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 - 六号门

 张洪清 2022-11-23 发布于北京


六号门

电影《六号门》,东北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吕班执导,郭振清、李紫平等出演,1953年上映。影片根据天津搬运工人集体创作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讲述了解放前夕,六号门车站的搬运工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与货场把头进行坚决斗争的故事。

图片

解放前夕的天津搬运码头,工人们受尽马八辈(陈士和 饰)父子和国民党统治者的压榨,个个挣扎在死亡线上。搬运工胡二(郭派清 饰)强忍饥饿扛包运货,累得昏倒在地,儿子因捡漏在地上的粮食,被马家的狗腿子活活摔死。胡妻(李晓工 饰)闻讯哭昏死过去。愤怒的工人自觉聚在一起商议,推选胡二和丁占元(李紫平 饰)为代表,率全体工人大闹马八辈的寿宴,追讨扣发的工钱并增加工资,不然就罢工。在六号门带动下,全市各货场码头纷纷响应。在强大斗争压力下,马八辈的儿子马金龙(谢添 饰)不得已给工人增加工资,之后指使特务逮捕了胡二。解放后,马氏父子受到政府处理,工人们推选胡二当了搬运站长,而被政府处理的老恶霸并不甘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作背景
1951年,天津工人文工团排演的话剧《六号门》进京演出,引起各方面热烈反响。全国总工会、文化部、中宣部有关负责人建议中央电影局将这部话剧改编成电影。此时,描写大连工人解放前生活的电影《海港生活》因剧本审查问题搁浅。由于题材相似,电影局遂命《海港生活》的编剧陈明、导演吴祖光接手《六号门》,并指定由东北影制片厂拍摄。
换将重拍
接到任务后,陈明很快写出剧本,经审查同意后交付拍摄。但是,因为导演吴祖光对天津码头号工人生活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演员选不力,《六号门》的工作样片在送审时未获通过,尽管拍摄工作已经进行了80%,电影局仍决定暂停拍摄,更换导演,重新摄制。
电影局找来“救场”的导演吕班早年当过工人,组织过工人运动,但接手影片后,仍花了半年时间深入京津搬运行业,走访工人家庭,观察把头的“公馆”,了解脚行苦力在旧社会的生存状况和斗争情况。旧社会搬运工人受到的剥削令吕班震惊,而工人们从苦难和斗争中磨炼出的意志品质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根据这些感受和体验,吕班认为,影片应该注重运用以个别反映一般的典型化原则,通过胡二一家的遭遇与命运变化,揭示工人阶级的普遍命运,体现出他们从自发到自觉的成长过程。因此,他决定把“刚韧粗壮、大刀阔斧”作为影片的基本风格。
演员选择
重拍方案制定后,吕班对演员也进行了调整,除了演胡二妻子的李晓功,其余均予以更换。吕班要求扮演搬运工的演员必须体格健壮、形象敦实、气质刚强,而且了解、熟悉乃至是亲身从事码头搬运工作。电车工人出身的话剧演员郭振清首先被副导演苏里看中,经吕班拍板,成为胡二的扮演者。而片中工人骨干刘斌的扮演者就是人物原型、六号门码头货场工人刘永才。
对于封建把头阵营,吕班请来合作过《新儿女英雄传》的谢添扮演马金龙。经多方推荐,吕班选定天津评书艺人陈士和扮演马金龙之父——马八辈,因为陈士和的年龄、长相与马八辈的原型——马家脚行老把头马玉山相似,且富有江湖经验。
角色塑造
摄制恢复后,吕班率全体成员来到天津码头六号门货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过去的艰苦生活和斗争经历,寻找角色创作依据。郭振清在体验生活之初,为工人们试演胡二得知孩子被把头摔死的戏。他以泪流满面表现人物的悲愤之情,但工人却反馈他演的不像。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胜任角色。后来,经过深入生活和导演的启发,他对人物塑造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拍摄孩子惨死的戏时,不再表现哀怨消沉,而是强调人物刚强的特征。李紫平在设计丁占元一角时,原先较多着眼于角色的勇敢坚定。经过与老工人接触,他发现工人在斗争中是很讲究策略的,比如利用大小把头之间的矛盾。受此启发,李紫平在表演中在突出人物性情坚毅的同时,也注意表现工人阶级的智慧。

图片


  • 时任中央电影局局长的袁牧之直接过问该片的拍摄,亲自写出剪辑大纲,并花了几个通宵帮助剪辑。吕班曾提出在影片字幕中写上“剪辑导演袁牧之”,但袁牧之坚决谢绝了。

  • 该片中扮演搬运工的群众演员全部由真正的搬运工人。

  • 本身是搬运工人的刘永山在拍到胡二孩子被摔死的戏时,回想过去受的苦,气得忘记了是在演戏,抓过扮演把头的演员就摔,那位演员被摔得五六分钟才缓过劲儿来。

  • 该片在天津拍罢工一场戏时,动用了一千五百名来自各单位的群众演员。

  • 片中胡二住的大杂院是在天津一个叫“养鱼坑”的贫民居住区拍的实景,在拍迎接解放军进城的戏时,因为拍摄期间院内不能生炉子,为配合拍摄,大杂院的居民中有的人直到下午都没吃成饭。

  • 该片剧组在天津货场拍戏时,搬运工人们把协助这部反映工人生活的电影当成自己的任务,有一次,为了帮剧组抢太阳,货场工人一天之内将场内四百多个二百余斤重的麻包从东搬到西、从西搬到东三次,却毫无怨言。


电影传奇-六号门 码头旧事

图片

图片

吕班(1913-1976),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山西榆次。1930年考入北平联华影业公司演员养成所,结业后留任北平分厂当场记。1937年入上海明星二厂当演员。在《十字街头》中饰大学生阿唐。1938年赴延安,在抗大总校文工团任艺术指导。1942年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实验剧团团长。1948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
1950年后导演了《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1952年回长影,先后独立执导了《六号门》,该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54年,与袁乃晨联合执导《英雄司机》。1955年,执导艺术记录片《黄河大合唱》,同年与史东山联合执导《百万雄师下江南》。他还筹建了喜剧电影公司“春天喜剧社” 。1956年,执导《新局长到来之前》,同年执导白穆、黄婉苏主演的《不拘小节的人》。1958年,自编自导《没有完成的喜剧》,该片由韩兰根、殷秀岑合作主演。1976年,吕班逝世。

END



关注“我们”
图片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