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血压护理论文: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
2022-11-23 | 阅:  转:  |  分享 
  


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通过对本院98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

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

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

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

世卫组织确定成年人在安静休息时正常血压应为<140/90

mmHg,150~159/90~99 mmHg为轻度高血压,160~179/100~109 mmHg

为中度高血压,≥180/110 mmHg为重度高血压,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

时,需要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研究表明[1]控制高

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可减少35%~40%脑卒

中事件,20%~25%心肌梗死,超过50%心力衰竭。本科98例患者的

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科住院治疗并符合WHO高血压

诊断标准的患者98例。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

88岁,住院后常规检查每日3次,测血压前均需休息10 min以上,并保

持安静,提供详细数值供医师参考用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检测血压,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给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讲解血压知识,所有患





者在住院期间血压均有较好控制。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在进行此项护理前,护士应对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所熟识,一

边讲解并取得患者信任,以便针对不同患者给予因人而异的教育,详细

告知过度抽烟、饮酒、情绪紧张、过劳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血压增高,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找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注意劳逸结合[2],适量睡眠,保

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2.2药物应用及观察

熟悉高血压常用药及并发症,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利尿剂使用于颅压增高者,大剂量时

可产生低钾,糖耐量降低,小剂量利尿剂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有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压,多数患者都

能很好耐受,有个别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可应用于肾动脉狭窄者。钙拮抗剂能有效降压,

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双踝部水肿,停药后自行消失。β-受体阻滞剂,适用

于心率较快或有心肌梗死的患者。护理工作中熟悉常用药作用机制及

常见并发症,有利于观察患者用药疗效,出现并发症时及时通知医师,

为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及时调药。

2.3高血压并发症的观察

定期测量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应每





2~4小时测量血压1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出

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偏瘫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出血的发

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

生。出现上述各种症状时均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如出现头

昏,特别是老年人,站立时明显,卧床后消失,应测立、卧位血压,排除药

物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5]。

3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熟悉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常用药物,

药物适应证及副作用,了解更多高血压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主动去改

变生活方式,拥有健康心理,接受早期、正规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高血

压的治愈率和控制率[6],做好高血压的一级、二级预防,减少对心、脑、

肾的损害。



[参考文献]

[1]马山珊,郑红薇,王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3-2359.

[2]戈立荣,孔晓华.老年人的高血压病健康指导体会[J].中国误诊

学杂志,2008,8(23):5730.

[3]张波,浅谈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护理体会[J].吉林医

学,2007,28(12):95-96.

[4]刘庆梅.浅谈高血压脑出血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

志,2005,12(17):44-45.





[5]黄小兰.护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100-101.

[6]李小珍.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

生,2009,46(2):64.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