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龙三兄弟,为何仅虚竹娶了挚爱?儿时不懂,长大才懂金庸的深意

 耳东话史 2022-11-24 发布于湖南

身处武侠世界中,被赋予“主角”身份的人会经历哪些事?很简单,“意外习得神功”“结交红颜知己”“击败反派魔头”“携手挚爱退隐江湖”这几个桥段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如何在固定的“公式”中写出自己的特色,那便全凭个人天赋了。

那如果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两位或者三位主角呢?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将主角的经历复制两到三次”不就行了?其实这答案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毕竟要成为“主角”,有些经历是必不可少的,但若是每位主角的经历都一样,那难免让故事变得无趣。

(萧峰、阿朱剧照)

至少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中,三位主角就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尤其是在结局的设定上,金庸只让虚竹娶到了自己的挚爱,为何他没有“一碗水端平”?他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各主角的经历存在差异而已,儿时未必能明白,长大后才懂得他的深意。

一、类似的人生

和绝大多数的主角一样,萧峰、虚竹、段誉都有着悲惨的身世,也各自习得了一身神功,不过相对而言,金庸是将萧峰的成长经历一笔带过了,事实上他早年间能够同时得到少林玄苦大师和丐帮汪帮主传功,已经是旁人望尘莫及的奇遇了。

而段誉和虚竹的经历则更直观地呈现了出来,这二人的成长速度只能用“离谱”来形容,可以说是段誉每经历了一些提升,虚竹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一些提升,这一点可以从他们二人的内力提升看出来。

段誉凭借北冥神功先后吸走二十多位高手的内力,其内力在于“多”,而虚竹则吸走了逍遥三老的内力,其内力在于“精”。

(虚竹、梦姑剧照)

到了少室山大战时,可以说三位主角是神功大成,该一展身手了,于是三人分别对上游坦之、丁春秋、慕容复,三场胜利,酣畅淋漓。

故事发展至此,金庸还在保持着“一碗水端平”的态度去写三位主角的故事,然而到了末尾,三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二、不同的结局

主角三兄弟中,萧峰的结局是最惨的,作为一个辽人,还是被辽国皇帝重用的南院大王,他却不得不做出生擒辽帝之举,此举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知道自己无颜面对辽国的父老乡亲,而大宋也没有他的容身之所,所以他拾起断箭,戳入自己的心口,一代大侠就此落幕,别说娶到挚爱,他甚至亲手打死了自己的挚爱。

(杜娜与、木婉清、钟灵剧照)

接着看段誉,从明面上来看,这小子的经历是最幸运的,不仅生在皇室,后来还娶了好几个妃子,至少从新修版的设定来看,他是娶了钟灵、木婉清以及晓蕾这三位女子,也算是佳人环绕了。

但段誉心中最爱的始终是王语嫣,而金庸在新修版中让王语嫣离开了他,最打击人的一点不在于王语嫣离开了他,而在于离开他之后,这无脑的女子甚至回到了慕容复身边,要知道慕容复不仅辜负过她,还是逼死她双亲的罪人,更可笑的是此时的慕容复已然沦为一个疯子,结果段誉却“败给”了这么一个人,着实打击人。

至于虚竹,无论是哪个版本的结局,他都是在西夏驸马大选一节之后便与梦姑走到了一起,三兄弟中,只有他与自己的梦中情人走到了一起。

算起来,虚竹还是三位主角之中戏份最少的,五十回的故事,直至原著第二十九回中他才正式登场,为何金庸把“最好的结局”给了他?

其实不是金庸没有公平对待三位主角,而是读者曲解了金庸的深意。

三、求而不得的主题

萧峰为何不能与阿朱走到一起?段誉为何没能娶到王语嫣?很简单,《天龙八部》的主题是“求不得”,说得直白一点便是书中之人越是渴求什么,就越是与他们心之所求渐行渐远。

先看萧峰,他心中所想有哪些?其一是当一个大宋子民,其二是寻找带头大哥和大恶人,其三是与阿朱走到一起。

(王语嫣剧照)

所以他当不成宋人,也杀不了带头大哥和大恶人,更没法与阿朱走到一起,甚至金庸还安排他亲手打死了阿朱。

再看段誉,他自进入那琅嬛福地,见到了“神仙姐姐”的玉像之后便被那玉像的容貌所迷惑,之后在曼陀山庄见到与那玉像长得一模一样的王语嫣便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这女子,即便王语嫣几次三番冷落他,他也丝毫不在意,而王语嫣在枯井事件之后转投他的怀抱也只是昙花一现的温存,后来她还是尊重内心,回到了慕容复身边。

而虚竹则不同,表面来看,他的确是三人中最幸福的,他与梦中情人梦姑走到了一起,但那真的是他最期望的事情吗?显然不是。

虚竹追求的是什么?其实从始至终,虚竹的愿望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和尚”。

当初他意外破解珍珑棋局,得到无崖子传功,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得到一位前辈高人的内力而欣喜,反倒是因为自己一身少林武功被化去而痛哭。

到了冰窖之中,天山童姥又让虚竹吃了各种山珍海味,帮虚竹掳来梦姑,让他体验了人生乐事,虚竹虽然一度沉溺其中,但那是人的本能,他无力抗拒,但即便是有过冰窖奇遇之后,虚竹的内心仍未改变,他还是想当和尚的。

(虚竹剧照)

比如他成为灵鹫宫主人之后,那是原著第四十四回,他对萧峰说过这么一句:“如来当年在王舍城灵鹫山说法,灵鹫两字,原与佛法有缘。总有一日,我要将灵鹫宫改作了灵鹫寺,叫那些婆婆、嫂子、姑娘们都做尼姑。

此时虚竹身边已有梅兰竹菊等一众女子相伴,他若有心娶了这些女子,那些女子怕是求之不得,可他没有半点心思。

当然,你可能会说此时的他还没娶梦姑,娶了梦姑就不一样了,其实不然,不妨再看原著最后一回,已经有娇妻相伴的虚竹又是怎么对段誉说的:“色无常,有生必有死。父母去世,我虽伤心,倒也没想不开。我心里虽不开心,是因为终究做不成和尚。

你看,从头到尾,虚竹的愿望都不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心之所想始终是“当个和尚”。

儿时觉得金庸赋予三位主角看似不太公平的结局是不合理的,如今再回过头来看,金庸的安排着实很妙,因为三位主角渴求的东西本就不一样,你觉得虚竹的结局好,可这结局却未必是虚竹想要的,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是这个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