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掌蹠脓疱病

 虚竹怀远 2022-11-24 发布于湖北

掌蹠脓疱病

掌蹠脓疱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发于掌蹠部位,病因不明,治疗较为困难,我们从1981年至1991年间,采用七叶三黄二花汤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特总结如下。

本组病例均采用门诊中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0~30岁8例,40~50岁15例,50岁以上7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以上。

治疗方法为内外合治:

(1)内服药

七叶三黄二花汤:七叶一枝花、白及各20g,黄芩、黄连、菊花、紫草各10g,黄芪30g,甘草6g,红斑明显者加生地、丹皮、赤芍;脓疱多流脓不止加银花、蒲公英、连翘;鳞屑多、脱皮加黄精、当归、鸡血藤;瘙痒严重者加蝉衣、白藓皮,每日1剂,水煎等分早晚服。

(2)外用药

外洗方:透骨草、王不留各30g,五倍子、明矾各10g,水煎外洗掌蹠部,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适用于掌蹠皮损角化明显,脱屑多者。每次外洗后,外涂金黄膏。

30例中有23例经临床治疗皮损全部消失,但偶有反复,服中药最少25剂,最多61剂,另外7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杨某,女,43岁,1983年8月2日初诊,主诉:双手足起红斑疱,脱屑发痒,反复发作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手足掌面同时起红色疱疹,轻度发痒,因可自行消退,故未曾就诊。但此后,经常发作,皮疹较前增多,皮损范围日渐扩大,曾用新脚气膏、香港脚药水外涂无效。病之前几年,每逢春季加重。冬季掌面粗糙,脱屑,近几年来,发无定时,瘙痒加剧,外用肤轻松软膏、尿素软膏等药,症状减轻,但停药后其症又发作。查体:双手掌面皮肤增厚、粗糙,鳞屑较多,皮损部位可见小脓疱散在分布。双蹠部可见暗红色斑,散在小脓疱,鳞屑附着,双足外尤为明显,舌质红,苔薄白,脉数。中医诊断:疱疮;西医诊断:掌蹠脓疱病。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益气化瘀止痒。方用七叶三黄二花汤加减,其组成为;黄芩、黄连、紫草、菊花、丹皮、赤芍各10g,黄芪、生地、刺蒺藜、白鲜皮各15g,七叶一枝花30g,白及20g,蝉蜕、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等分早晚温服。外用:透骨草15g,王不留30g,五倍子、明矾各10g,水煎外洗,每日2次,洗后外涂金黄膏。复诊(8月15日),双手掌明显好转,皮屑大部分脱落,双足蹠仍有散在暗红色斑,皮肤较粗糙,脱屑减少,无新起疱疹。效不更方,连续服药2月余双手掌皮损消失,双足蹠红斑消退,略有少量皮屑。临床随访,至今未复发。

掌蹠脓疱病属祖国医学“蹠疮”范畴,前人对此病早有论述,如《医宗金鉴》云:“此病生于指掌之中,形如茱萸,两手相对而生。亦有成攒者,起黄色白脓疱,痒痛无时,破溃流黄汁水,时好时发,极其疲顽,由风湿客于肌腠而成···..·”。本病病因病机在于风湿热毒客于肌肤所致,但我们认为,红斑为血热外涌之象,斑色暗红为血热久蕴,瘀热内结之故;脓疱时起时伏为热盛化毒,毒热壅结所致,鳞屑层出不穷,皮损发痒,为毒热伤血,肌肤失养而引起。由于体毒外透时轻时重,致使本病反复发作,“极其疲顽”,故采用清热解毒凉血,益气化瘀止痒之三七叶三黄二花汤加味治疗。外洗方中,取透骨草、王不留通透肌肤,五味子、明矾收涩肌肤,一通一涩相互制约,以收其功。本病顽固难治,清热解毒,益气化瘀可达病所,但本组药物大多苦寒久服易伤脾胃,故服药时应注意观察脾胃功能状态,一旦饮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苔厚腻等症出现,应即加入健脾调胃之药,顾护正气,驱邪外出,从而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病退人安之目的。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