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血压和高血压心脏病
2022-11-23 | 阅:  转:  |  分享 
  
第三节高血压和高血压

性心脏病

一、概述

1.高血压(hypertension):

是以体循环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2.正常成人血压:

收缩压≤18.4kPa(140mmHg)

舒张压≤12kPa(90mmHg)

成年人高血压:

收缩压≥18.4kPa(140mmHg)

舒张压≥12kPa(90mmHg)

CLASSIFICATIONOFBLOODPRESSUREINADULTS

Category

Normal

Highnormal

Hypertension

Stage1(mild)

Stage2(moderate)

Stage3(severe)

Stage 4 (very severe)

Systolic (mm Hg)

<130

130-130

140-159

160-179

Diastolic (mm Hg)

<85

85-89

90-99

100-109

180-209

>210

110-119

>120

3.分类

(1)继发性高血压

(secontary hypertension):

又称症状性高血压, 5%-10%

(symptomatic hypertension)

继发于一些疾病如慢性肾炎、肾A

狭窄、肾上腺、垂体肿瘤的症状

(2)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高血压)

(primary or essential hypertension):

最多见,占90%-95%

◆原因不明

◆多见30- 40岁以后

◆男、女无明显差别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机理复杂,尚未明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一)发病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75%高

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

有多态性或突变

2.环境因素:

①饮食因素:食盐摄入量与血压发

+生有关,摄入Na ↑、

+ 2+摄K ↓、Ca ↓

②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应激性状态



促进高血压发生

3.其它因素:肥胖、吸烟、年龄↑

体液因子

(二)发病机制: 血管紧张素Ⅱ 前列腺素类

儿茶酚胺类 激肽类Na

+ 血栓素 一氧化氮

盐皮质激素类 白细胞三烯类 (舒血管因子类)

心房肽 内皮素

↓ (缩血管因子类)

血容量

↓ ↓ 自动调节

血压 = 心输出量 × 外周阻力 ← 离子( pH、缺氧)

↓ ↑

心率和心缩力 α -受体激素 β -受体激素

(缩血管因子 ) (舒血管因子 )

神经因子

三条相互重叠途径

1.钠水潴留

(1)各种因素(如摄盐↑、遗传

+等)→ Na ↑潴留→ H2O潴留

→血容量↑→BP↑

(2)摄盐过多且又是盐感敏人群→

主要通过此途径

2.功能性血管收缩

(1)外周血管(细小a)结构无明显变化→平滑

肌收缩→阻力↑→BP↑

(2)引起血管收缩因素:

①精神心理上紧张、焦虑等→大脑皮质

功能失调→对皮质下中枢调控能力↓

→儿茶酚胺类分泌↑→BP↑

②交感N兴奋→细小a收缩→肾缺血→肾素↑

③肾外组织(如EC、SMC)表达血管紧张

素系统基因→局部自分泌或旁分泌→

血管收缩→BP↑

3.结构性的血管肥厚

上述血管收缩因素→血管过度或长期

收缩→血管SMC↑→细小a壁↑→外周

阻力↑→BP↑

三、类型及病理变化

类型:

◆缓进型高血压(良性高血压)

95%,累及全身细小动脉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

malignant hypertension

(一)缓进型高血压

chronic hypertension

1.第一期(机能紊乱期)

①部位:

细动脉:中膜有1~2层SMC

(如肾小球小A)

小动脉:管径<1mm的动脉

(如肾小叶间A、弓形A)

②病变特点: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

痉挛,无器质性改变

③临床:血压↑波动、头昏、头痛、

精神心理因素——服用镇静

药或心情放松,症状减轻或

消失

2.第二期(动脉病变期)

(1)细动脉:

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

——细A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

累及肾入球小A、脾中心A、

眼底小A分枝

镜下:内皮下至管壁见红染、无

结构的均质玻璃样物,壁

厚、腔小

(2)小动脉硬化

①主要累及:肾小叶间A、弓形

A及脑的小A。

②病变:内膜胶原及弹力纤维↑,

中膜SMC↑,内弹力膜

分裂,弹力f、胶原f增生

→管腔狭窄

(3)大动脉无明显病变或可伴发AS

(4)临床:

血压持续升高失去波动性,

需降压药才能降低血压



3.第三期(内脏病变期)

(1)心脏的病变:

左心室代偿肥大,体积增大,

重量↑,400g以上(正常250g),

高度肥大者达800g,左室壁增厚

1.5 – 2 cm,肉柱、乳头肌明显变

粗,但心腔不扩张,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2)肾脏病变: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primary granulo-contracted kidney)

或细A性肾硬化

(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

①肉眼:双侧,对称性小、轻、硬,

表面布满均匀颗粒,被膜

不易剥离。切面、皮质变

薄,肾盂周围脂肪↑



②镜下:

◆肾细小动脉硬化: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A,

弓形A管壁↑部分肾小球纤维化,

玻璃样变,相应肾小管消失,间

质纤维组织增生

◆残存肾小球:

代偿肥大,小管扩张



(3)脑的病变

①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颅内压↑,头痛呕吐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抽搐、意识障碍

②脑软化(softening of brain):

多发,小的梗死灶→微梗死灶

(microinfarct)

③脑出血:最严重并发症

1)好发部位: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

白质、脑干

2)原因:常见于豆纹动脉(自大脑中A,

呈直角分出,口径小,壁薄)

微小动脉瘤破裂

3)症状:颅内压↑→脑疝

内囊→对侧肢体瘫

桥脑→同侧面N麻痹

对侧上、下肢瘫







(4)视网膜的病变

1)中央动脉硬化

2)眼底镜:动静脉交叉,视乳头

水肿,视网膜渗血、

出血

(二)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

1.发病率:1-5%为原发性,少数由良

性而来。

2.病变特点:常累及肾的细小A

①坏死性细动脉炎:

细A壁纤维素样坏死;主要累及肾

入球小A。

②增生性小动脉内膜炎:

主要累及小叶间A、弓形A,内膜

增厚,SMC↑,管壁呈同心圆层

状增厚→葱皮样病变。

3临床

①多见青壮年BP↑>30.7/17.3kPa

(230 / 130mmHg)

②高血压脑病→脑出血

③尿毒症

④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

⑤心力衰竭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