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海角之国-南美ABC之C霸智利

 兰州家长 2022-11-24 发布于甘肃

说到智利,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遍布大街小巷水果店里的智利车厘子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可惜的是,作为南美传统足球强队的智利足球队却无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这一南美区重磅消息,堪比亚洲区强队中国,非洲区劲旅南非、尼日利亚,欧洲区豪门意大利、瑞典一道,成为本届世界杯不能不说的重大遗憾,期待下届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文章图片1

南美洲

概况

言归正传,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国土面积75.6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人口约为1912万,印欧混血种人占总人口7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首都圣地亚哥。此外,智利领土还包括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等小岛屿。

文章图片2

南美政区图

智利是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在南美洲与阿根廷及巴西并列为传说中的ABC强国。

说它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狭长到什么程度呢?

智利国土呈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条型,智利南北长超过4350公里,东西宽度平均只有180公里,其中最窄处只有不到100公里。南北距离如此之长,造成智利纬度跨度极大,从南纬20°往南一直到南纬56°,纬度跨度超过了36°,可以说,智利自北到南,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一路过渡,南北气候差异极大,所以智利又称为“天涯之国”。

文章图片3

智利

根据气候差异,智利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北区

南纬20°-30°是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区。位居信风带的安第斯山背风坡,又处于副热带高压带东缘,常年在下沉气流的控制之下,加以太平洋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端干旱,形成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文章图片4

智利北部地形

文章图片5

阿塔卡马沙漠

这片地区年降水量由南部的 125毫米向北减至25毫米以下,太平洋沿岸城市伊基克曾出现过连续14年不下雨的记录。因气候极端干旱炎热,东部的山脉雪线高达6100米,为整个安第斯山山系中雪线最高下限。

文章图片6

沙漠中的伊基克

整个北部面积占全国的40%,人口仅占10%;矿业生产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生产全国大部分的铜、铁和全部的硝石。

中区

南纬30°~37°之间为地中海型气候区。这里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却占到全国75%,当之无愧的智利核心地段。和加州中央谷地类似,这里东部是雄伟的安第斯山脉,西部是零散的海岸山脉,两大山脉中间是面积巨大的中央纵谷。

文章图片7

智利中部地形

因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天干燥,谷地里河流由雨水、冰雪融水混合补给,即使在干旱的夏季,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提供的冰雪融水使得这里的河流水量丰富,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这里是智利著名的葡萄种植地和红酒产地。除了农业发达,谷地也是智利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区内拥有10万人以上城市5座(全国共7座),首都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和康塞普西翁是国内最主要的工商业中心。

文章图片8

中部卫星图

文章图片9

圣地亚哥

首都圣地亚哥位于中央纵谷最北端,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是马波乔河,整个地形易守难攻。圣地亚哥是智利工商业与金融中心,城市贡献了智利全国45%的GDP,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文章图片10

圣地亚哥

文章图片11

圣地亚哥

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率领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开启了建城史。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

文章图片12

圣地亚哥

瓦尔帕莱索是智利最大海港,也是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是智利国会所在地。港口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港湾开阔,有坚固的防波堤,是天然深水良港。始建于1536年,距离首都圣地亚哥约100公里,是圣地亚哥的海上门户,年吞吐能力300多万吨,占智利全国货物吞吐能力的近四分之一。

文章图片13

瓦尔帕莱索港

文章图片14

瓦尔帕莱索港

南区

南纬37°以南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占全国45%,人口占全国15%,南部向风坡降水量高达3000毫米以上,狂风雷暴频繁,气候阴冷潮湿。如果按有效领土计算,智利核心区最南端的蒙特港就是有效国土的最南边缘。

文章图片15

蒙特港

文章图片16

智利南部地形图

从这里向南,就到了面积广阔的岛屿、峡湾和冰川区,除南端的石油开采和少量放牧业外,广大地区人烟稀少,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最南部为著名的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

武德充沛的智利

介绍完智利的概况,作为南美ABC之一的C霸,自然要是武德充沛。

文章图片17

智利军队

智利独立-迈普战役

文章图片18

蓝色为西班牙殖民地

1817年,智利爱国军指挥奥希金斯和拉美独立战争领袖圣马丁率领阿根廷-智利爱国军翻越安第斯山脉,由阿根廷进入智利,在查卡布科战役中打败西班牙殖民军队,爱国军进入首都圣地亚哥。

文章图片19

圣马丁和奥希金斯会师

1818年4月5日,在圣地亚哥西南的迈普河谷,圣马丁和奥希金斯指挥爱国军再次与前来反攻的西班牙殖民军展开决战,是为迈普战役。

经过双方激烈交战,爱国军大胜。西班牙殖民军此战阵亡2000人,被俘3000人,爱国军伤亡1000多人,此后西班牙殖民势力退出智利。

奥希金斯留下镇守智利,而圣马丁则带领拉美爱国联军乘船北上,继续远征秘鲁,准备将西班牙在拉美的最后一个根据地连根拔起。

南征北战:两次智利-秘鲁-玻利维亚战争

1836年初,玻利维亚的独裁者圣克鲁斯通过干预秘鲁内战,将秘鲁的自由派人士奥贝戈索推上了总统之位,交换条件是同意组建秘鲁﹣玻利维亚联邦,并且由圣克鲁斯来担任联邦最高执政官。这一举动打破了原先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三国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双方的关税冲突和贸易竞争,感受到巨大威胁的智利决定先下手为强。

文章图片20

智利大战秘鲁

1839年1月,智利远征军在秘鲁首都利马北部的云盖与秘鲁-玻利维亚联军遭遇,智利军以少胜多,联军伤亡一半军队,约3000多人,玻利维亚独裁者圣克鲁斯被迫逃亡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联邦也随之解体。

南美太平洋战争

19世纪70年代,在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交界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带,发现了硝石矿。硝石氮含量很高,可用于合成化肥、制造火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阿塔卡马沙漠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并没有明确划定归属。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占有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地区,秘鲁占有沙漠北部地区,智利则取得沙漠南部地区。三国均宣布对沙漠地区拥有主权。但是,硝石矿大部分位于北部和中部,也就是秘鲁和玻利维亚占领区。

刚开始智利并未动武,而是和玻利维亚合作开发硝石矿,并且智利资本家在这里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铁路和矿山港口。然而玻利维亚发生政变,新上台的政府宣布推倒前任和智利签订的合约,这让智利的巨大投入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文章图片21

战前边界

1879年2月,智利武力占领玻利维亚最大港口安托法加斯塔,依次惩罚玻利维亚的违约行为。而随后智利听闻秘鲁-玻利维亚已经签订针对智利的军事同盟,让智利再也坐不住了,选择直接向对方宣战,史称南美太平洋战争,又称“硝石战争”。

经过四年的艰苦战争,智利再次以一打二,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

1883年,智利与秘鲁签订《安孔条约》,南美太平洋战争结束。秘鲁割让了资源大省塔拉帕卡,以交换智利从首都利马撤军。而玻利维亚则彻底失去海岸线,成为内陆国。

文章图片22

战后边界

通过《安孔条约》,智利夺取了秘鲁和玻利维亚位于阿塔卡马沙漠的矿藏大省。通过开采铜、银矿和硝石矿,智利国民经济实现了巨大飞跃,踩着秘鲁、玻利维亚的躯体,一举成为太平洋三国中的龙头老大。

智利-阿根廷争端

北面打完,西面是浩瀚的太平洋,东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智利原本计划是翻过安第斯南部山脉,占领巴塔哥尼亚高原,进而为进军大西洋做准备。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东面阿根廷率先南下,占据了巴塔哥尼亚高原。自知不敌的智利只得沿着安第斯山脉西麓南下,占领峡湾地区。

文章图片23

1820年领土分布

智利看上了南美洲南端的最大岛屿火地岛,并派人设置定居点进行事实占领。因为这里在巴拿马运河没开通之前,是美洲西海岸前往东海岸的必经之路,智利想占据整个南部岛屿群,保障海路安全。阿根廷本来对这里不感兴趣,然而金矿的发现,让火地岛一下成为双方的香饽饽。面对实力更强的阿根廷,正在北方作战的智利选择谈判解决,最后火地岛被双方简单粗暴的一分为二,智利得到三分之二,阿根廷拿下三分之一,但火地岛南面的三个小岛屿归属则为智利阿根廷后面的争端埋下伏笔。

文章图片24

三岛争端

后来的发展,显然阿根廷建设的更好。火地岛区的乌斯怀亚成为前往南极的必经之地,垄断了南极补给供应。

文章图片25

乌斯怀亚和威廉斯港

后知后觉的智利人不甘落后,在乌斯怀亚附近建设了威廉斯港,企图在南极补给站的争夺中分一杯羹。

20世纪80年代,双方围绕这三个小岛的归属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在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调停下,双方暂时罢兵。

文章图片26

教皇调停

新上台的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为转移国内经济矛盾,转身发动了马岛战争,结果惨败而归。此后阿根廷再也无力应对英国盟友的智利,双方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智利南部边界就此确立。

文章图片27

现代边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