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河不黄了?是真的!02
2022-11-23 | 阅:  转:  |  分享 
  
黄河不黄了?是真的!黄河禹门口景观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经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也成为了
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流决口频繁改道,有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模样,黄河中下游变得十分躁动。取景自济南黄河凤凰大桥,黄河下游
地区河床滩面高出两岸地面,称作“悬河”千年之问:黄河之水哪里来?黄河水不仅变清了,也相对变少了。根据黄河花园口站2000年以来实测
,径流量数据相较前期减少了35%,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惊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黄河流域正面临的最大挑战。黄河的水从哪里来?唐代诗人李白
豪言:“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的水,是如何汇集成滔滔大河的呢?扎陵湖与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区的青海省玛多县境,被称为“姊妹湖”。
在藏语中“扎陵”表示白色;“鄂陵”表示青色图为鄂陵湖冬季风光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少了点浪漫。按照《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老师
的观点来说,河流并没有以一个固定的“点”为源头,“源头是人自己构造的出来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给黄河之水追溯一个来源,让我们先把目光
移向青藏高原上的一对“姊妹湖”。一如地理学家们仍然在为长江正源是当曲、沱沱河还是楚玛尔河辩驳不休,关于黄河水的源头已经在这片区域争
论了一千多年。中国古代对黄河河源的认知大致可分为禹贡、汉书、唐代初探、元史和清初测绘五个体系图源:《中华遗产》2021年7月?在中
国古代文献中,“河出星宿海”“河出积石山”“重源伏流说”等关于黄河源头的说法层出不穷,积石山、阿尼玛卿山、约古宗列盆地等都曾被官方
奉为黄河水之源。纵观不同时代,古代多以“河源唯远”为源头确定法则,同时也不乏地缘政治、神灵祭祀方面的考量。←请左滑查看更多←几次黄
河源头探寻考察结果位置图。从现代考察来看,决定河源的原则依然首推河长,如果河长相差不多,就需要综合权衡其他原则,例如流量、面积、走
向、比降等地理因素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3月黄河源的现代考察热点,主要聚焦在几条鄂陵湖以上的支流中。靠北的一条称为扎曲,
很短,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等都不及另外几条;最南边的多曲长度和水量尚可,但是从扎陵湖以下才汇入干流,未进入黄河源之争。中间的靠南一
条称卡日曲,最长;居中而且沿主流方向自西向东的另一条称玛曲,关于黄河源的争论主要发生在中源玛曲和卡日曲之间。←请左滑查看更多←从黄
河源头到扎陵湖、鄂陵湖地区,整个可以看成一个盆地,东西较长,其间地势又有起伏,故可分为约古宗列、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四大部分图源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3月讨论黄河这样一条承载丰厚文化的河流,不能只关注自然数据而忽略人文的考量。我们再拿长江举例:长江中源
沱沱河,论长度、流量均不及南源当曲,但它的优势是与长江走向一致,并且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的冰川,所以在争论中常常胜出,被拥戴为正源。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