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张兆明:买来的烦恼

 阿拉善文学 2022-11-24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作者:张兆明|内蒙古阿拉善盟

《买来的烦恼》

平日里工作缠身,都在忙忙碌碌,唯有在休息日和假期能够回去陪陪父母。见到在外工作的儿女归来,父母自然是十分高兴,每日里乐呵呵的变着花样给做吃喝,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让尝上一遍。你偶尔下个厨,那怕是熬个稀饭煮碗面条,拌两个小菜,父母也吃的舒心爽快。
闲暇之余,母女俩一边收拾家务,一边聊着左邻右舍的轶事趣闻,李叔王婶们的家长里短,而不亦乐乎。可过不了两天,你就会发觉不对味了。母女俩不能一块出去,每回出去逛街,走时两人还有说有笑的,回来时就相互绷着脸,不言不语了。你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啥也没干,不就是买了个菜和水果吗,咋就整出这么多的事?
大意了吧,你觉得不以为然,可问题偏偏就出在买水果、买菜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
看这水果色泽光艳、鲜嫩,闻着就香,你觉得不错,价稍高了点,随手就买上了,虽然不是腰缠万贯,可也会不在乎这块儿八毛的。但在母亲看来你的智商大有问题:太笨,太蠢,太容易上当受骗,钱又不是风刮来的,怎么轻易地就让这些小商小贩把“昧心钱”给赚了。成家这么多年了还没学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至少也要学会货比三家吧。
母亲一而再的唠叨,让你不耐烦了:你看你,买的都是些朽蔫污烂的东西,有这个品相好吗,有这个光鲜吗?吃也吃鲜桃一个,不能吃烂杏一筐啊,买都买上了还说个没完,能不能开开心心地逛个街?
其实,你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平时不在父母身边,知道他们嘴馋了也舍不得买好的吃,回来尽个孝心,买点性价比高的稀罕物让她们尝尝,反倒被没来由的数落一顿。又有谁知道这些时令性水果、蔬菜你也嫌贵,平时自己也舍不得买来吃。现在倒好,贴上钱还不落好。
别闹心了,陪母亲转菜市场是有学问的。首先要有耐心,不能像是赶着去上班的架势,想好了丁卯,直奔主题,急匆匆的买完就走。至少要遵循看、问、买的程序,不能简单的敷衍应付了事。
其次要学会挑毛病砍价、压价,不然就被宰、被坑了,她们的观念是能便宜一点是一点,菜的品相差点不要紧,可以用精湛的厨艺补回来。
不同于逛街进超市,东西都是明码标价,不用细打听,又由于是跨行作业,老人对业务不熟悉,她一般不做计较的,听之任之,随人家摆布。当然对于打折、积分这种“便宜”是不能放过的,反正办卡也不要花钱,办好先放着,用到时能攒几分是几分。
菜市场则不同,那是她们的底盘,岂可容别人胡作非为。这帮老太太们三五相约,独自成群,不请自到,每日都要在菜市场里巡视一两次。只要生意人敢风雨无阻的来,她们就雷打不动的到,她们有的是蹲点看盘的时间。
她们是志愿市场价格调研员,去了先是挨着摊的走一圈,把今日的价钱细细的打问个遍,以便及时掌握每日的行情变化,买不买到在其次。有时候明知道她们只是在问市询价,小贩不待见她们,可还不能嫌她们烦,不搭理她们,否则犹如捅了马蜂窝。她们还是义务宣传员、评论员,站在那儿低声议论,低得刚好让商家和买家听到:这的菜不好还贵,前面的那家好等等,看你下次还理不理系我们。
忙完闲事,老太太们最后才会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决定买哪家的货,心满意足的拎上一份菜回家做饭,伺候老头子。
现在的我们可能还理解不了为什么,其实,她们在乎的不是钱,逛菜市场是老太太们与上天搏斗,与人生抗争的一种象征;是已经深深融入她们生活的一种乐趣;也是她们打发寂寥岁月的一种方式。她们需要通过一种形式证明自己廉颇虽老但依然存在的价值。
我们不便破坏老人们即成的习惯,最好的处置办法是避开母亲,带上老公、孩子两个免费打工仔拎袋,自己想买啥买啥。要么彻底随母亲高兴,她爱买啥就没啥,你只管抢着刷卡付账,反正也没几个钱。
本文章仅限于母女关系的买菜,婆媳、外父女婿尚不在沟通行列,待嫁闺中的公主娇女,属于只要能喝上吃好,其他朝事不管的主儿,由她吧。
献给母亲节,献给远在天堂的母亲!

 二一年五月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