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影丨“俊笔同光第一流”——沈曾植书法墨迹

 昵称61560146 2022-11-23 发布于浙江
图片

“俊笔同光第一流”

沈曾植书法墨迹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于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贵州司主事、郎中、总理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参与成立“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丁忧离职,后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在两湖书院主讲史学。此后又历任江西广信知府、安徽提学使、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宣统二年(1910年),因病乞休,从此侨寓上海,号其楼为“海日”,以遗老自居。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参与张勋发动的“丁巳复辟”,被任为学部尚书,失败后闲居上海。民国十一年(1922年),沈曾植逝世,享年七十三岁。

图片

清·潘振节《沈曾植牧牛图》

沈曾植书法广取博收,中年以后由帖转碑,晚岁求变,擅铺毫、转指,点画生涩、古拙,文字结体错落缤纷,尽写胸中逸气,变化丰富。曾熙曾谓其书法:“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人处在不稳。”又谓:“惟下笔时时有犯险之心,所以不稳,字愈不稳则愈妙。”


马一浮曾说:“寐叟章草,下笔险峻,波磔飞动,匪特近世独绝,亦宋仲温、文五峰所未能也。”康有为在沈曾植绝笔对联中题:“寐叟尚书与吾交垂四十年,无事不共,无学不谈,文史儒玄,冠冕海内……若其行草书,高妙奇变,与颜平原、杨少师争道,超轶于苏黄,何况余子。”沙孟海题沈曾植山水画“澹宕人间海日楼,烟岚云树赴豪头。尺缣中有诗魂在,俊笔同光第一流”。(节录自《怀硕堂藏沈曾植书法选》)

2022年是沈曾植先生逝世一百周年,山水在此辑录了已经出版的几本沈曾植书法墨迹中的部分作品,以纪念先生。

图片

沈曾植 楷书《西铭》

图片

行书跋《豫章先生遗文》(四开之一)

图片

节临《米芾<天马赋>》

图片

行书《画树真花八言联》

图片

草书《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诗》

(以上作品选自《怀硕堂藏沈曾植书法选》)

图片

怀硕堂藏沈曾植书法选

何华峰   编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22年

图片

致夫人李逸静书札

辛巳冬(1881年12月-1882年2月)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图片

致李慈铭书札

甲申二月二十八日(1884年3月25日)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图片
图片

致丁立钧书札

庚寅十一月二十日(1890年12月31日)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致袁昶书札

戊戌六月二十六日(1898年8月13日)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图片

致陆树藩书札

己酉正月二十九日(1909年2月19月)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图片

致张元济书札

庚申(1920年)

现藏于上海图书馆

(以上作品选自《上海图书馆藏沈曾植手札——东轩翰墨》)

图片

东轩翰墨

上海图书馆藏沈曾植手札

许全胜   编纂

止观书局   出品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图片

批注刘氏重覆颍井本《兰亭》

图片

跋玉枕《兰亭》

图片

批注宋翻宋拓寿光本《圣教序》

图片

澹宕璨然

海日楼旧藏古籍碑帖撷颖

陆易、陈翌伟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1年

图片

行书《护德瓶斋笔记》手稿

纸本,39.5 x 26.5 cm

现藏于嘉兴博物馆

图片

楷书诗稿

现藏于嘉兴博物馆

图片

行书《曼陀罗寱词 十二时慢》

纸本,19.2 x 9.2 cm

现藏于嘉兴博物馆

图片

隶书《俗美道高七言联》

纸本,138 x 33 cm

现藏于嘉兴博物馆

图片

行书《凭温香绕七言联》

纸本,143.5 x 38.7 cm

现藏于嘉兴博物馆

(以上作品选自《海日流光:嘉兴博物馆馆藏文物沈曾植书画作品·暨浙江省文博单位藏沈曾植书画作品选》)

图片

海日流光

嘉兴博物馆编

中华书局

201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