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念已故之人的时候,四首经典悼亡诗词,使人黯然泪下

 黑蛋文化 2022-11-23 发布于宁夏

悼亡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一般是诗人为了悼念离世的亲友而写的,读来情真意切,忧思不绝,十分动人。相比起其他比如送别、思乡等等的这些题材来说,悼亡词的数量总体来说不是很多,其中有悼亡长辈的,也有悼亡其他亲人朋友的,但要说最打动人心的,还应该是夫妻之间的悼亡。

正是因为匆匆一逝未能偕老,独守茫茫人间感到无限凄凉,只能将无处可诉的思念和悲伤都寄托在一段段寂寥又哀婉的文字中,来追忆和怀念曾经的身边人,充满着无限的哀伤,感人肺腑。

1、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离斯有五首,都是追悼亡妻韦丛而创作的,这是其中的第四首。韦丛是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纪轻轻就嫁给了元稹。当时的元稹还没有功名,两个人的生活也比较贫困,然而韦氏没有半分怨言,两个人始终相亲相爱,当他们的生活境遇越来越好的时候,韦丛却病逝了,元稹非常难以接受。妻子去世后,他写了不少悼亡之作,这首就是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怀念。

元稹的意思是说:“曾经见过沧海的人,再看其他的水,就觉得不过是尔尔,曾经看过巫山的云,便觉得别的地方的云不值得一看。”元稹巧妙地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和珍视,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是悼亡诗中的名篇。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妻子王弗的,被称为古今第一悼亡词。王弗是苏轼的原配妻子,她出身读书人家知书达理,和苏轼结婚后,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就陪着。苏轼读书有遗忘的地方,她就在一旁轻声的提醒,生活中更是对苏轼关怀备至,两个人情谊深厚。可惜后来王弗早早病故,苏轼痛心疾首,对妻子的故去多年无法释怀。

熙宁八年(公元1075),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正月二十日这一晚,他梦见了妻子,醒过来倍觉凄凉,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悼亡词。这首词把梦境和现实交融为一体,自然而又深刻,可谓字字血泪,哀婉欲绝,读来催人泪下。

3、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历来评价颇高,和苏轼的《江城子》一起被誉为两宋悼亡词的双壁。贺铸的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写有《问内》诗,写的就是妻子冒着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他们是相濡以沫、夫唱妇随的一对。贺铸和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在词里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在那里过世,贺铸要离开苏州的时候,感到满腹辛酸,物是人非,因此发出哀叹:“明明是和妻子一起来的,怎么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呢?”

在这样的悲伤之中,贺铸看到的是窗前梧桐的落叶凋零,想到的是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也经历了失去伴侣之苦。这首词情真意切,语凄辞美,让人不忍读,也不忍去联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这样的时刻,比如一个重要的人离开了,当我们再次来到曾经和他们一起经过的街道,曾经一起吃过饭的地方等等,都会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充满伤心、回忆和怀念。

4、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的这首词,柔肠百转,凄然欲绝。纳兰的妻子卢氏因为难产去世,妻子亡故三年,纳兰写了这首词纪念妻子。词的上阕写出了纳兰对天人永隔的无限憾恨,下阕表达了纳兰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一句“清泪尽,纸灰挥起”写得很妙,思念、凄婉之情尽在此景中。全词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凄婉缠绵,读来让人沉痛哀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