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说弹丸小山 历传震世名宿(作者:许伟兴)

 黄之中 2022-11-24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休说弹丸小山
历传震世名宿

许伟兴

小昆山,位于松江区境内,仅海拔54.3公尺高度。我国多的是名山大川,此高度的小昆山,大多数人认为只能算是小丘垒石而已,即使在松江一马平川上突兀的九峰之中,也是不算高的小山。

小昆山,你可別因为它小而小看了它,在中华史上有它独特的一章。

此山,曾融儒,释,道一炉,颇出了几位大儒名宿的哦!

此山,曾引宋文学大家苏东坡往谒,留下了题字,成摩崖石刻,现在还可去观摩,有此胜迹的小山峰在江南应该是罕见之至的。

此山,建有唐代就有名的九峰寺,可谓江南名刹。

此山,是道教的二十八星宿中北方第二宿牛金牛升天之仙山之处。

图片

小昆山园门额由原副委员长,名医吴阶平(1917—2011)题。

图片

进得园门,便可顺山道登山,別意为山不高不大,却森林繁茂,登山可觉山势陡峭,居于平原之地的上海人可不出远门稍尝登山之趣。

小昆山旧称昆山,因南朝梁时设昆山县,为作区别,加了一个小字。又,小昆山仅有的两个山峰的北峰状如牛头,因此亦称牛头山。

图片

步至山腰,仰头可见书“二陆草堂”的一组建筑。

图片

“二陆”?谁?乃陆机(261—303年),陆云(262—303年)兄弟俩,其祖父东吴重臣陆逊,他在任东吴大都督时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军事家也,父东吴大将陆抗,家居小昆山北。东吴灭亡后,两兄弟在小昆山上建草屋潜心攻学,博览群书,终成学问大家。

他们俩因东晋朝时(八王之乱)为晋帝司马炎部所杀。终于再也没有回到家乡重登小昆山。

图片

此草堂当然不是近二千年前两兄弟的书房,只是近年建造的纪念两位文学大家的陈列室。

图片

陆机兄弟画像。

图片

纪念草堂中有陆机兄弟读书,切磋学问的生动塑像。

除了在草堂读书外,晴好天气时,也在山林中漫步。

图片

顺着崎岖的山道而下。

图片

山坡另一边有一小块平地,浓郁葱葱的树荫下,石崖边,尚有石桌石座,即兄弟俩读书吟诗的所在,小昆山的著名景点——读书台。

图片

小昆山的十年读书,造就旷世奇才兄弟俩,时人称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他们作的诗重藻绘排偶,骈文工整奇丽。因此当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立晋国时,为了稳定天下广招人才,二人才应势离小昆山去往洛阳,凭学问名震洛阳,因而在晋武帝史称的“太康之冶”(280—289年)间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朝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

图片

草堂的楹联

二陆文章雄万代

草堂灵气贯千秋

可见,晋武帝“太康之治”年间,二陆的文采诗风引领了那时的诗坛文风新气象。

图片

草堂纪念馆陈列《平复帖》复制件。

真迹的《平复帖》现藏故宫博物院。是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可见其珍贵之极。《平复帖》是陆机原书,写给亲友顾荣的一件信札。为历代藏家重视与视为珍宝收藏,其中不乏政治家、文学家等名人,以及宋徽宗,清乾隆帝等都是藏家,均趋之若鹜,以其为拥宝之首。一千多年来,流传有序可信,以至于张伯驹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购之收藏,为的是不让流入日本人之手,建国后的1956年,他捐献给国家,入藏故宫。

《平复帖》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对研究文字和书法演变等方面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图片

众称“中华第一帖”的《平复帖》,何以流传一千多年没损坏,基本风貌不变,且陆机当年是写给亲友的信札,须从洛阳传递到江南松江,怎样保护无损?

这引出一个故事,《平复帖》是陆机用秃笔书写在牙色麻纸上的墨迹,麻纸耐磨不易虫蛀。而当年陆机豢养一头颇通人性的黄犬,陆机用竹筒储信,绳索圈挂在颈上,嘱黄犬回乡传信,因而黄犬充当称职的邮差快递,竟然行千里,越长江等大河群山,来往洛阳与松江两地,准确传信。于是,在草堂纪念馆里有这陆机与黄犬的塑像。

图片

草堂内堂的“文苑先声”匾额,道出历代文人儒士对二陆的尊崇。

图片

匾额下的楹联

图片

再回头到二陆的读书台,寻迹可见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图片

不仅宋代的苏东坡到小昆山拜谒,留下题词,还有可查考到明代的著名文人王世贞,徐孟孺,陈继儒特地一同游山考二陆遗踪,并建“湘玉堂”(现已不存)记念二陆。

图片

左上方,依稀可见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字子瞻)的题字——“夕阳在山”石刻。

明末,清军进兵江南,有抗清明代文人夏允彝,夏完淳父子联络顾炎武(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著名思想家)等,在小昆山商议保明抗清大事。憾未成功。

图片

顺山道迤逦上山峰

图片

建一亭“放鹤亭”。

图片

相传二陆于此与鹤同乐

图片

图片

相对面还有灵修的“华亭”凉亭。相传也是二陆夏季吹山风,苦读书的所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离开家乡后,陆机思乡的诗篇刻成的碑刻。

图片

草堂纪念馆一组建筑略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高处俯瞰草堂纪念馆屋顶,別具匠心地真覆盖稻草顶。

图片

不过,屋顶的稻草蓆己有缺失。

图片

图片

掠过草屋顶向山下远眺。现代的楼宇正在兴建。

图片

小昆山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山下不远处的村庄,曾产一异样小牛,被八仙之一的呂洞宾引到山上,于此度小牛升天,成为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金牛星,为北方七宿第二宿,主凶。可是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故事金牛曾在戏中化身媒人改编成由著名戏剧表演家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

图片

画家戴敦邦先生画的金牛及金牛神。

小昆山主峰前曾有二口泉眼,相传金牛升天时二后蹄蹬地仙迹,后泉水喷湧不息。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出泉水呢。

说了小昆山的儒、道故事,该说说释的啦。

小昆山的主峰有一座宏大寺庙——九峰寺。以前称泗洲塔院,又名九峰禅寺。

图片

九峰寺大殿

图片

佛学家前佛敎协会主席赵扑初题名匾

图片

从插遍寺院周边的旗幡,一目了然此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

图片

唐代(661年),高僧泗洲大圣僧伽大师在小昆山建佛塔,盖寺院,从此香火绵延。僧伽即民间传说中的观音菩萨真身舍利化身。因此唐朝时观音菩萨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多为男相,经历代逐步演变才成女相。

图片

历史上,寺庙或因战乱或因失火,屡毁屡建,且越建规模越大,因此明末王世贞一行人到小昆山寻迹二陆遗址时,见庙宇之盛况,曾诗曰:

望去山中紫翠间

老僧趺坐掩禅关

炉烟昼静青松冷

独有寒云自往还

图片

清康熙帝南巡到松江时,赐赠御书“奎光烛形”四字匾额。

图片

上世纪日军侵占上海时,拆毁寺院取柱木做工事,成为废墟。现在的九峰寺是近年于原址复建的。还有一些殿宇在施工中。

小昆山,离上海市中心较远,且山势不高,虽然存二陆胜迹,摩崖石刻,恢宏寺院,游客极少。

其实,避开喧闹街市,到此信步登山访古,歇息于林木凉亭,无疑是散心休闲之佳处。

小昆山,召唤着你!

来源:作者的“豪威”美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