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热爱吃喝玩乐的“时髦精”最近都在重开的巴特西电厂。 这座泰晤士河畔的老电厂,到现在其实已经快90岁了。作为英国的第一个超级电站,它曾一度是伦敦的城市地标,被称作“能量圣殿”。10年前人们对它进行新一轮改造和修缮,花掉了整整90亿英镑。 走进这里,很多打扮新潮的年轻人,或端着咖啡,排队等待着热腾腾的汉堡,或牵着宠物,在店铺快闪活动中跃跃欲试。抵达泰晤士河南岸的九榆树区,远远望去,一座巨大的红砖建筑之上,矗立着四根标志性的白色烟囱,十分显眼。沿着停着酒吧餐车的电气大道,一对年轻情侣骑着滑板车,经过一排摩登公寓,来到了峡谷一般风格的马来西亚广场。红砖建筑之内,巴特西电厂主体的古旧钢架穹顶和厚重石质廊柱,工业气息浓郁。
细节之处,简洁的几何线条和黑色大理石装饰,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Art Deco风格。地下一层的橱窗由许多英国本土品牌占据。独此一家的巴特西书店,陈列着艺术、设计和工业类的书籍。祖马龙1950年的装潢风格,与电厂斑驳的墙面浑然一体。亮着几十盏复古灯泡的潮牌Superdry冒险魂,直接在店铺里安排了DJ现场表演。楼上,年轻人钟爱的护肤品牌Aesop把产品摆在了复古未来主义的金属搁板上,巨大的灯球照着整个店铺。运动爱好者人手一件的Lululemon,在开业时请来了英国健身达人Natacha Océane,和粉丝见面,当场授课。不甘示弱的Adidas则在商场走廊上设置了一个开放式健身俱乐部Empower Station。线上报名,就能体验一节面向公众的有氧操课。在楼顶的边层,从前的控制室B现在成为了一家鸡尾酒吧。原始的表盘、控件和一座以涡轮机为灵感的雕塑在它的中心,营造出工业机械的科幻感。相应的活动空间控制室A里,旧的半圆形控制台和两排配电盘,放在柚木镶嵌地板、意大利大理石瓷砖和金色天花板之间,重现着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场景。从控制室B俯视中央大厅,古旧的工厂电流装置旁边,是一间和劳斯莱斯联名的香槟酒吧Searcys。 在这里,人们可以在一辆劳斯莱斯的复古“蓝鸟”豪车上,挑选心仪的起泡酒。
 Ladurée的法国马卡龙、Bao的台湾“馒头”、Brindisa的西班牙Tapas、 Cinnamon Kitchen的印度咖喱羊肉、Itsu的日本生鱼寿司.....游戏性十足的高尔夫酒吧Birdies、可以边打球边party的乒乓球俱乐部Bounce,都吸引着赶时髦的年轻人。在顶层乘坐电梯Lift 109,一路直达烟囱顶部,这座新修的360度高空观景台,无疑是巴特西电厂最重要的打卡点。从109米的高空观赏伦敦的城市全景,泰晤士河畔,是伦敦经典的塔桥和大本钟。 1929年,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电的需求,巴特西电厂兴建而成。鼎盛时期,它不仅每周要消耗一万吨的煤和一千多万吨的泰晤士河水,还负责着伦敦五分之一地区的电力供应,包括白金汉宫和国会大厦。 烟囱中升起的烟雾,即使在“雾都”伦敦,也直冲云霄、相当醒目。据说,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连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都会循着它冒出的浓烟回家。这座超级电站也因为它的独特外形,成为了伦敦的一大城市地标。它的红砖建筑和四根耀眼的白色烟囱,在伦敦人心中,地位不亚于圣保罗大教堂。1977年,英国著名摇滚乐队Pink Floyd更是把它放在了专辑封面上。一只粉色小猪漂浮在巨大的烟囱中间,巴特西电厂从此成为了全球很多乐迷的共同记忆。 后来,不仅《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神探夏洛克》(2012)在这里取景,它还出现在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 虽然一直备受关注,但随着众多改造计划的石沉大海,它在退役之后,基本陷入了废弃和沉寂的状态。连巴特西电厂开发公司 (BPSDC) 的老板Simon Murphy都说:“这是伦敦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和建筑壮举之一。”2013年开始改造的时候,这里不仅墙体摇摇欲坠、烟囱腐蚀严重,甚至连屋顶都没有。为了重现它的砖砌结构,开发商向最初提供材料的建筑公司,订购了175万块同样的砖头。四根新烟囱则是花了680吨混凝土,按原来的造型手工浇筑而成。最后,它修复时钢材的使用量,是埃菲尔铁塔建造时的3倍多。控制室里所有缺失的零件,通过数字色彩扫描和3D打印,复制出了和原件一模一样的细节。1987年,房地产开发商John Broome把巴特西电厂被设计成了一座主题公园。当时,为了将游客从交通枢纽直接带到电厂,他在维多利亚车站的一号站台直接签下了 99 年的租约,并建造了一辆叫做“巴特西子弹”的高速列车。电厂本身被设计成了一个有着巨大玻璃屋顶的庭院。在6个楼层设置世界不同大陆的主题,配备相应的展览、电影院、餐厅。大楼周围被过山车环绕着,之外,还有零重力模拟器可以带着“太空舱”中的游客们穿越天花板,然后下坠到地下的世界最大水族馆中。在 Broome因为资金短缺中止了这个项目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建设了一半。后来,又有人提出将巴特西改造成购物中心、酒店甚至足球场,但因为巨大的耗资和修复的难度,这些设想最后都无疾而终。直到2012年,马来西亚开发商SP Setia和Sime Darby用5亿英镑买下了这里,迅速启动了一个新的开发项目。如今,重生后的巴特西电厂不仅吸引着年轻的顾客,还将成为苹果公司未来的伦敦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