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历史丨为什么中华文化没能全面影响东南亚地区?

 人文之光 2022-11-24 发布于辽宁

东南亚地区存在大量的华人群体。事实上,至少在唐宋时期,就有大量的华夏先民就抵达了马来群岛,并在这一地区安家落户。小编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说是英国探险家曾在近代的澳洲达尔文地区的郊外,发现了唐代的道教神像,因此怀疑这可能是唐朝的船家偶然抵达澳洲北部的例证。

不过,即便早在唐宋时期,华夏先民就积极在东南亚地区安家落户,那么,为什么中华文化却没有全面覆盖东南亚地区?

个人觉得,这个话题说来话长。

1、中南半岛

众所周知,东南亚是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组成的。

中南半岛一共有六个国家:越南、缅甸、泰国、老挝以及柬埔寨,还有中南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而这六个国家中,越南是唯一一个儒家化国家。其余的,除了马来西亚,都是印度文化主导的国家。

个人觉得,地理问题决定了儒家文化没能影响越南之外的其余国家。

其实在北宋之前,越南一直是中国的组成部分。虽然越南原住民对来自长安(洛阳、开封、建康)的行政命令不愿意接受,但是对儒家文明还是认可的。因此北宋以后,越南虽然独立,但是,独立的口号却是“南国山河南帝居”,意思是,越南是南帝,宋朝皇帝是北帝。虽然南北帝分立,但是都属于儒家化的文明世界。而且,越南甚至还模仿宋朝,在东南亚收马仔:越南就曾要求占婆、爪哇、真腊这些国家给自己进贡。

而越南也用实际行动来推广儒家思想。比如越南的南方地区,在以往是占婆国的地盘。占婆国奉行印度文化。越南经过数百年的战争,灭掉了占婆国,还把儒家文化推广到了占婆故地。

而缅甸、老挝这些中国在中南半岛的其他邻国,由于存在太多的自然屏障阻隔(包括丛林、山地),导致古代中国对这一地区的文化影响较小。而印度的文化,则可以因为地理方面的优势,对缅甸、老挝、柬埔寨和泰国进行辐射。

2、南洋群岛

南阳群岛,除了马来西亚的东马部分以外,还存在以下几个国家:菲律宾、印尼、文莱、新加坡。

菲律宾在东南亚各国中独树一帜:这是东南亚各国中,唯一一个将天主教文化作为主导的国家。虽然华夏先民很早抵达了菲律宾地区,菲律宾也存在大量的华人移民后裔。但是大约在欧洲大航海时代,菲律宾就被西班牙人所占领,并推行了长达数百年的统治。这让天主教文化得以在菲律宾生根。

印尼和文莱以及马来西亚,以西亚的文化为主。这是因为在历史上,阿拉伯人擅长海上贸易,对海商活动十分热衷。而印尼地区(包括马来西亚、文莱)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这意味着,大量来自阿拉伯的商人,都要经过这一地区往返于西亚和东亚地区进行贸易。这也导致大量的阿拉伯人在这一地区定居。阿拉伯人在这一地区定居的同时,也把西亚的文化风俗一并传输到了这里。久而久之,当地的原住民也就认同了西亚的风俗文化。而在古代,抵达印尼地区生活的华夏先民,多是劳工阶层而非精英群体,这就意味着,劳工群体对传播中华文化,即不具备主观意图,也没有客观能力。所以久而久之,这一地区,也就以西亚文化为主导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