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内智慧停车运营管理解决方案-智能车位牌

 智慧停车管理 2022-11-24 发布于重庆

路内智慧停车运营管理解决方案——智能车位牌

近年来,智慧停车项目在国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迅猛势头,作为重要板块的路内停车也有多地完成了智能化建设,但在后续的运营管理中依然面临种种问题和痛点。

一.城市路内停车管理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在路内智慧停车管理中,为使停车收费能到达到很好的 收益水平,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获取完成的订单信息。这点通过前端的地磁或视频等技术手段结合平台系统能够很好完成。

二是尽可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缴费率。国内深圳、北京等城市有地方性法律法规支撑,可以实现现场无人或少人,车主自觉缴费。但对于国内大多数缺乏法规支持的城市只能通过各种宣导鼓励车主自主缴费。同时不得不配备大量的现场人员以确保项目的基本收益,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各运营单位对此头疼不已,包括近年来ETC在路内停车的应用也是为此所作的有益尝试,但其过高的建设成本,偏低的ETC安装比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尚需时间检验。

为给予车主尽可能方便快捷的支付渠道和方式,国内多采用鼓励用户下载车主APP、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等方式,线下会在路边竖立二维码牌,但在实际运营中发现,部分本有缴费意愿的车主常常会因为没有APP,没关注公众号,停车距离距离二位码牌较远等原因放弃缴费,从而产生大量远超“恶意逃费”欠费订单,为了打通便利支付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行业内大采用人工打印小票和在车位安装不锈钢车位牌引导车主自主缴费。但实际运营效果差强人意,远未达到预期,具体表现如下:

1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缴费率偏低。

人工打印小票需要投入大量的现场人员逐车夹放,使得单人管理车位数仅为40左右,还经常顾此失彼,不仅导致人力成本大幅度增长,而且逃逸率较高。

2、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高

1)打印小票是损耗物料,要长期使用,打印纸采购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2)不锈钢牌安装强度差,一年左右就会出现螺丝松动折弯翘起,容易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维护工作量和运营成本。

  

3、用户体验差,进一步影响停车收益  

1)打印小票雨天淋湿后扫码难。随意丢弃环卫意见大。

2)不锈钢车位牌上的二维码经过车辆来回碾压容易掉色,导致无法扫码,夜间扫码难。

二.解决方案及优势

深圳力合信息技术开发出的新型智能车位牌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在每个车位的车位线上安装该产品,取消原有不锈钢车位牌和油漆编号,取消逐车打印小票。车主自主扫码自主缴费,现场人员的主要工作前期做好宣传和引导,后期重点追踪欠费车辆。依靠准确的订单信息,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有效的追缴措施,形成良好的互动,可实现较好的运营效果。

该产品及方案的具体优势如下:

1.   车位编号、自助缴费、夜间显示、三位一体;

正面是订单二维码和环境亮度检测模块,侧面四周分别为车位编号、车主使用提示、欠费温馨提醒及反光标,

2.   防水抗压耐磨,使用寿命长,免维护

面板为高强度透明材料,二维码不被磨损,主体为合金材料,抗压防水,施工简单,安装简便,贴合牢固,太阳能供电。使用寿命长,一次性投入,维护成本极低。

3.   支持一位一码,免输车牌,夜间自发光

可对接现有系统后台,支持一位一码,车主无需输入车牌,直接扫码付费,发光背景板根据环境光线调整亮度,方便夜间扫码。

三.方案可达到的效果

目前该产品及方案已经在重庆市渝北区投入使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主要在三个方面

1.车主认可度高,有效提高自主缴费率

外形醒目,扫码快捷方便,车主扫码意愿是不锈钢车位牌的4倍以上,夜间和雨天等情况下相差更是巨大。

2.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

车主自主扫码付费,无需打印小票,单人管理车位数大幅增加,现场人员重点关注欠费车辆,进一步提升了自主缴费率,大幅度节约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

3.产品性价比高

产品成本虽高于不锈钢车位牌但综合运营成本和使用效果又远超不锈钢车位牌。

四.结论和建议

1.可以满足运营单位的要求和预期收益

该产品已在渝北智慧停车项目上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成效。渝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领导实地调研后对该产品的使用效果非常满意并高度认可,认为是解决路内智慧停车运营管理当前痛点的最佳方案。

2、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可以减少打印纸的采购支出和不锈钢车位牌1-2年一次的更换成本,现场管理人员在现有基础上前期可以减少一半,2年内可减少至现有四分之一。

路内智慧停车的管理及运营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既要给车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又要确保运营单位的合理收益,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需要运营单位在技术和管理上持续的深耕细作,更希望类似“智能车位牌”这样能够切实解决运营痛点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涌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