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李红,出生在农村,从小在家里我就是那个不受待见的孩子,因为我是家里的第2个女孩,重男轻女的奶奶在我出生时就要把我抱着送人,是姥姥把我硬留了下来。 从记事起,我就一直跟姥姥生活在一起。好在舅舅和舅妈喜欢我,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比我的亲生父母对我都好。 舅舅家只有一个男孩,比我小两岁。但是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他对我就像是哥哥对妹妹那样的呵护,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小儿欺负我。 我问他干嘛对我这么好?他说:“我妈说了,女孩子都是要娇养的,省得长大了让别的男人用两块糖就哄走了……” 听了这话真的是让我哭笑不得,但是我也明白舅舅和舅妈是拿着我当亲生女儿般对待的。 在生下我的第2年,父母终于盼来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儿子。 有儿有女的他们,仿佛已经忘记了我的存在,就连逢年过节都不曾想着让我回家去。 直到我上初三的那一年,姐姐考上了大学,弟弟也上了初中,爷爷去山上干活,被翻落的岩石打断了腿,家里缺人帮忙了,他们才想起了我。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妈妈拿了二斤桃酥来到了姥姥家,她跟姥姥说: “我公公病的下不了炕,你女婿还要出去挣钱,两个孩子上着学,我一个人在家里实在是忙不过来。 老大呢,已经考上了大学,不可能让她不上了,小呢是个男孩子,如果不上学,以后当然没有出路。 一家人总得有个取舍,红红也已经初中毕业了,学的字出门也已经够用了,就让红红辍学帮家里一把吧……” 姥姥和舅舅舅妈护着我不想让我回去,可是妈妈就像泼妇一般都在门口大吵大闹,说是她自己生的闺女,她自己说了算,谁也挡不下。 最后姥姥流着泪说:“红红,对不起,姥姥护不住你……” 回到家里以后,妈妈是真的把我当成一个大人使唤了,不但要帮着照顾爷爷,地里的活我也要出去干。 每当姐姐或者弟弟放假回家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坐在那里说说笑笑,只是他们谁也不会理我,我更觉得在这个家庭里格格不入,我迫切的想逃离那个家。 经过一年多的康复和训练,爷爷终于拄着拐能够走路了。 我也觉得轻松了不少,偷偷地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跑到城里打工了。 我去了城里一家饭馆的后厨,主要工作就是洗菜,切菜,配菜。 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手上被刀割了多少口子,可也让我练出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刀功。 在我的师傅说我这个小丫头干活有股子劲,干什么呀,都能行。 也就是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前夫老林,他是一个厨师,比我大5岁。 他对我很好,在他的身上我找到了舅家弟弟,对我的那种感觉。可是又不一样,弟弟对我就像哥哥对妹妹。他对我有时像父亲,有时像哥哥,有时更像朋友。 我们恋爱了,到了够结婚的年纪便领了证。 爸妈并不同意,嫌弃他没出息,姥姥舅舅舅妈说,只要他对我好就行,日子是两个人过的,只要同心协力,总有过好的那一天。 我没有搭理我的爸妈,只要姥姥和舅舅舅妈同意,我就会幸福。 可是结婚5年了,我们仍然没能有自己的孩子,去医院检查以后说是我不能生育。 前夫说不管我能不能生,他都认准我了,实在不行我们就去领养一个。 可是公公婆婆知道了以后,他们对我的态度渐渐地变了。婆婆甚至跪在我的面前,求我离开前夫,说不能让他们家在前夫这一代断了根。 我理解他们,我知道没有孩子对一些传统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是天塌了。 前夫也是在父母和我之间左右为难,日渐沉默,我决定成全他们,主动离开。 不是不爱了,只是这爱太沉重了,我承受不起了。 和前夫离婚以后,我没有想过再找一个。 娘家是彻底回不去了,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这么个人,娘家弟弟一结婚,回去连我住的地方都没有。 表弟说:“姐你来我家吧,只要有我在,这房子永远有你的一间。” 其实在我心目中,舅舅家就是我的娘家。但是我不能就这么无所事事地待在那里虚度光阴。 我收拾好行李,去了向往已久的省城。 由于没文化,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在饭店里包工,一直做了10多年,眼看到了40多岁,由于长期的站立,膝盖和腿都开始出现了毛病。 这个时候我碰到了一个老乡大姐,她告诉我可以去有钱人家做保姆或者是小时工: “你做饭的手艺好。又爱干净,手脚也勤快。虽然说是苦点累点,但是挣钱确实不少,你要是想试试的话,我给你介绍几个……” 那位大姐在省立医院的一个大夫家做钟点工,她已经干了三年了,就是给一个老太太做饭,打扫打扫卫生。 我听了特别的心动,就要求大姐带带我。一个人的日子过久了,总得为老年以后攒些点资本吧。 她给我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伺候着退休的老两口。 一个月工资4000块左右,比在饭店里的我确实清闲了,不过我挺满足的,就这样干了一年多。 一天傍晚我从雇主家干完活出来,回到租的房子前,却发现房门口站了一个人,很熟悉的背影,很熟悉的感觉。 是前夫老林。 他的模样并没有变多少,只不过是成熟了,也苍老了一些。 他告诉我在我们离婚后的第2年他就娶了母亲给安排的一个姑娘,生下女儿以后,那个女人就有了病。 求医打针吃药,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也没能留得住她的生命,在女儿初中的时候,她终于撑不下去去世了。 临终前她拖着病歪歪的身子去找了表弟,问询我的去处,她说这些年老林一直没有放下我,如果不是公婆的刁难,说什么他也不会和我离婚的。 她说她要走了,不愿意看着老林孤孤单单的过一辈子,也不愿意女儿生长在单亲的家庭里。 她说虽然没有见过我,但是从公婆和邻居的描述中知道我是个善良的人,也能够善待她的女儿。 她希望在她走后,老林能跟我复合,一起撑起那个家。 表弟感受到她的真诚,把我的地址告诉了她。只是在她去世以后,老林的父亲母亲也接连出事。 如今老林的女儿考上了大学,父母也都去世了,他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在征得女儿的同意后,他就又来找我了。 我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欣慰,真好啊,兜兜转转还是他。 我们复婚了,他已经在县城里买了一套小房子。但是他说要尊重我的意见,如果我愿意留在在省城,他会陪着我一起留在这里。 这么多年漂泊在外,说实话我也有些乏了。老家里姥姥已经去世了。父亲母亲并不稀罕我回家。只有舅舅舅妈还是我的牵挂。每年我总会抽出一段时间回家陪陪他们。 我想离得他们近一点,也能多陪陪已经进入风烛残年的老人。 老林的女儿叫依然,是个挺漂亮的姑娘。那年暑假我见到了她,听她甜甜地叫我李姨,说实在话,我真的是激动坏了。 第1眼我就喜欢上了她。 我曾经问过她恨我吗?她说不恨,因为她母亲临终前告诉过她,如果我能陪在她的父亲身边,将会是她父亲最大的幸福,母亲唯一的遗愿就是要父亲幸福: “我妈说,拥有爱情的婚姻并不一定合适,只有合适的婚姻才会幸福,她知道我爸爸一直牵挂着你,但是我爸却对她真的很好。 我妈还说爱情和婚姻无关,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嫁给他,但是要嫁的那个人一定是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我爸就是适合我妈的那个人。如果我妈还活着,我爸也不可能来找你,他是个有责任心的男人……” 这一点我也深信不疑。 和依然的相处,我们像母女更像朋友,我是真心实意的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的。 是她弥补了我不能当母亲的遗憾,也是她的存在,让我享受了人生天伦之乐。 依然大学毕业以后留在了南方工作并且在那安了家。 买房的时候,我从我的积蓄里拿出来10万贴补给了老林,告诉他这是我对女儿最真诚的祝福。 转年依然添了一对双胞胎,她给我们打电话,想让我们去给她看孩子。 作为父母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们结束了手头的工作,接下了这个重任,一直到了两个孩子上了小学。 正好依然的公婆也退休了,我和老林就又回到了我们的小家。 几年前,老林得了脑梗瘫痪在床,是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伺候走的,依然本来想给他请个护工,我没让。 什么是夫妻?夫妻就是年轻时的伴侣老来时的依靠。 他不能动了,能依靠的除了儿女便只有我这个老伴。而且我还能伺候得了他,花那个钱干什么呢? 假手他人的事情,我不想做,我这一辈子呀,就想安安稳稳地守着他,可他最终还是走在了我的前头。 葬礼过后,依然忽然说要把这老房子卖掉,并且商议我要把我送到敬老院里去。 对于她的提议我无话可说,房子是老林在我们婚前买的,本来就属于老林的遗产,让我住是情分,不让我住也合理。 她还安排我进了敬老院。亲生儿女都有不孝顺的媳妇,何况是个继女,给我安排好了退路,她也算是仁尽义尽了。 临走时看着眼前我生活了二十几年的房子,还是不由得眼睛湿润了。 表弟知道我被妓女送去了敬老院以后特别的生气,要去找他理论,我拦住了他: “她又不是不管我,也算是好的啦,在敬老院里也挺不错的,都是一般大的老头老太太。说话拉呱的也有共同语言。 再说了,依然也不容易,还有公公婆婆在呢。” “姐,要不你跟着我回家吧,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让我儿子给你养老送终。” “你要是有那份心呀,常来看看我就好了,至于去你那儿,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也有孩子们的生活,作为老人,尽量别去打搅他们……” 就这样,我在敬老院里一住就是两个月,依然竟然一次也没有来看过我。 我已经不再会有希望了,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也逐渐的习惯了敬老里平静安稳的生活。 可就在那天早晨,依然一家四口竟然都来看我了。两个孩子围着我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问他们:“你们怎么都来啦?” 依然笑着说:“来接你回家呀!” “房子不是被你们卖了吗?接我回哪个家啊?” 两个双胞胎外甥一边一个搂着我的肩膀:“姥姥回我们那个家呀,爸爸妈妈在我们房子的对面楼层,给你买了一套小房子,前天才装修完,这不今天就来接你了……” “本来是这边房子卖掉,那边房子正好能住上的。谁知道中间出了一些差错,交接延迟了两个月。 这才把你送到敬老院里待了这么长时间,李姨,你不会生气吧。”女婿笑着说。 “你们有心了,我怎么会生气呢?不过我不去大房子让你父母住吧,我在这儿也挺好的,你要心里有我呀,就常来看看我,我就知足了。” “李姨,我们一次买了两套,孩子的爷爷奶奶一套你住一套,都是邻居。 你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父亲去世以后你自己在这我们也不放心。我曾经答应过父亲要好好照顾你的,再说了这么多年你对我的好我都记着呢。 在我心里呀,你和我母亲一样重要……” 看着他们诚心实意的样子,我流着泪点了点头…… 结语: 在这世上我是信缘分的。既然上天把你们安排成母子或者母女一场,那么这就是你们修来的缘分。 虽然你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我相信这十几二十年的相处,你们之间也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是经过日积月累积攒起来的,也是轻易不能抹去的。 继子也罢,继母也罢,你们有缘成为一家人,相亲相爱的继续扶持下去,你的善心总有一天会得到福报的。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人的言行举上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发展。今天你能善待老人,明天孩子也会善待你们。 你替继母养老的同时,也是为自己攒福积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