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杯上的卡塔尔球员,太像镇江博物馆的那尊“胡人踏鼓蹴鞠像”了,不信你看……

 镇江风情 2022-11-23 发布于江苏

今天看昨天的世界杯球赛重播卡塔尔队和厄瓜多尔队比赛,看到场上一位足球运动员,突然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

卡塔尔队球员佩德罗·米格尔(左)与厄瓜多尔队球员埃斯图皮南在比赛中拼抢。/新华社发

怎么会有一种眼熟的感觉呢,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一幅图,找出来一看,哎妈呀,真像镇江博物馆里那尊“胡人踏鼓蹴鞠像”啊。

宋红陶胡人踏鼓蹴鞠像,1996年五条街小学工地出土,现存镇江博物馆

特别是厚厚的下唇,真是太像千年前穿越回来的。

嘴唇再对比一下。

卡塔尔队球员穆罕默德·蒙塔里在比赛中错失进球机会。/ 新华社发

这是在1996年,镇江五条街小学工地出土的红陶“胡人踏鼓蹴鞠像”,如同当时皇家大宋球星手办,在大宋朝某一年,镇江踢球的社团异常火爆,以至于要从阿拉伯引进外援球员。

镇江人玩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01

最早的足球叫蹴鞠,现在也公认它就是现代足球的前身,足球和镇江的渊源,特别深厚。

唐朝时候,有个润州长吏姜皎,就擅长这门技术。

这人的身世挺传奇的。

姜皎是唐高宗时期的官二代,侍郎姜遐之子,年青的时候喜欢打猎。一次打猎回家路上,见到一位和尚。姜皎问:“和尚你在这儿要什么东西啊?”

和尚说:“请施主布施贫僧一些吃的。”姜皎让人拿肉给和尚吃。和尚吃完离去,那肉竟然还在。姜皎派人将和尚追回来询问。

和尚说:“您能大富大贵。”

姜皎问怎么样才能得到富贵?和尚说:“见到真人就能富贵了。”然后告诉姜皎说今天他就能见到真人。

他骑马跟着和尚出城,正好遇上了临淄王李隆基也在打猎,他看见姜皎手臂上架着一只很威猛的鹞鹰,很在行地问:“这是你的鹞鹰吗?”

姜皎说是的,于是就被临淄王邀请到打猎队伍,一同打猎了。不一会,不知道和尚到哪里去了。

后来,有个女巫来到姜皎的家,姜皎问:“你说说看,今天有什么人来?”

女巫说:“今儿个有天子来。”

姜皎以为她在开玩笑,笑着说:“天子在皇宫里坐着,怎么能来看我呢?”

不一会儿有人叩门,说:“三郎来了!”姜皎出去一看,原来是那天在一块儿打猎的临淄王。

从此以后,姜皎对临淄王倍加恭敬有礼,金钱、马匹,凡是临淄王需要,姜皎都慷慨地奉送,从不吝惜。临淄王喜欢蹴鞠,姜皎就天天陪他踢球,后来,临淄王离开潞州,文武百官和亲朋故友都来送行,唯独不见姜皎,临淄王有些不高兴。

待到玄宗皇帝走到渭水北边,只见姜皎在道边陈设帷帐,为他举行隆重送行仪式。临淄王高高兴兴的和姜皎道别。

从此以后,两人便结下了君、臣的缘分。

因为临淄王的举荐,姜皎来到润州,担任了润州长史。

担任润州长史时,姜皎组织过当地很多场著名的蹴鞠比赛,因为球技高超,人们都叫他“姜七”。

李隆基即位后,是为唐玄宗,他把姜七召入京师,封为“殿中少监”。他还参与了“先天政变”,被封为殿中监、楚国公,李隆基多次召他到宫中一起用餐,一起玩蹴鞠!

蹴鞠先天就很有社交工具的属性,它怎么个玩法呢?

唐代蹴鞠,先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

衣服颜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球头与队员的帽子稍有区别。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

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白粉。

到了宋朝时,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很喜欢玩蹴鞠。


他虽然是个胖子,但他也是个灵活的胖子,而且对踢球是真的喜爱,一下班就组织踢球。 

故宫博物院里还有一张赵匡胤踢球的图。

当时蹴鞠运动因为高层喜爱,民间也慢慢开始结社,著名的社团有齐云社、圆社,都是宋代踢球的社团,这些社团影响力不逊于今天的球迷会。当时有顺口溜: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

到了宋神宗时,有位姓高的踢球爱好者在小王都尉府里当差,被其主人派往端王赵佶府上送东西,正巧赵佶在园中踢球,说来也巧,这球一下子滚到高老师脚前,高老师一时兴起,飞脚把球踢回去,而且踢得老高老高的,赵佶高兴地叫道:“好一个高球!”

就把他留下陪殿下踢球,于是高老师索性改宗名高俅,后来当上了宋徽宗朝的太尉,从此飞黄腾达起来。

高太尉退休后,选择在镇江养老,据说晚年还写过一本《球谱》。

传说高俅曾出资修过一条由江边码头至高家边(丹徒与句容交界地)的青石板路。虽然高俅修路目的是为了方便后人回乡祭祖,但对当地老百姓起了很大的方便作用,老百姓为纪念他,乡人便将属古地名“江乘”的西边部分改称为“高资”,寓意高俅资助

高俅死后也葬在了高家边,《丹徒县志摭余》记载,高俅墓在高家边。高家边靠近丹徒的高资,是句容境内的一村庄,村民几乎全姓高,解放前还有高家祠堂,供奉着高俅的塑像,高氏家谱记载,北宋末靖康之难后,高氏子弟逃到江南定居延续至今,已有几十代,至今仍然高俅当年为其母亲修建金銮殿遗址,以及当年的十三间半、木瓜树等遗迹。

句容高仑村的木瓜树,传说为高俅亲手种植

02

宋朝时,在镇江生活的人,要说自己没看过球赛(蹴鞠比赛),肯定被人说老土了。

到了元朝,老百姓们更是把蹴鞠运动作为业余活动,关汉卿就写过  “得自由,莫刚求。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惟蹴踘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凤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鹘胜游。”这样的曲子。

到了明朝时,镇江的踢球社团进一步发展,还曾经成立过女子球队。

明代镇江丹徒有一位著名画家,叫做杜堇,他的画作中最出名的就属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竹林七贤图》和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梅下横琴图》及《仕女卷》,其中《仕女卷》中,描绘了当年女子踢球的场景。

镇江人记录了史上第一支女足球队。

在镇江,我们可以感受到踢球运动浓郁的传统特色。

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搞足球是一项科学的系统性工程,它涉及到青训体系、薪酬体系、市场化体系等等。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镇江人可以座谈座谈足球历史,从其中找到中国足球的密码,能够产生一些促进。

当然,也有镇江人到卡塔尔去搞体育交流的,还当上了跳水队总教练。

期待足球有一天也能输出。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鼎大祥的故事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星云大师在镇江焦山的岁月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访仙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陵口镇”啊!

这,就是镇江的“大路镇”啊!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