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加尔湖——我的诗与远方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清风明月如斯,而我爱你如画。

遇见你之前,早已耳闻你的大名。苏武牧羊19年的北海,李白出生的碎叶城,虽已远离故土的你,却依然飘在我的梦中,只是我从未想到,能一睹你的容颜。——夕茜

李健的一曲《贝加尔湖畔》,再一次激起了我心中的向往。我要去贝加尔湖畔唱《贝加尔湖畔》!朋友都笑笑不语,我的梦想永远在路上,现代三毛,有三毛的梦想,却缺乏三毛的勇气。

自我放逐西伯利亚,听歌看湖,直飞伊尔库茨克,其实也不难,不是吗?你有多热爱,梦想就有多近!梦中的蓝眼睛,我来了!

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古时也称北海、小海。康熙年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与沙俄互换土地,才归属沙俄。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的淡水湖。有336条流入,只有一条河流出。



上海直飞伊尔库茨克四个小时,没有时差,到达已是下午五点,阳光正艳,想象中寒冷的西伯利亚比梅雨季的上海更炽热。机场很小,很快就进了海关,伊库市(伊尔库茨克市)整个城市建立在山坡上,街道很整洁,几乎没有行人,一片安静与祥和。

你很难想象,当年前苏联流放的十二月党人,就是流放此地。流放西伯利亚,类似于清朝的流放宁古塔,都是死亡的代名词。然而,此时此刻,我却想留在此处:端一杯热茶,坐在小旅馆门前的长凳上,吹着西伯利亚的冷风,看落日久久不落,静静发呆,享受孤独的快乐;或漫步街头,走在绿树遮天的土路上,感受80年代的城市风情,默默徘徊,体验异国的情调。

接待我们的曹导是位东北帅小伙,在伊库国立大学就读。他说我们正巧赶上了最热的天气,贝加尔湖5月才开始化冻,9月又要开始结冰。漫长的夏日,太阳从早上四点升起,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落下。而到了冬日,则是相反,太阳九点才出,五点就收工了。当然,俄罗斯人是不管日出日落的,朝九晚五,到点下班,只有提前不会延后。

我的心中只想着贝加尔湖,在城市中逛得漫不经心,绿地、教堂、市政厅、爱情桥,直到走过安哥拉河畔,才有了一丝惊喜。这是唯一从贝加尔湖流出的河,水量丰沛,表面波澜不惊,底下暗流汹涌。宽阔的水面,河水安静而快速地流淌,日光下,河底的沙石清澈可见。而这样的水是从贝加尔湖流出的,期盼的心情又多了一丝神秘。

伊库是信奉东正教的,一路闲逛,走过了好些教堂,还有女修道院等。但喀山大教堂最值得一看。喀山大教堂的院子不大,门口一边一个乞讨者,正对大门的就是富丽堂皇的大教堂,气势逼人,相当震撼!正巧有一对新人来教堂结婚,可能时间还早,身着白色短裙、白色护袖的新娘在院子里的花坛边聊天,新郎不知去向,带着蓝色绶带的伴郎倒是很有闲情雅致,在喷水池边拍照留影。可惜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参观一场异国婚礼。

安静、肃穆、大气、包容,是伊库给我的第一印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是上海可望而不可即的。野猫慵懒地躺在人行道上,鸽子围绕着游人盘旋飞翔,沙鸥停靠在河边的栏杆上左盼右顾,粉嘟嘟的小胖娃随时闯入镜头与你同框,好一幅人与自然的美景。想象赵忠祥动物世界的配音在耳边响起: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里是温暖的西伯利亚,来自贝加尔湖的湖水,正通过安哥拉河,源源不断流向北冰洋......



午餐后,我们就出发去奥利洪岛——贝加尔湖的心脏,也是贝加尔湖上最大的岛屿。越野车在草原上不停颠簸,五个小时后到达了车船渡口,一望无际的湖泊呈现在眼前,惊喜却是没有。船在湖中航行大约十来分钟就上岛了,来接我们的是三辆当地的土坦克。岛上本没有路,开的车多了,也就有了路。车行在草原的小丘陵之间,尘土飞扬。司机大哥一上车就开启俄罗斯民歌,节奏欢快,伴随着坦克车上蹿下跳,刺激!不用走路,手机就开始自动计步,一个小时,妥妥地一万步。

终于到达胡日尔小镇,除了灰尘,小镇上都是简易的木屋,心一下就冷了下来。还好,我们还要去看日落,萨满石的日落,无数人向往的圣地。草草地在超市买了些泡面火腿算做晚饭,我们就开拔去看落日。

步行二十多分钟,上得山坡,落日还早,远远地挂在天空,余晖正红,映照在祈福柱上煞是好看。木头的柱子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祈福柱上则挂满了各色的经幡。远远的湖中的两座小山,就是当地人崇拜的萨满石,传说成吉思汗的尸体有一部分就埋在此山下。而普京执政时,伊库的问政就是在萨满石边提出的,开发奥利洪岛的要求,岛上这才有了电,也给了旅游开发的前景。

为了更近的瞻仰萨满石,我们开始下坡,山路很陡,路上都是小石子和碎沙。一脚踩下去,站不稳就会打滑。手拉手走路,更危险,一摔就是俩儿。为了安全,我们在半山坡停了下来,拍了些照片,就返回了。湖边的小毛虫太密了,呼吸间都是黑乎乎的。回小木屋的路程,我们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第二天,天很早就亮了。岛上的清晨寂静安详。小木屋的早餐是简单而有营养的,红茶,面包,火腿片,鸡蛋,再加几片黄瓜和番茄,哦,还有一碗牛奶泡饭。此后的几天,我才知道,早餐才是一天当中最值得期待的一顿美食。虽然,习惯中华美食的我们,对俄餐并不抱什么期望。

早餐时,我们遇见了来自北京的自驾游8人组,平均年龄70出头,精神抖擞,从满洲里进关,开了5天,行程一千多公里。而我们的8人精品团里也有位82岁的大龄团员,脚步比我还灵光,真心佩服,这艰苦的旅程,也只有老同志才最肯忍受。



来之前,本打算带本《瓦尔登湖》,体会下梭罗的湖边独居生活,同样住小木屋,自己种菜,认各种各样的野花和植物,还有昆虫和野鸟。虽然他住 了两年多,我只有两天多,但心灵的宁静,却是相通的。

岛上的生活这就开始了。虽然贝加尔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可既来之,则安之。无论什么样的日子,都可以过得开心,这才是生活的本事。

可爱的土坦克又来了,突突突地拉着我们在湖边奔跑。由于气温太高,岛上的森林着火了,天空上白雾弥漫,间或能闻到烧焦的味道。原定行程只能改变,北线最北段的北望角去不了,很是遗憾。可是岛上到处都是风景,随随便便都是美景。



湖边的风很大,水很清,路却是极陡的。爬上高坡,看碧海清秋烟波浩渺,深入峡谷,观长湖浅滩浮石层叠。对岸的山是奇形怪状的人脸白,近处的石是红褐褚黄的象形山。湖中的水是分层晕染的绿,是深蓝浅碧的青,是金砂堆积的黄,从岸边到远处,层层叠叠,清澈晶亮。日光可以直射入湖底,没有浮游生物,没有小鱼小虾。水至清则无鱼,难怪如此。手入水中嬉戏,冰清透凉,捧一捧,放嘴边,似雪水融化,无色无味。曹导说,这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我本想喝一口,又怕污染了岛上的动物饮用水,还是作罢。

高坡上看风景,可以看到湖的博大和宽阔,纱巾在风中呼呼作响,像风帆鼓足了劲。跳跃飞翔,向天空更高处去。尘世间所有的不快,都在此刻消失,起跳,放飞梦想!放纵心情!可以呼喊,可以歌唱,没人会听得见,因为风比你更卖力的在吆喝。



峡谷里亲水而坐,日头下的石头是温热的,脚底下的湖水是清凉的。就这样,托着腮帮子,静静地看着湖面,听风声婉转吟唱,突然也有了想唱歌的念头。记得去年第一次听到李健唱《贝加尔湖畔》,就着了迷,单曲循环了三天,也就在那时,我有了去看贝加尔湖的愿望。当时,上海直飞伊库的航班还没有开通。

如今,机缘巧合,我来到了贝加尔湖畔,怎能不高歌一曲?拿出手机,打开伴奏,和着风声,浅唱低吟。贝加尔湖的湖水,请收下我的深情凝眸。

在我的怀里 在你的眼里

那里春风沉醉 那里绿草如茵

月光把爱恋 洒满了湖面

两个人的篝火 照亮整个夜晚

多少年以后 如云般游走

那变换的脚步 让我们难牵手

这一生一世 有多少你我

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

多想某一天 往日又重现

我们流连忘返 在贝加尔湖畔

多少年以后 往事随云走

那纷飞的冰雪容不下那温柔

这一生一世 这时间太少

不够证明融化冰雪的深情

就在某一天 你忽然出现

你清澈又神秘 在贝加尔湖畔

你清澈又神秘 像贝加尔湖畔

据说,当年李健来到了贝加尔湖的奥利洪岛,在岛上住了几天,感触很深,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贝加尔湖畔》。歌声悠扬婉转,情深意浓,只是面对贝加尔湖面,显得有些小情小调,不足以表现贝湖的波澜壮阔和虚怀若谷。

李健当年一定是冬天来的,在湖面上看月色如洗,点燃篝火,照亮整个夜晚。而我们是在夏季,整个森林为我们燃起篝火,日光占领了整个夜空,白夜如昼,冰雪消融。湖水就这样赤忱忱、坦荡荡、深也可见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丝毫的隐瞒和掩盖。

夏日的贝加尔湖更美,长湖浅滩银沙细,碧海清波微风凉。没有人烟的岛上,处处是牛羊。你瞧,一队悠闲的牛群,正缓缓漫步在湖岸沙滩上,踱着方步,不偏不倚。反而是人,惊喜地尖叫,冲进牛群一顿狂拍。突然想起自己身着的红衣,吓得赶紧逃离牛群的正前方,爬上山坡,才算是放心。可是牛群又跟了上来,排着队,往山坡上爬,路过人群,呼啸而过。原来,这美丽的细沙滩是牛儿的每日放风地。



越过山丘,越过丛林,越过沙漠,在贝加尔湖水的包围中,这仅有的夏日,变得风姿卓越。不多的几个帐篷,零落地扎在湖畔沙滩上,俄罗斯人正忙着晒日光浴。躺着,只是躺着,这就是被流放的生活。

午餐是当地布里亚特人的家常菜,草地上铺上毯子,红茶、面包、甜点、燕麦米炒饭、蔬菜沙拉,热情的司机,带着自家做的食品,请我们品尝。米饭太淡,甜点太甜,面包太硬,只有热乎乎的红茶最合口味。

一路走走停停,湖光山色在日光的强烈映射下,也显得平淡了许多。曹导说,带我们去海鸥岛看鸟,看日落。这是要出海了吗?立刻又兴奋了起来。

晚上七点,日头西斜,我们踏上游船,向海鸥岛驶去。


还没有靠近海鸥岛,海鸥就成群地飞舞。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撒面包,吸引海鸥靠近;有的专注摄影,只管啪啪啪从不同角度拍照。湖面上风很大,温度很低,穿上羽绒背心还是觉得冷。起先,我们在船头拍照,嬉戏;后来,我们躲进塑料船舱取暖。船后有一排镂空的栏杆,方便我们向海鸥投食和拍照。拍照是苦差事,全靠手机的自动抢拍功能;喂食海鸥,却有趣的多。

这里的海鸥个个白白胖胖,营养好得很。对于面包的兴致不高,扔出去的面包块,掉到水面上才会有一堆的海鸥去抢食,空中能接住的不多,必须要正好扔在它的嘴边,它才呼啸一声,一口吞下。这便考验了喂食者的手劲和技巧。我拍光了手机的内存,便抢着做喂食者,一边呼和着,一边高抛低甩,戏弄着尾随的一众胖海鸥。很快,一脸盆的面包甩完了,为了留存些食物,吸引海鸥岛上的海鸥,便停止了喂食。呼啦一下,船尾的大片海鸥顿时消失了,湖面上冷冷清清,天空中也无影无踪。还真是势利呢。也是,鸟为食亡嘛。

所谓的海鸥岛,只是湖中的一个不知名小岛,岛上停满了鸟类,白色的是海鸥,黑色的是鸬鹚。岛的形状就像一只雄狮,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远远地看过去,密密麻麻全是黑白相间的羽毛。

此时,太阳也快下山了,红红的,没有温度,在山边徘徊,就快挂不住了。对着夕阳,撒出最后的面包,海鸥在余晖中疯狂舞动,有几只直直地冲着船舷扑来,我以为它们会闯入船舱,它们却在将将进入时,扭翅高飞,擦肩而过。其实,我怕的是,手机被它们蹭掉。

黑色的鸬鹚却从不飞来,只是远远地看着。我奇怪它们的克制,曹导说,它们是食肉动物。可是它们又是怎么分辨出,我们扔的只是面包,而不是肉食呢?

返程在日落之后,天依然是亮的。看了两次日落,却没有看一次日出,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我们向曹导提出,想看一次日出,在奥利洪岛的最后一天。


日出日落难分辨


曹导答应了我们的请求,约定了凌晨四点出发。

可是四点天已大亮,除了没有日出,一起与白昼无疑。我们前往胡日尔小镇的最佳观日点,萨满石的东面。二十分钟,到达指定位置,山上没有一个人,只有一条小黑狗,紧紧跟随着我们,一路护送。渐渐地天空开始红了起来,湖岸的山开始青了起来,日头就要出来了。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一个红点,慢慢从山下升起,悄无声息,缓缓上升,渐渐变成了半个红日,又悄悄往上攀了攀,成为了一个红红的圆盘。此时,天空不红了,泛着白光。湖面的山不青了,变浅了,融入了天空之中。湖水倒映着红日,成一条直线,越来越长,像火箭发射的气焰。夜空中树和石的剪影,也渐渐被朝阳映红。小黑站在悬崖边,望望朝阳,望望我们,仿佛在告诉我们,每天的日出都是这么精彩。

日头已经升起老高,我们才离开山顶,往山下的沙滩上走去。奥利洪岛的湖岸曲曲折折,每一个湖湾都有着清浅的湖水和干净的沙滩。湖水一浪一浪地打在沙滩,潮声阵阵,与海滩也没什么区别。如果有,那就是这里的湖岸人迹罕至。

小黑依然跟着我们在沙滩漫步,跳跃着捕食湖边的蚊虫,迎着朝阳,摇摆着尾巴。翻过一块帐篷的宿营地,山坡上开满了蒲公英和黄色的野花。这春光无限的小镇,原生态纯自然的生活,人类才是多余的。

岛上坚持的不修路、不建设,也许才是对自然最好的保护。虽然尘土飞扬,蚊虫密集,但奇怪的是,小木屋里没有一个虫子,如果没有车辆经过,尘土也不会到处飞扬。

六点半,我们回到小木屋,牛群又开始上早课了。一只只,呼朋唤友,从各个不同的牛栏里走出来,一边叫着,一边往前奔去。它们该不是又要去沙滩玩耍了吧?而小黑,把我们送到小木屋里,便自顾自离去了。



岛上的两日时光快乐而短暂,离别很快就要来临。可是我们并不伤感。邂逅贝加尔湖最美的夏季,在记忆与相片中,感怀它的神秘和清澈,这就够了。

这世间的每一次相聚,都是为了离别。而离别,并不都是伤感和悲哀。有时,相聚只需一次,便此生无憾。

后记:

返程中,遇见北京的八人自驾团,有辆车翻了,幸好人没事,但愿他们吉人自有天相,一切安好。

伊尔库茨克曹导的微信号:czd5411232。有想去的可以咨询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