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启发!

 君子于兰1 2022-11-25 发布于重庆

文章导读:

今天我特别写上我的导语,跟各位对话。

我今天要谈论的话题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如何处理和看待人生中的困境,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确的是“问题”是什么的问题。

之前也谈到过问题的处理方法,上一篇文章,我就以哲学的“实践观”来谈问题的解决是自我成长的唯一方式。

下面我要说的应该也是唯物的,只是唯物或许少讲的一部分,那就是关于人自我革新方面的。这方面的内容也许儒家说得多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讲得多一些,也就是万物的改变自心始,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改变,因为要改变外在于我的东西是很难的,我们也常常听到,“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孟子讲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佛教,他们对于心的重视也就更加重要了。对于事物的辩证的看法往往极为高明精妙。其学说也是由一种不同的看法和视角来对待这个世界,因着思维方式的改变而对世界有了全新意义的觉解,这种觉解,往往能发人深省,大有裨益。

我们都是学习马克思的,这些内容与其相冲突吗?我觉得是不冲突的,世界人类文化丰富多彩,本来就应该博采众长,马克思主义给了我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精神内容却是全人类东西古今的,是都不排斥的,在分析的时候,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就是了,是不相冲突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下面我将自己的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晚上通宵写的,第二部分是今天中午赶的。

开始之前,我还是把这一句话引出来,作为一个导入句子:与其说是万物和我的纠缠,不如说是我与万物的纠缠。

01        
问题解决办法的三个层次

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是事情上去突破,也就是实实在在去解决掉了,就没问题了;第二是从自我认识上,去搁置,或者说是心理超越,问题也没了,因为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要考试,这对我是个问题,但结果就只有两个通过或者不通过。我可以事实上去通过,也就是真的通过了,那么问题解决,我也实现了超越;或者说就我本人的认识当中,我会想管它通过不通过,我会把考试或者考试结果这件事放一边,不去想,不在意,不放心上,就不成为我的负担,我把它给化了,这样问题也解决了呀——至少当我这样想了,它就不是我的问题了,这种坦然的空杯心态也许才是最于人有益的!

第三种则是相反的情况,惶恐不安于考试,想考好却被考试所吓倒,心态不稳开始崩了,考试最后结果失利,人生延续这种失败。

很显然,我要选前两种。第二种是空杯心态,从自己心理上战胜恐惧,突破这种困境,实现本身超越,即不计得失,超脱物外,实现心的自由,求其心通神明,超常发挥——也就是保持正常的状态,平常心对待。

在有了好的心态、正常的心态后,接着进行第一种,也就是在事实上去攻坚克难,好好准备,以期能顺利过关,考试取得成功。

我们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事情,给我们心理产生障碍压力等,如何应对处理它们?我对此做了简单的分析。针对这三种处理办法,我还需要进一步说明。

我们可能会有第三种情况出现,先是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慌神,以至于被问题局势掌控。这时我们要镇定,从第三种情况慢慢过渡到第二种情况,也就是不把问题当问题,不要那么放在心上,放平了心态,也才能更好地想办法解决。

逐渐地,我们拥有了好的心态,也就更能够汲取各种资源集中有效解决问题了。于是带着第二种情况的心态步入第一种情况——实际上去解决处理问题,也就能放开手脚发挥我们应有的水平,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最后问题也更能得以顺利解决,实现自我超越。

这是我们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的三个层次分析。

按照这一套下来,我们是不断精进和提升的。

02        
关于空杯心态

关于空杯心态,我还想补充一些。世上有很多事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很多问题是我们没办法弄清楚的,很多地方是我们无法抵达的。

既然无法解决,那么就选择超越,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解决呢?我们的思维定势就在于无法解决,跟自己过不去,跟现实过不去,就给心理造成压力和负担,带来焦虑和不安,留下自责和愧疚,其实都于实无补。

真正明智的做法便是放过,这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了,既然问题难住了我,那其实是因为我跟它纠缠,我无法解决,因此就让我为难受苦;那么我们何不换一种思维,改变自己,调整自身的反映,改变一下我们的认知,选择忽视或者搁置,这又何尝不是对问题的解决呢?

举个简单例子,小时候的难题可能就是一些小事,也许为着不能自己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而犯愁,为着跟同学争座位而结怨,为着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想法而生气,这些小烦恼在当时是那么真切、真实,实实在在构成我们的问题。

可是随着我们长大,那些儿时的问题也许连自己都记不得了,因为它们不再构成自己的问题,不是问题变了,问题一直都在那里,只不过是我们变了,我们看待它们的态度变了,以前是问题现在未必了。

这个思路的转变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一个人的心的空间里只能装那么多东西,被一样东西装下了,整个心体也就被障碍了。那么何不选择一种超然的态度呢?

我的高中政治老师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真的是这样,我们是否能突破困境其实就是取决于自我心理在应对和处理时所采取的态度如何,这都是心在做主宰。

我们希望改变而且能够改变的固然是好,但是生活中也有太多是自己无法改变的,那么就接受这个现实,坦然面对这个现实,那么我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好;正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种达观的态度,很多生活的不如意,种种艰难困境,窘境凄惶,也不能对我们造成丝毫伤害和障碍——自己心里过得了这道坎,万物容得下,它们又奈我何呢?

总起说来,应对和处理困境,我们可以去积极想办法,用一种正向的态度去与之搏斗,改变我们希望改变的;但如果最终结果不如人意,那么就可以接受不能改变的,也可以了无心事了无痕,过得很开心。

问题的实质是自身和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矛盾关系,问题的存在离不开自身,并不只是事物因素,问题的存在是因为自身与事物矛盾关系的存在。因此改变这种矛盾关系的方法和思路就有两个,一是改变事物本身,获得问题的实际解决;二是改变主观本身,获得问题的自身解决。

而我们更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一个空杯心态,学会化解,化得了万物,一切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

我的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