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的奥秘8:《百喻经》这个故事揭示搭建“记忆金字塔”方法

 大智若愚wxy 2022-11-24 发布于重庆

有一部叫《百喻经》的古书上记载着

文章图片1

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愚蠢的富翁,看到人家有一座三座大楼,特别是第3层的富丽堂皇,使他十分羡慕。回家后,他就把工匠找来问道,:“你知道那座高楼是谁盖的吗?”工匠说“我盖的”。富翁说“那好极了,你也照样给我盖一座三层楼。”

工匠就开始测量地形,规划方圆,然后破土动工。富翁看到工匠一铲一铲的挖土,一行一行的打地基,然后又一砖一瓦的砌墙,嫌太费事,就问工匠,你这么费事干什么?我不要一层二层,我要的是那金碧辉煌的第三层啊。

这是一个引人发笑的故事,哪有不要基础的空中楼阁呢,上层的房子再好,也需要一砖一石一层一层的逐步砌成啊。

把造楼底做记忆,可以给人以启示,既然良好的记忆,依赖于以往经验之间的联系,那么记忆也需要自己的基础,有自己的阶梯,否则怎么能形成联系呢,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只要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文章图片2

有些朋友在地的时候犯急性病,想把许多知识一下子全部装到脑海,他们一下子看许多书,这许多大大超过自己现有知识水平的内容。可是凡是这样做的朋友,最终总是发现不能如愿以偿,原因之一就在于忽视了记忆的阶梯,没有循序渐进,一味贪多求快,结果反而是欲速而不达,这就像盖房子只要第3层,不要第1层第2层一样,成了空中楼阁,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只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

从记忆规律的预算看,同学们已经知道,只有理解了的内容才容易记,在能够避免机械记忆的时候,就应当尽量避免机械记忆,这样才是记忆上的捷径。如果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犯急性病,基本的内容还没有学好,就去肯比较高深的大厚本子,这样只能生搬硬套的背一些自己还不大理解的条条词句,把本来可以通过理解消化之后再记忆的内容变成了只能靠机器及来强劲的东西,记忆效果就差了。

文章图片3

有一次一位朋友给我谈他的体会,他数学学的比较好,平时在听本年级数学课的时候觉得很好理解,当堂就能消化记忆,记忆效率比一般同学要高,后来他参加了数学小组学的内容深了一步,要想记住就不那么轻松了,要花些力气才能弄懂记住。有一天老师给他一张票,让他去参加少年宫的数学讲座,到那儿才知道,这个数学讲座是针对高年级数学小组安排的,结果他发现他平时很喜欢很感兴趣的数学,一下子变得枯燥,难懂了,满黑板的数字和退倒是他眼花缭乱,难于难于理解和接受,慢慢勉强记住了只言片语的零七八碎的个别结论,印象也很肤浅。

文章图片4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这种看来反常的怪现象,并不在于它是一个并不仅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出现,对于其他朋友来说情况也是同样的。学习内容过深,新知识的跳跃度太大,会使得本来在正常进度下可以容易吸收和记忆的知识变成像“天书”一样。记忆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好,“如果不按级走上去,就会头昏心跳,难于难于达到智力的高峰了。”

文章图片5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原来已经吸收和记忆的内容在大脑里,在大脑里形成和相应的认知结构,如果新学的内容超出原来的知识不太多,适合于原有的认识结构,那么新学的知识会迅速、有条理的被安排在已有的知识结构里,就好像再修好的一层楼上,牢固的修建第2层楼。这时存入记忆仓库的知识是活知识,记忆牢固,取用也方便。

如果新学的内容超出原来的知识水平太多,和原有的认知结构毫无联系,那么新学的内容就无法组织到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去,只有凭空重新建设新的认知结构,就像凭空建立第3层楼一样,结果只能靠单词重复,死记硬背来存入一些僵尸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零散的不巩固的。

文章图片6

现在我们知道,凡事容易和已知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内容,都比较容易记忆。因此知识面越广,基础知识掌握越牢固,建立这种联系的可能性就多,记起来也就越快,这跟金字塔一样,基础越深,基础越宽越深顶不就可以见得越高。

循序渐进式记忆和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表面看起来好像慢一些,实际上这恰恰是最科学的记忆方法,事多是快是好事,难怪巴甫洛夫在给青年的一封信中不厌其烦的反复叮咛《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