我们渔民在家吃鱼时,忌讳说“翻”等不祥的词,也不允许翻鱼,只能把鱼刺挑掉再吃另一部分的鱼肉。我们海边人家以海为生,对大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渔民们在出海前把红枣等供物投入大海,以求保佑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这就是我们的祭海仪式。她告诉我们渔民生活中的种种风俗,在特定的海洋环境中,显得特别有人情味。 长岛四面环海,碧波浮翠,不仅风光旖旎而且物产丰博。海还是这片海,渔民还是这群勤劳而勇敢的渔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老一辈的木质帆船,小火轮渔船都相继退出了海洋舞台,替代它们的是崭新的钢质渔轮。渔船的改进,带来了更大的收获,也大大促进了半岛的发展。踏步海滨,海边人家面貌全新,但浓郁的渔家气息却从末变淡,一如甲板上横行的大蟹,跳跃的大黄鱼,安静的蛏子,依旧散发着浓浓的海腥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