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孙子兵法》第7讲:虚实篇第七(三)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11-23 发布于江苏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军政》是周朝早期的兵书。孙子博览群书,所以他在写《孙子兵法》的时候看过非常多的兵书。

旌旗和金鼓,就是号令,发军令和军鼓的。在战场上指挥官在山顶,你们互相看不见,看不见对方在做什么,就挥旗帜发号施令;互相听不见,就通过金鼓鸣金收兵。

旌旗和金鼓是分别用视觉和听觉来下指令的。现在我们用无线电来下指令,方式方法在与时俱进,就是要想做到风、林、火、山。

首先指挥官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谋略,然后指令要下达的下去,千军万马就如同一人。

一民之耳目,就是统一士兵的眼睛跟耳朵,让大家所有行动听指挥。我们的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也都是从这里得来的。

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战争来不得半点马虎,要能够用统一的指令调配三军。勇敢的人在不该冲的时候也不能够往前冲;胆小的人也不能往后退,后面推着你往前打,你必须得打。

这就是三军同听号令的价值所在,叫用众之法,上下同欲者胜,万众一心,其利断金。如果这股气没有了,就会丢盔弃甲而走。

所以这股气不能够少,而在战场上双方又要对这个气进行较量。《论语》里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勉励的话。而战场当中,就是想方设法去夺对方的帅,夺对方的气。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夺掉三军的气,夺掉将军的心。心和气被夺掉了,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早上气是非常尖锐的,叫朝气锐,七八点钟的太阳最有朝气;昼气惰,昼就是中午12点,该睡午觉了,懒懒散散;到了晚上,该睡觉了,不打了。早上的气最强,中午是懒散的,到了晚上就毫无斗志了。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所以,就避开他的锐气,在他惰和归的时候去打,而且还要有变化,如果对方吃准了你会晚上来打,他们就会白天睡觉养好精神晚上备战,这个时候晚上的气就最锐。所以敌我双方,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力量调到最大,趁对方最虚的时候去打,叫以实击虚。

不能够让对方猜到自己的意图,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叫难知如阴。此治气者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也是治气的方法。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自己军纪严明,整治的很好,等到对方出现躁动了、乱了,那就可以夺心了。自己很静,对方沉不住气,哗变了,这也就是夺心了。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你从远方来,我从近处去,我比你近;力量的悬殊,你长途奔袭而来,我坐在这等你,叫以逸待劳;你饿着肚子过来,我吃饱了饭等你,以饱待饥,这是力量的差。所以善战者,治气、治心、治利。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如果看到对方士气非常锐,硬仗尽量不要打,否则会很吃亏,这时就是治变。

这里讲了用兵、军争的几个原则。把气、心、力三者进行调配,用兵之法存乎一心。都是心中懂得这些谋略之后,就会看这个气象如何,对方的心力如何,然后可以做出最稳妥的判断。这就是对一个指挥官不断成熟的考验。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这里是用兵的时候几个要注意的点。

高陵勿向,如果对方在山顶,你在山脚,就不要往上冲。因为居高临下的时候,下面的人劣势非常大,往上面打,角度不好;但上面的人扔石头从上往下砸,不需要用力。

饵兵勿食,饵是诱饵,别人派个诱饵,如果你打掉,就会被诱到包围圈里面去。

穷寇勿迫,别人已经走投无路了,就不要再去过多的逼迫他。可以让他回去报个信,将来他看到你会吓破胆。当然我们的主席也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穷寇追还是不追,要看情况。

如果他回去是有好处的,或者他已然不成什么气候了,那就不用追了,因为你的军队有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他还没有到穷途末路,准备回去修整修整再过来突袭你,那就不能够放过他。一切要看心、气、力,然后参合三者而形成的变化,存乎一心。

锐卒勿攻,别人气势很强的时候不要攻;背丘勿逆,背丘就是背靠着大山,迎过去变数很大,自己要先断其后路;佯北勿从,北是吃败仗,佯是假,就是他假装吃败仗,你去追的话,肯定会走进别人包围圈;归师勿遏,别人往回逃,不要拦住他,可以放一点假消息,为你所用。

围师宜缺,把别人围起来,不要水泄不通,要开一个缺口,网开一面,不让对方死战,如果对方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亡很大,给他一个求生的缺口,他跑出去俘虏的概率就很大。

这也是前文所说的“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是以把对方全歼为目的。当然也有分别,在对方力量还非常强的时候,就需要消灭一些有生力量,或者重要的战果,要斩首等等,这都属于战术的问题。

孙子讲的是大规律,并不是我们一定要按照他的来做,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持用兵之法眼。

要避实而击虚,不要受对方的影响而上当;然后,上天有好生之德,全军为上,不以杀人为目的,要以整个的战争结局导向来判断,以战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又不能够死板。

兵法之妙存乎一心,懂得了这些规律,懂得了这些原则,多去运用,多去理解,但不是死守。

经典原文: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