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学懂免疫学:第四十六期

 clonegene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前言

上期推送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肠道免疫在面对有限威胁时会通过抗炎作用弱化免疫反应除了免疫抑制环境,肠道免疫还通过什么方法使免疫反应变得“柔和”呢?本期推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图1. 肠道的免疫作用(来源于必应)

应对感染时,巨噬细胞的正常反应是引发炎症。例如,当皮下组织被细菌感染时,巨噬细胞不仅会吞噬入侵者,还会分泌细胞因子,警告其他免疫“战士”,同时召集血液内的中性粒细胞进入组织参加战斗,最终导致侵入点组织发炎。固有层iTregs通过IL-10“安抚”巨噬细胞使之不开启炎症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些巨噬细胞依旧发挥吞噬功能,但却不释放发动全面战争并引起炎症的细胞因子。结果,非炎巨噬细胞能够温柔的解决不断从肠道渗漏进固有层的少量共生菌以及来自致病菌的小范围进攻。

图2. 肠道的炎症反应(来源于必应)

IgA是固有层B细胞产生的主要抗体类型。实际上,IgA已经成为专门保护粘膜表面的抗体。一些由固有层B细胞产生的IgA抗体穿越上皮细胞(通过胞转蛋白),释放入肠腔。这种分泌型IgA与微生物结合,阻止其粘附肠上皮细胞。实际上,结肠内大部分细菌都由IgA包裹。由于肠粘膜频繁更新,IgA结合微生物会随着大便一同排出体外。因此,分泌型IgA的主要任务就是排除

除了阻止肠内细菌穿越上皮细胞屏障,IgA还能拦截已经穿越肠道屏障进入固有层的入侵者。固有层的IgA抗体能够结合入侵者,通过胞转蛋白,重新将入侵者带会肠内处理。最重要的是,分泌型IgA不会引起炎症。其抗体Fc部分不能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因此不会引发炎症反应。IgA能够在不引发炎症反应同时,轻柔解决肠道入侵者。
至于固有层B细胞为何产生IgA抗体而不是IgG抗体,还不完全清楚。但已经知道肠道DC会产生视黄酸推动IgA产生。视黄酸还以“肠道特性”标记IgA分泌型B细胞,这样它们就可以迁回肠周围组织。大多数情况下,抗体类型转换需要Th细胞参与,涉及B细胞表面CD40配基和Th细胞表面CD40L的连接。然而,研究发现肠道免疫系统B细胞在没有Th细胞参与下也可完成IgA类型转换,似乎肠环境中其他蛋白取代了CD40L,与肠道B细胞CD40蛋白连接,但这种产生IgA抗体的固有层B细胞仍然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

图3.肠道细菌-宿主粘膜间的免疫相互作用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658604)

系统性免疫具有局部性,例如,当大脚趾进入碎片,流经大脚趾的淋巴结内B细胞和T细胞活化,通过淋巴和血液再循环到达该处。当战斗已经在脚趾处打响时,这些B细胞和T细胞便会冲出血流,加入战斗。由于这些武器是针对大脚趾入侵者的,它们不会被运送至小腿或是小脚趾,因为那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肠道免疫则不同,在小肠1m处固有层发生的入侵事件,其特异性B细胞和T细胞不会仅作用于该点,而是分散分布在整个固有层。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样不是资源浪费吗?肠道免疫自有它的道理。

因为大脚趾的碎片是稀有事件,而来自肠道细菌的“骚扰”是多发事件。尽管肠道内住着各种不同的共生菌,但同一种共生菌还是会选择肠道的一段区域居住。因此,特异性B细胞和T细胞广泛驻扎在固有层还是有意义的。在“大脚趾”的例子中,从调动“军队”到援军抵达“战场”是要花些功夫的。而肠道免疫是时刻处于“战备”状态,由于IgA和淋巴细胞一3直原地待命,当出现跨越屏障的入侵者时,它们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击退入侵者,那些细菌根本来不及繁殖,如此一来,限制了炎症的数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