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多囊卵巢后还能怀孕吗?3 个常见问题看完不焦虑

 黄之中 2022-11-24 发布于上海

在育龄期女性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下文简称多囊 )的发生率约 5%~10%,也就是说,每 100 个育龄女性中就有 5~10 个人患有这个病。

丁香医生后台也不乏有读者来求助,或者分享自己治疗多囊的经历。

点击查看完整大图

图片

图片来源:用户留言

多囊最明显的几个症状是:月经不调、易胖、痤疮和多毛、不孕等。很多人也是在发现自己有这些异常后,去医院检查才确诊的多囊。

得了多囊,难免会感到焦虑,心生很多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多囊患者最关心的 3 个问题。





得了多囊能怀孕吗?

由于稀发排卵或无排卵,确实容易出现不孕。但也不必因此太过气馁,患了多囊后怀孕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数。

得了多囊能不能怀孕,关键在于有没有积极科学治疗。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多囊患者,医生一般会进行诱导排卵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氯米芬、来曲唑,可以促进卵泡生长发育。

二甲双胍也被用于促进排卵,主要用于生活方式干预失败且具有葡萄糖耐受不良的女性。

此外,还有腹腔镜卵巢手术、体外受精等方案,均可以帮助多囊患者怀孕。

但不管用什么治疗方式,都需要和医生充分沟通,考虑清楚利弊后再做决定。

得了多囊后我到底适合用什么药来促排?

药物促排不成功,还有什么方法吗?

促排 5 次后终于怀孕了,怀孕后需要注意什么?

多囊备孕怀孕的个性化问题,试试线上问医生,帮你打消疑虑。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丁香医生线上问诊多囊专场,来自全国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给大家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暂时没有备孕计划要治疗吗?

要治疗,但治疗方式不一定是依赖吃药。

多囊的患者会内分泌失调,激素紊乱,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如果不加干预,很多慢性病的患病风险都会增加,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等;

比如不来月经,子宫内膜会长期受雌激素刺激,就很容易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恶变。

因此建议有症状的多囊患者一定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专业的治疗,从生活、饮食、运动、药物,多方面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比如部分肥胖型多囊患者,减肥就很有效,但部分患者则需要坚持口服雌激素类药物。

多囊能治愈吗?

不能。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 ,目前认为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是内分泌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因目前病因未明,所以不能治愈,但通过专业医生科学治疗,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可千万别因为多囊无法治愈就放弃治疗了。

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还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希望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也不同。关于多囊,相信大家一定还有各种问题,比如——

已经在吃药了,连续吃三个月后应该停药吗?要不要复查激素?

吃药后出现不规律出血,怎么办?

我是瘦多囊,到底该怎么治疗呢?

多囊的肥胖该怎么减?

独自纠结烦恼也没结果,不如动动手指,线上来问专业医生。每次提问都支持向医生描述 500 字,上传 9 张图片,想问多详细都可以。

多囊问题 咨询三甲医生

新人仅需 9.9 元

👇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图片

丁香医生在线问诊帮大家轻松搞定,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便利。

➊ 节约跑医院和排队挂号时间,平均 30 分钟内回复

去一次医院来回奔波、挂号排队总是要花费不少时间,遇上工作日还得请上半天假。

疾病问题线上问医生,花个几分钟填写个人信息、疾病史等,平均 30 分钟就能得到医生的回复,得到专业评估与建议。

➋ 在家就能享受一线城市医疗资源,筛选医生更专业对口

通过丁香医生平台,你能直接联系到北上广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优秀医生,避免出现非正规医院诊断不靠谱的情况。

也可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主任、副主任这样更多资深的医生,或者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不同价格区间的医生。

❸ 1 次提问 + 2 次追问,充分沟通不留疑问

线下看病常常会出现「候诊 2 小时,问诊 2 分钟」这种问不清楚答不明白的痛苦。

丁香医生线上问诊包含 1 次提问和 2 次追问机会,追问机会在 24 小时内都可使用,给你留出充分的时间提问,再也不怕问不明白。

↓上下滑动查看多囊问题咨询示例↓

图片

多囊问题 咨询三甲医生

新人仅需 9.9 元

👇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问诊常见 Q&A

❶ 问诊入口: 下载丁香医生 App 或搜索丁香医生小程序后,进入首页点击「问医生」即可在线问医生

❷ 问诊次数:一次问诊包含 3 次提问机会(一次提问两次追问),每次可输入多个问题(最多 500 字),支持上传视频和图片(检查报告、药品图片等均可拍照上传),24 小时内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