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山东刘福新 2022-11-25 发布于山东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压题图片:注脚见图6)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刘福新

                    第三章 院士塑像,寓意深深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1:中科院院士、老校友刘振兴塑像。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2:同上。侧拍。远处可以看到万松山上的“文笔塔”。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3:中科院院士、老校友刘以训塑像。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4:同上。侧拍。远处可以看到万松山上的“文笔塔”。

                     第四章 人物浮雕,潜移默化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5:文化墙。用“远景”拍摄。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6: 文化墙。用“近景”拍摄。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7:浮雕一部。

     (摄影)仲夏的昌乐一中校园摄影断章(第三、四章)

                  图8:同上。

                   附一:

从昌乐大地上升起的飞天巨星

                      ——记“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

吴文福

   刘振兴,男,1929年生,山东省昌乐县五图镇营子村人,昌乐一中校友。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和高空物理委员会主任,中国cluster(星簇)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

    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双星计划”发射任务要求达到66970公里高轨道,是中国运载火箭迄今为止最高的一次飞行,“探测一号”也因此成为中国目前轨道距地球最远的一颗卫星。同时,“双星计划”首次引入太空环保概念,火箭把卫星送入轨道实施星箭分离后,将继续受控返回大气层烧毁,以免成为漂浮的太空垃圾。“双星计划”是中国第一次以自己先进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从技术到应用的高层次、实质性对等合作。“探测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是中国实施“双星计划”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一时,举世瞩目。中国空间物理学家、“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和他的“双星计划”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同乡、老校友,笔者有幸与刘振兴院士多次见面交谈并聆听他的报告。说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双星计划”,刘振兴院士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我对母校昌乐一中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忆起当年的学习和生活情景,是母校为我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自刘振兴院士给母校昌乐一中的信

   刘振兴院士1944年1月至1947年1月就读于昌乐一中。当时,战火频仍,学校遭日寇铁蹄践踏,房舍屡屡焚毁,多次迁徙。15岁的刘振兴一度成为流浪学生,马扎上听课,图板上写字;功课拉下了,想办法补,粮食吃完了,挖草根树皮;亲手搭建的窝棚成了他们的住所,胸怀大志的刘振兴称其为“北大宿舍”。尽管生活艰苦,但丝毫没有妨碍他求知报国的追求,初步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创新才能。他对宇宙奥妙、灿烂星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探索太空,圆自己的飞天梦。在这样的环境下,坐下读书,走路思考,使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4月17日,山东省昌乐一中同学联谊会期间,刘振兴院士与著名生殖生物学家刘以训院士在母校举行院士报告会。刘振兴院士再次回想了这段难以忘怀的学习生活经历。他激动地说:“基础坚实,发展才有潜力,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在一中这段学习生活,对我以后的研究实在是太重要了。80年代初,'流体涡漩诱发磁场重联’这一概念雏形时期,我不断考虑,不断认识、思索,并从新的观测数据中得到启发,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检查,常常是坐在办公室,站在实验室,走在上下班的路上,躺在床上,连续思考,不间断地论证,直到80年代末正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这一切,都得益于在一中的学习。”  

    他提出的“流体涡漩诱发磁场重联”新概念,在国际空间物理界被认为是最先进的瞬时重联模型,他冲破了30余年来空间物理理论领域经典著作中磁场重联的传统观念,为空间磁场重联研究开辟出一条新途径,同时对研究太阳耀斑、太阳风能量向磁层中的传输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2000年7月17日在华沙召开的第33届国际空间年会上,刘振兴院士被授予国际空间研究最高奖Vikiram sarabbai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空间研究领域获得的国际性最高奖项。他说:“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时,我想到了很多,其中就有母校昌乐一中。可以说,没有在昌乐一中的这段生活,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他勉励同学们:“基础很重要,要夯实基础,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母校也牵挂着刘振兴院士的研究。2003年12月30日上午,通过新闻获知“双星计划”中的首颗卫星“探测一号”发射成功,看到电视记者对刘振兴院士的采访,昌乐一中校园内一片沸腾,昌乐一中的广大师生无不为老校友的成功而高兴。秦汶民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向刘振兴院士发去了贺信:

刘振兴院士:

  欣悉由您主持研制开发的“双星计划”第一颗卫星“探索一号”成功发射,全校师生十分高兴。谨代表全校师生向您表示热烈祝贺!母校为您在空间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深感自豪,为有您这样的老校友而倍感骄傲。

   五十年代,为圆中国人的飞天梦,年轻的刘振兴把自己的研究领域瞄准了最尖端的空间科学,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学毕业后,刘振兴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气象系,师从中国空间物理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赵九章教授。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博士学位,他开始了气象领域近地面100米以下空间物理有关风速、水气、尘埃分布和沙丘运动的研究,他提出的关于陆地蒸发量的一套公式,对气候和水文的监测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他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近地层大气湍流结构函数,能解释近地层风速、水气和沙尘的高度分布规律;他最先建立的我国西北沙丘移动的理论和计算图表,至今对防沙仍有着实际应用价值。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19天之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也飞上了天。为了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国于1958年也开始了研制卫星的重大计划(被称为“581”计划),刘振兴成为了这支研究队伍中的一员,担负起为卫星的升腾和运行安全提供空间数据和环境模拟的重任。这一年,刘振兴29岁。已近而立之年的他,把自己的研究领域瞄准了最尖端的空间科学。空间科学包括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生命和微重力。其中空间物理是空间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太空所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对认识太空、宇宙环境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他借助稀薄气体动力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流量理论和气体动力学区域划分的方法;与北京大学合作,提出的磁暴期间辐射带变化的理论,能够解释辐射带中带电粒子空间分布和变化的观测特征。1967年,他与卫星设计院的同仁合作,在我国最先进行卫星模拟实验,由他提供卫星地面环境中的空间粒子环境的剂量标准,经多次参加实验,对卫星的研制起了很好的作用。

   1975年,他在我国最先提出了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耦合的概念,发展了一套与观测结果复合的太阳风湍谱表达式;对太阳风进入磁层的机制做了系统的研究;制成将太阳风直接驱动和储能释能过程相统一的等效电路磁层亚暴模型;提出的平行电场和波湍流联合加速极光沉降电子的机制,对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机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刘振兴院士在木星磁层模式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80年代初,他率先在我国开展木星磁层研究,根据新的飞船探测数据,提出一个新的木星磁层盘模式,国际同行认为“这项研究表现出重大发展,可能成为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之一”,此模式被称为“刘氏模式”,是当今国际上主要的木星磁层模式之一,对推动木星磁层模式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80年代末,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概念,对其物理性质及在空间物理中的广泛应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国际同行认为这是“当今最先进和最真实的瞬时重联模型,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有关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50多次,199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欧空局十分重视“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理论,在刘振兴先生等一批中国科学家和欧空局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从1991年起我国与欧空局开始了cluster数据系统(csds)的合作,1993年欧空局科学项目主任rmbonnet教授率欧空局代表团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方成立了以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和主任的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及中国cluster科学工作队。这是我国第一次与欧空局建立科学合作关系,也是第一次高层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卫星探测项目。这对我国空间物理界进入国际舞台,提高我国空间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及推动我国空间物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美丽双星,太空慧眼。由刘振兴院士牵头提出了中国“双星计划”,成为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空间界开始酝酿空前规模的国际空间探测计划,结果提出了由国际空间局协调组(IACG,由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及前苏联和日本的空间局组成)组织和协调的“国际日地物理(ISTP)计划”。在此背景下,欧空局于1985年底提出了星簇计划(cluster)。此时,中国科学家也不甘落后,开始把空间探测列为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的重要研究计划。

   1997年1月,由刘振兴院士牵头,中国相关科学家多次讨论,提出“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即“双星计划”。1997年4月,刘振兴院士在北京香山科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双星计划”,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

    ……

    我们衷心地希望刘振兴院士——我们的老校友在空间探测研究方面走得更远,取得更伟大的成绩,为太空镶上更多更美丽的慧眼,让人类把太空的奥妙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不只是昌乐人的企盼,也是全人类的企盼。

作者简介:吴文福,1968年12月生,山东昌乐人,中学高级教师,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近30万字。


                   附二:生有远见 学无止境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以训教授

吴文福

    刘以训,男,1936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学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内分泌研究室主任及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洛氏基金/WHO设立的六国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中心负责人,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内分泌、消化、生殖及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理学科和细胞生物学科多届评委会委员,担任欧洲人类和胚胎学会刊物编委。

    刘以训院士1955年考入昌乐一中。昌乐一中良好的校风,深厚的学风,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常在雪地里读书,在月光下写字,以每月6.8元的国家助学金维持学业所需,且以余额接济读初中的弟弟和在家中的母亲,支撑年青身体的肌腹常常是半饥半饱,仍勤学不辍。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严格的管理,铸就了他刚毅的性格,名师的引导,坚定了发奋成才的远大志向。这一阶段是刘以训院士生活中的关键时期,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后几十年,一想到借钱、卖树凑足投考资费的求学经历,一想到恩师的谆谆教诲,便信心倍增。

    刘以训院士先后在复旦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北京语言学院、英国帝国肿瘤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和工作,先后被瑞典Umea大学、英国Leicester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有数百篇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多次荣获中科院重大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奖;其参与合作的研究课题先后荣获美国生殖研究(SSQ)成就奖、美国Oppenhcimen奖、瑞典Dr.Erick Fernstrom奖,为我国生殖生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刘以训院士念念不忘母校的发展,2000年12月刘院士专程回母校走访赠书,今年4月昌乐一中同学联谊会隆重召开,再次踏进昌乐一中大门,看到学校的巨大变化,非常高兴。他深情地说:“昌乐一中的求学经历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在院士报告会上,刘老亲切勉励全校师生,要有远大志向,要有宏伟目标,要有坚强的决心和毅力,并以“生有远见,乐对困难,艰苦奋斗,良性循环;学无止境,求实戒傲,淡泊名利,无私不贪”相赠。

                       《昌乐一中70年》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进刘福新李学训杨培青吴文福郭建华           

                    本文属于《人物编》。责任编辑:郭建华

                 附三:文化 墙

   中外名人文化墙为大型壁画,位于一、三号教学楼与二、四号教学楼之间的坝堰上,全长约90米,宽1.2米,四周镶有宽0.05米的金色边框,中间一条阶梯式走道将其分为南北两部。

   北部为中国文化名人,自北向南依次为孔子、屈原、司马迁、蔡伦、张衡、祖冲之、李时珍、曹雪芹、徐悲鸿、冼星海、鲁迅、童弟周、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刘以训、刘振兴,计十七位,其中刘以训、刘振兴是一中毕业生,中科院院士,特入名人之列,自有良苦用心。南部为世界文化名人,自北向南依次是达尔文、牛顿、莱特兄弟、拉瓦锡、诺贝尔、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巴斯德、泰戈尔、加加林、摩尔、贝利等22位。其中贝利是著名足球运动员,有“球王”之誉,入选上墙,也颇为耐人寻味。

   人物采用浅浮雕技法雕成,构图简洁,雕法洗炼,粗犷中不乏细腻,如衣冠、发型的雕法细致入微,表情姿态的刻画惟妙惟肖,近50位人物神态各异,绝无雷同。人物安排上则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加上榜题点缀,顺理成章,浑然一体,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长卷。学子伫立这幅长卷前,犹如翻阅一部系列名人传记,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得到鼓舞,视野渐开,境界渐升,自是获益良多。

   文化墙始建于2003年。此前,一中校长秦汶民陪同校友刘新生、徐思生、刘乐一游览校园,校友们对一中的设计布局,建筑风格,人文氛围等边走边议,赞不绝口。当行至坝墙时,校友建议可因地制宜,设为人物长廊,一来可对学生有教育启迪作用,二来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长秦汶民对此建议十分赞同,亲自设计方案,为此查阅了许多资料,并多次实地考察,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最终确立了将坝台改造成中外名人文化墙的思路。于是聘请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图纸,交由寿光环艺中心制作并安装,至2004年竣工。

   文化墙建成后,引起不小的轰动。几家新闻媒体作过报道,称此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之作,是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昌乐一中70年》编纂委员会

                      执行编辑:刘兴国

                     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进 刘福新 李学训 杨培青吴文福郭建华           

                    本文属于《风物编》,责任编辑:马进

有关“昌乐一中”的博文链接,可以直接点击文章下的网址:

(散文)月魂(2006年9月30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6cz.html

 (随笔)母校感吟(2006、11、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6ur.html

 (随笔)漫步昌乐一中“新世纪广场”随感(2006年11月10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6us.html

 会晤与采访民国时期“省立昌中”老校友纪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913.html

 (纪实日记)寻找老校友郭树文纪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09v2.html

(散文)文学路上的五位恩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85wy.html

 (历史一页)张仲辅与昌乐中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8vug.html

 (转发刘锡诚文章)洋槐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90fz.html

 (摄影)我的母校昌乐一中迷人风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9pqi.html

 (摄影)山东省昌乐一中建校70周年(第一部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b5vk.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摄影)山东省昌乐一中建校70周年(第二部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b5yi.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摄影)山东省昌乐一中建校70周年(第三部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b629.html

(摄影)悄然兴起的永康路(昌乐城市建设系列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a3t.html

(摄影)镜头对准考试的地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4bc60100dqyr.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