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杨红卫:追忆退伍离别时 历历在目永难忘

 阿拉善文学 2022-11-25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作者:杨红卫|内蒙古阿拉善盟

人生中总有一段让人永远难忘,更值得我们去追忆,去怀念的时光。
打开尘封的记忆,翻过岁月的篱墙,伴随着那离别的歌声“送战友,踏征程,耳边想起驼铃声……瞬间记忆仿佛回到二十三年前自己退伍离开部队的那一天。曾记得离开部队那天早晨离别的“驼铃曲”代替了那熟悉的起床号。早饭后,即将退伍的老兵们不再像以往去训练,去执勤站岗,而是纷纷合影留念,写留言,赠祝福。也许真的要离开了,此刻军营里已没有了往日激昂的训练声,昔日的欢声笑语已不知去向,老兵们个个脸上都挂满了离别时的伤感与留恋,军营里到处都弥漫着离别气息。
随着退役仪式的开始,全体起立,在奏唱国歌,迎军旗后,团政治处主任宣布了退役命令,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下同志……,将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序列。随后留队的战友代表开始为退役老兵们卸领花、摘帽徽、折军衔、佩戴光荣花。当帽徽、肩章、领花被卸去时,平日里这些铁骨铮铮的钢铁硬汉,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深处的情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眼泪奔涌流淌。因为我们从此将要永远的脱下心爱的军装,永远的离开火热的军营,离开曾经一起摸打滚爬,朝夕相处的战友了。那一刻感觉空气在瞬间都被凝结了,那一刻我们才彻底的明白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真正含义,我想所有当过兵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的,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听不到熄灯起床号,再也回不到那熟悉训练场,再也听不到集体宿舍里南腔北调的欢歌笑语声…….
真的要走了,该向军旗告别了。胸前戴着光荣花,站在军旗前庄严的向军旗敬上最后的军礼。“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这一刻,我们内心百感交集,只有将这份迷彩的青春永远铭刻在心中。因为我们无悔这段军旅人生路,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祖国的边防线。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界碑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我们无愧于祖国忠诚卫士之称,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真的要走了,任别语喋喋不休。交接使命,传递本色,嘱咐责任,激情宣誓。紧紧握住战友的手,知心话儿说也说不够,道不尽心中万言嘱托,诉不尽胸中离别之情。这一刻,我们内心犹如五味杂瓶翻倒,我们哽咽着紧紧相拥,任凭泪水潸然落下,尽情发泄着心中对军营的眷恋,对战友的不舍。
真的要走了,政委代表全团官兵向我们退伍老兵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谆谆教诲,殷切希望,万般祝福,铭记于心。这一刻,我们信心满怀,因为摸爬滚打的训练,练就了我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血性意志;直线加方块的韵律,铸造了我们钢铁般的魂魄;站岗巡逻的经历培养了我们责任与担当的优良作风,我们何惧未来新征程。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感恩你!熔炉般的军营,是您给予我们刚毅与坚强,是您为我们鼓起远航的风帆!
真的要走了,在部队的最后一顿饭,送老兵的饺子已端在了我们的面前,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大家谁都不愿去吃,都静静的坐着沉默不语,饭桌上也已没有了往日吃饭时“狼吐虎咽”的情景,只有低泣的哽咽声。真的不想走,我们真的不想离开部队,不想离开亲如兄弟的战友。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又能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谁又能阻止离别的号角!大家就这样坐着,谁也不愿意早点离去,脸上挂满了离别的伤感与留恋,因为难舍,因为眷恋……
真的要走了,随着集合哨音的响起。我们最后一次在部队,听从军务股长下达的队列条令指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点名。随之欢送老兵的锣鼓声也震耳欲聋的响了起来,终于上车的时间到了,可我们还是迟迟不肯上车去,大家紧紧的在车前拥抱着,哽咽着,诉说着离别的话语,互赠吉言,互道珍重,往日身上无处不在的刚强,现在都已经被泪水取代,不是不想走,是因为穿惯了这身橄榄绿,绿色的情怀早已根植于内心深处,融入血脉;不是不想走,是因为听惯了这催人奋进的号角,砺练出的军人血性还在体内碰撞流淌;不是不想走,是因为吼惯了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口号,有节奏的生活早已习惯成自然,这段经历注定将伴随我们一生,所以不想走,所以难以割舍。我们难以割舍的是,相处几载浓浓的战友谊,难舍的是厚厚的军旅情!
---孟郊《古怨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惟所思,天涯共明月。
真的要走了,此时此刻,我们才明白“拥有不知珍惜,失去方知珍贵”的感言,更加理解“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的内涵。当大巴车驶出营区大门的那一刻,我们心中泛出一股难以忍受的酸楚,泪水再次模糊了窗外整齐列队的战友们,模糊了熟悉的军营。送行的战友、车内的我们同时举起右手深深地敬着军礼,相互致别。渐渐地大巴车驶出了部队驻地,令人眷恋的军营和难舍的战友们也消失在了充满泪水的视野中。于是大家都安静的坐落下来,任大巴车颠簸着我们驶向火车站。一路上大家都依然沉默不语。因为谁都怕一说话会刺痛大家还未平静难舍的心情,所以一路上都假装俨然装睡。经过了一天的长途颠簸,终于我们从边关小县城到达乌鲁木齐火车站,我们排着队有序的登上了开往回家的列车,还没等我们放好背包和行礼箱坐好,政委两位中将将军就亲自踏上退伍老兵返乡的列车同我们一一敬礼握手,一一道别送行,此刻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动不已,因为在边防当兵几年能见到中将级别的将军也算是很难得一件事了,如今离开部队有中将将军为我们送行,也无悔军旅人生未实现想当将军的梦想了。
真的要走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就要启动了。列车窗外跟随火车站送行的首长和战友们还不肯放开紧握的双手,曾经铁骨峥峥的男儿,此刻任惜别的泪水再次肆意流淌,震天的鼓声还在心头激荡,离别的话语萦绕在耳边。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此刻,我们只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次敬礼,再次挥手致意告别,道一声珍重,无限难舍的眷恋再次涌上心头! 此刻窗外徐徐传来“一把拉住老兵的手,真舍不得让你走……”那首老兵之歌,泪水再次迷湿了我们的双眼。因为“多情自古伤别离”这一次的离别,意味着我们这些退伍老兵将走过人生一道永恒的分界线,甚或是永别!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汽笛一声长鸣、我还想留在部队;汽笛一声长鸣,在我离开部队的那一天。而如今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历历在目永难忘了。
作者本人纪念退伍23周年随笔
2022年11月23日

杨红卫曾用名杨宏伟,笔名--驼铃--阿拉善左旗腰坝人,国家二级职业秘书、企业标准化师,标准化评价专家,中国散文家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化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商务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阿拉善盟标准化专家库专家,96年从戎时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曾发表于阿拉善日报、百度贴吧、好心情美文网、红袖添香等各大网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